渔民必知的渔俗与船忌

时间:2017-07-08 15:10:34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渔民以船为家,靠水吃饭,千百年来传承下来许许多多神奇而有趣的渔俗和船忌。

  东海的渔民爱船胜似自己的性命,因为船在人在,船翻人亡,所以他们把船当作木龙,认为每条船都有自己的灵魂。为了寄托他们的这种精神,渔民们便在水舱里安装一个“船灵魂”,俗称“水活灵”。每当一艘新船的骨架搭成后,渔民便用一块小木头,挖个小孔,把铜板、铜钱或银元等物放进去,以为船的灵魂。俗谓铜或银能镇邪驱灾,如果放进金器当然更好。有的地方还用妇女身上的东西或生活用品,如头发、手帕诸物,缚在铜钱上,一起放入小孔,俗谓女人身上的东西也有辟邪的作用。然后用铜钉或银钉把这块小木块钉在水舱里。至于 “船灵魂”放在水舱里的原因,据说水是机灵的象征,作为木龙的船,必行于水,“船灵魂”放在水中就是个活的生命了。

  东海渔民渔俗和船忌很有特色,出海前,船上之物只准进,不准出。晚上渔民若误将自己的铺盖或食品递错了船,则不能归还,食物折价给钱,铺盖则返航后再归还。渔民上船后,不穿鞋,不洗脸无论冬天或夏天都穿单裤,春汛时船老大穿长裤,弟兄伙计穿短裤,据此你一眼就可看出谁是船老大了。船上吃饭有固定的座位,不得随便乱坐。菜碗放在正中,各人只能吃自己一边的菜,不能吃对面或两边的菜。船上不可搁腿坐。坐船板不可以把腿垂下。不可在船头小便,两侧小便以船桅为界。不准用大土箕等不干净的东西装鱼,不准用脚踢黄鱼。船与船之间在海上一般不借东西,若非借不可,则先以柴送给对方,俗称“拨红头”。最有意思的是凡驶船出海,船上不能坐七男一女,据说这与八仙有关呢! 事情是这样的: 相传有一次八仙要过海上蓬莱仙岛,铁拐李把自己手中的拐杖变成一艘大龙船供大家乘坐。航船中,大伙一时高兴,韩湘子吹起了箫,曹国舅打起了响板板,张果老敲起了渔鼓,何仙姑和蓝采和唱起了歌曲,吕洞宾舞起了剑,汉钟离则摇着扇子助兴,一时间热闹非凡。没想到这齐奏的仙乐震动了东海龙宫,惊起了龙王的第7个儿子“花龙太子”。他见何仙姑色艺皆绝,就兴风作浪,把她抱入龙宫。7位大仙一见大事不好,便各自祭起法宝,一齐杀向龙宫,救出了何仙姑。从此以后,花龙太子为了泄此“一箭之仇”,便怀恨在心,每见有七男一女同船出海,便要兴风作浪,肇事寻畔。于是东海渔民便有了出海船上不能坐七男一女的禁忌。此外,东海渔民还有不进产房之俗,妻子生产,渔民便先把衣服拿出,不然认为这衣服不干净不吉利。

  东海渔民的救险风俗十分讲究,有人落水,不论什么人,当救不辞,这种抢险救难的良风美俗流传久远,但救的方法却有种种俗规。如遇死人,若是朝天的女尸或伏身的男尸不能捞,要等海浪将尸体翻过身后才能捞。捞尸时用镶边篷布蒙住船眼睛,以辟邪气。捞上尸体俗称“拾了个元宝”。无主尸体运回陆地埋葬,葬地多集中一处,谓之“义地”。渔船在海上如遇触礁或漏水等海损事故,遇难者要先在船头显要处倒插一把扫帚,然后在桅杆顶上挂起破衣,以示遇难求援。若是晚上则点起火把,敲打面盆铁锅呼救。其他船见求救信号后,须全力援救。当救护船只靠拢遇险船只时,先抛缆救人,后带缆拖船。俗规遇险者跳船或跳礁岛时,要先把鞋子、柴片丢过去,然后人才可以跳上去。

  黄海渔民的渔俗和船忌则又具有地方色彩。谷雨有如过年,这是黄海渔民独有的风俗。每年谷雨未到,渔民的家家户户便忙着买肉打酒,杀鸡宰鸭。妇女们更是喜气洋洋地蒸红枣大馍。出海捕鱼归来的渔民则把最大最好的鱼抬回家去。此时,若捕到了与 “吉庆”相谐的嘉鲒鱼,那就算是交了好运,更给过谷雨节添了三分喜气。节日这天,一切风俗如同过年,最有情趣的是,清晨,待丈夫一进屋,妻子便出其不意地把节前用白面蒸成的白兔塞进他的怀里。原来这是当地的一种古俗,“打个兔子腰别住”,以示让丈夫怀揣象征吉祥的白兔,祝福亲人出海平安,捕鱼丰收。然后,盛装的渔民便带着酒菜,到大家相约好的地方 (或海港码头,或海边沙滩,或船老大家的炕上)去聚会,先由船老大举杯祭海龙王,然后大伙便开怀痛饮,开口大吃,划拳猜令,一醉方休。奇特的是俗谓谷雨醉酒,一年才能百事如意。因此,个个渔民这天都畅饮醉倒为止,喝不完的酒若灌不下肚子也必须倒掉,不能把剩酒带回家,否则这一年会倒霉的。黄海渔民如此看重谷雨节是有来由的,原来作为农历 24节气中的谷雨,正是“雨生百谷”之时,对于地处北方的黄海渔民来说,这时冬天游往深海和南方海域避寒的对虾、黄鱼、带鱼、青鱼、加鱼、鲇鱼、鲳鱼……又先后游回黄海、渤海觅食和产卵了。正如当地渔谚所说: “谷雨一到,百鱼上岸”。黄海渔民捕鱼的黄金季节到来了,迎接大渔汛的渔民怎能不高兴呢?

  黄海渔民出海也有自己的一套渔俗和船忌。他们对船老大的尊重特别讲究,平时与之见面或相别,都要客气地说声“顺风”或 “满载”。坐席时,端菜上桌,要将鱼头对着船老大,寓意船老大能拉住鱼群之头。在渔船上,船老大坐首席;倒酒,要先倒给船老大; 发烟,要先从船老大发起;喝酒、吃菜都要等船老大先开始;睡觉,船老大也要睡 “上翘”; 见了面要主动敬呼“老大”。山东半岛最东端,号称“天尽头”的成山角的船老大俗称“老艄”,多由老渔民担任。这里一只小型渔船一般有5人,“老艄”以下,依次是“大橹”、 “二橹”、“三橹”,最后一位叫“小艄”。“老艄”在船上威信极高,因为在海上作业,险滩四伏的情况下,大家共处于一个生命圈内,“老艄”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正确无误的指挥,甘愿为保护 “小艄”而去拼命的精神,体现了 “同舟共济”成语的深邃含义。

  黄海渔船上的一些部件和用具,都有特定的以十二生肖为代称的专用名词,如小蓬索称鼠尾子,墙垛称老母猪肚子,船槽称马嘴等等。这样做外人听了只觉好奇,而渔民在海上作业时相互称呼,方便明确。凡上船出海的渔民,不可赤脚,最起码也要穿一双蒲鞋。腰间要系用浪麻搓成的罗腰绳或束短围裙。不准敞头,必须戴帽,就是下水把衣服脱光,也要戴帽下水。俗谓不戴帽子的头在水里发亮,很远的怪鱼可以看到,会来吃人。其实渔民的帽子起着“安全帽”的作用。在船上,坐不准两手抱住膝盖,也不准“挂舱”;不可把手别在背后,否则生产会不景气。看到怪鱼、怪兽,不能问:“这东西吃人不吃人?”也不能问:“会不会掀大浪?”之类不吉利的话。在船上干活,动手必打号子,各有各的节奏和韵律,既协调了动作,又丰富了海上生活,当然遇到风暴丢太平篮子时就不用打号子了。起网抓鱼时,俗规不准伸手抓鱼尾巴,而要抓住鱼头,寓意拉头兜住鱼群。旧俗黄海的渔民崇拜龙王、天后和楚太爷。沿海到处有龙王庙,出海捕鱼乃至小孩生病都要问卜龙王,以求保佑。天后传说是福建浦田的一位少女,能挽救渡海遇难的人,并专治眼疾,故被黄海渔民视为海神。楚太爷相传本是船上的伙头,一年年关,船在千里之外,是他使法,使船一夜之间安全归来,从此敬之为神。此外,每条船上还有“老先生”,犹如“家堂菩萨”,平日由火头端饭上供。修船时,要用舱板或别的东西在海滩上搭个临时“庙堂”,船修好下水时,要把他请上船。相传“老先生”是船上过去的遇难者,有“老先生”作保护神,船才可人丁安全,捕鱼丰收。

  海上渔民的风俗淳淳,江湖上渔民的风俗亦楚楚。富春江的渔船俗规外人脚不洗干净不得上船头,妇女则不准去坐船头。开船时不准讲话,更不准问到哪里去和什么时候到等类话。若鱼从岸边跳舱,忌食,要放生; 鱼从江心跳舱,可食。绍兴水乡有一种渔民称之为“泗潭”,俗谓“温笃公”。每季牵荡时,遇到河底巨石或木桩阻网时,温笃公即潜水排除。有趣的是有的温笃公自备小船捕鱼。他们大多在严寒季节,当各种鱼类潜入深潭之时,乘一叶小舟,手持长竹竿,如遇深潭,便饮烧酒数盅,然后赤身泅入潭中,徒手抓鱼,因天冷鱼活动迟缓,故温笃公抓鱼,犹如囊中取物。

  湖北洪湖渔民下湖捕鱼的规矩也不少,渔民下网,外人不能问 “你在撒网呀!”否则认为你在诅咒他有网无鱼,而应说“你在打鱼呀!”以祝福他多打鱼。几条渔船若都用麻罩网①捕鱼,先发现者可优先掷网罩鱼。只有当他罩不住时,别人才可掷网。若违俗规抢先掷网,不仅为渔民耻笑,还得将捕上来的鱼送给人家。洪湖的渔民十分重义气,湖中相遇,不管相识与否,皆亲如兄弟,收船后总是把船挽在一起,猜拳喝酒,唱渔歌为乐。倘若打不着鱼或有别的为难之处,大家都会慷慨相助,或打开渔舱,将自己捕到的鱼分给有难的渔民。洪湖渔民的保鲜法也很妙,除渔舱用湖水养鱼外,要是渔舱放不下,就装入溜子网中,把网口一扎,放进水里,拴于船尾拖回去; 或用细绳从鱼嘴里穿过,绑在竹竿上,让船拖着浮竹和活鱼回去。

  过去江湖上的渔民也十分迷信,龙王、水神也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桐庐江的渔民,每年农历卅日夜晚,要放水灯祭水神。水灯用红、黄、绿、白等色纸,做成元宝型等样子,用熟桐油浸透,底部沾上沙子后晾干,灯内装一灯盏即成。放灯之夜,两船并之,上扎彩条,鸣锣,请和尚念经,并将灯点燃,边行舟边放灯,一般成双放入,往往多达数千盏,举目望去,犹如“金龙嬉水”,“黄龙漫游”,令人叹为观止。

  无论大海上的渔民,还是江湖上的渔民,都忌说“倒”、“翻”、 “搁”、“没有”等词,忌做倒翻的行动。“倒掉”称“卖掉”,“翻个面”叫“转个堂”,“搁”称“放”,“没有”叫“满发”。碗不能倒扣; 鱼不能翻身,要从上到下顺着吃; 睡觉不准俯卧; 筷子不能搁在碗口上; 鱼卸完了,不能叫 “完了”,而要叫 “满了”,总之忌不吉之语,讨彩头以保平安和丰收。

  俗话说:君子爱鱼,取之有道。不少地方的渔民不仅善于捕鱼,也懂保护鱼资源,过去最有意思的是民间举行“鱼会”。一般在农历三月间的某一天,具体日期要视鱼情而定。届时,尽管满江满河都是鱼,但此时正值春鱼产卵时节,俗规民约此时禁止捕鱼,人们也都自觉地收网,让大大小小的鱼儿,满江游弋,满河追逐,谓之 “鱼会”。鱼会的来由,相传与东海龙王的生辰有关。据说三月某日是其生日,天下海河湖沼一切水域的芸芸水族,都得出水向东朝拜。此时,龙王派出许多巡水夜叉游视,既显示了龙王的威风,又保护其水族“臣民”在寿诞期间不受伤害。凡违抗者,均要被夜叉拖下水去溺死喂鱼。于是人们均在此日忌捕,以贺 “鱼会”。

猜你喜欢

舟山渔民穿笼裤

  我国沿海汉族渔民,因各地生活习俗不同,渔民的服饰也各有独特的风俗。江苏渔民爱穿对襟蓝格子土布衫; 福建渔民喜穿用栲树皮染成的酱 更多

2017-07-08 15:10:34

江浙沿海渔民的信仰和禁忌

  旧时,江浙一带出远海的船上,大都带有鞭炮、香烛纸马和响锣。每当船过长江口、黄河口及其他要道口,都要供纸马、燃香烛、放鞭炮。有时 更多

2017-07-08 15:10:34

江苏沿海渔民的生产习俗

  江苏的渔业生产有内湖(河)淡水渔业和沿海海洋渔业。而最典型的渔业生产习俗,则集中在沿海海洋渔业上,特别是海上作业的艰险,使沿海渔 更多

2017-07-08 15:10:34

渔民的信仰与禁忌

  东北黑龙江、鸟苏里江、松花江三江渔民因其特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其它生活习俗,形成一套独立的风俗习惯,在信仰方面也不例外 更多

2017-07-08 15:10:34

渔民爱穿笼裤 我国沿海一带渔民一种独特的

  渔民爱穿笼裤,这是我国沿海一带渔民一种独特的服饰风俗。因为,从前沿海区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渔民的贫困生活,服饰十分简朴。这种笼 更多

2017-07-08 15:10:34

钱壮飞简历生平经历 钱壮飞是怎样牺牲的

  钱壮飞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情报工作人员。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底,根据党的指示,打进了国民党的最高特务机关,担任特 更多

2017-07-08 15:10:34

阎红彦将军简介 阎红彦生平经历及后代子女

  阎红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他一九二五年入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大队长,陕甘游 更多

2017-07-08 15:10:34

【灯笼的起源来历与寓意介绍】灯笼的种类名

  兴于民间的灯彩工艺,人们一般称之为花灯或灯笼,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  灯彩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古籍上说, 更多

2017-07-08 15:10:34

冒号的正确用法及举例 冒号的作用介绍

  句中点号的一种,形式为:,写在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并有提示、总括作用。冒 更多

2017-07-08 15:10:34

【印度的重要节日有哪些】印度节日、纪念日

  共和国日  1月26日(1950年)公元前4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国家。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开始侵入。1849年,英国殖民者侵占了印全境。1947年6月 更多

2017-07-08 15:10:34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