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的婚姻习俗

时间:2017-05-22 11:49: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畲族恋爱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在公开场合认识后,往往以歌传情,以歌为媒,互赠信物,私订终身后,方才告知父母,托媒说亲。闽东、浙南一带畲族有“女有十八难,男有二十难”之说,女忌十八出嫁,男忌二十成亲。从整个婚姻的缔结过程来看,与汉族传统的六礼约略相似,但其内容却颇具自身特色。我们大致可以将畲族的婚姻过程分为定亲、迎亲、娶亲和做 “女婿”几个阶段。

  一、定亲

  畲族相亲一般也由媒人牵线,先由男青年到女家“探布娘”,如女方对男方满意,则煮点心以示同意,若男方也对女方中意,则吃下点心,否则不吃。

  双方都满意时,便互换礼物,俗称“小定”。几天后,女方由母亲陪同到男方家“探人家”,以试探男方家境。这时男方要热情接待,并在女方临走前送上礼物,女方若中意则收下礼物,否则拒收并退回“小定”。

  受周围汉族的影响,不少畲村订婚前也有“合八字”的习俗。男女双方若八字相合,婚事可成,否则告吹。合完八字,就是订婚,订婚也叫“大定”,其习俗与汉族相同,主要是最后商定聘礼和嫁妆的数目。经过订婚,姑娘要将平常两鬓夹着的银笄去掉一边,以示“名花有主”,男女双方家庭则以亲戚往来,并互以“亲家”相称。

  订婚之后是“送日子”,即确定迎娶的具体日子和时辰。结婚日期一般在冬季,男方请“先生”选好良辰吉日,及时通知女方家。女方再找信得过的 “先生”复核审查,认为日子可行,即可定下来,否则要重新择日。送日子之后,男方开始砌灶、布置洞房,准备迎亲;女方家则要筹办嫁妆,为女儿出嫁做准备。喜日前一个月,女婿须亲自挑担女方办酒席时所需的糯米,女方回一个“拦腰” (即腰扎围裙)。

  “做表姐”是畲族婚礼过程中颇具特色的习俗。母舅姑姨都要请将在当年出嫁的姑娘到家“做表姐”,届时村中的男性唱歌好手便以“表弟”的身份与表姐盘歌对唱。“做表姐”实际上是对姑娘学歌成绩的一次检阅。

  “哭嫁”是畲族传统的风俗。出嫁前两三天,行将出嫁的女儿都要以歌代言,哭诉与爹娘及亲友的离愁别绪,以示对娘家的留恋。

  吉日的前一天,女方家请来六亲九眷、左邻右舍吃喜酒,非常热闹。酒宴一般摆两餐,中餐为女方宴请,叫“落脚酒”,晚餐是男方宴请,叫“请大酒”。若富裕人家要对歌两夜,则前一天为“落脚酒”,第二天叫“请大酒”。

  新娘出嫁前夜,还要在中堂摆起香案,备三牲福礼,恭请祖公神明,称为“降祖公礼”。由女家长辈搀扶行将出嫁的姑娘在香案前拜别祖公,并祷告姑娘出嫁地址,祈求神明保佑新娘上路平安。有的畲村“降祖公礼”在迎亲人马到后进行。

  有的畲村新娘在离开娘家前,还要吃“千斤饭”。大家在桌子上放两把筷子,一碗饭,新娘一手拿一把筷子,交叉着递给站在身后的哥哥,哥哥接过筷子,从新娘腋下将筷子放回桌上。新娘接着低头衔三口饭,将其吐在桌上的手帕中,由哥哥收起放在新娘的口袋里,让她带到夫家去。据说,这三口娘家饭,年年能养一头千斤的大肥猪,所以叫“千斤饭”。

  二、迎亲

  吉日一到,男方就会派出队伍到女方家迎娶新娘,俗称“迎亲”。迎亲队伍一般6人或8人,许多畲村至今保留有迎亲对歌的古俗,因此其中必定要有能言善歌者。迎亲队伍到女方大门时,有一个热闹的场面,叫“拦路”,也叫“拦门”。媒人放三只双响鞭炮,报讯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在门内也放两只鞭炮,表示做好迎接。女方阿姨舅母姑嫂拿着杉枝刺拦在门前,表示夜里要对歌。赤郎作出回应,并用右手把杉刺折下三枝向路边上抛,再折一支抛路下,递过一个红包(也叫“接礼包”),姨母姑嫂就拿掉杉枝刺放行。此时要放大量鞭炮。现在演示时,拦路时光对歌一段,不然罚酒三碗。

  进屋之后,女方亲友即端上热水请迎亲者洗脚换鞋,俗称“脱鞋礼”。中午时分,女方家要摆下“落脚酒”宴请迎亲的客人。迎亲队伍坐在酒宴的首席,媒人坐首席中的“大位”,新娘的母舅则到首席斟酒作陪。

  盛行花轿抬亲的闽东、浙南一带,还有女方姑嫂姐妹和同村姑娘戏耍、难为“行郎” (迎亲队伍中的抬轿者和抬嫁妆者) 的习俗。通过与行郎对歌,故意以种种借口留住出阁的姐妹,行郎则要以种种理由说服她们,让花轿顺利出村。畲家认为,没有戏耍行郎是村中的姑娘没本事。临上轿前,要请内亲或村中好命妇人给新娘梳妆,将新娘原来环状的姑娘发式改梳成已婚妇女“凤凰头”。梳妆时,新娘要拼命挣脱,以示不愿出嫁。上轿前,不少畲村还保留有新娘脚不沾地,踩着米筛向祖公点头礼别的古俗。礼别祖公之后,由一位父母双双都健在的姑娘打伞递给新娘,新娘接过“开伞红包”,接过伞遮住头动身起步。在中堂前要进两步,退三步再开始走,畲语叫“留风水”。新娘上轿时,大小鞭炮齐响,新娘还要边撒米谷边唱《撒谷歌》。闽东一带还有“拦旗”仪式,即以一张桌子挡住出村路口,花轿要经过,需先付上“拦旗红包”。“拦旗”所得的收入,一般用作村里的公益开支。一路上,逢溪过桥时,新娘都要抛撒五谷和一只染红的鸡蛋,以敬神明,俗称“过溪蛋”。

  闽西一带山区的畲族,多盛行“背新娘”习俗。背新娘者多为新娘的叔伯兄弟,但与新娘属相“相冲”者,不能担此重任。“起嫁”时间多在午夜,吉时一到,迎亲队伍赶紧背起新娘出门。当新娘出大门时,娘家人赶紧从门口往屋里扫上几把,留住财运、家运,否则认为运气会被新娘带走。途中山路崎岖难行,多要数人轮流背新娘。路途较远时,可请新娘走几段,新娘可趁机索要“行路费”。

上一篇:畲族丧葬习俗
下一篇:畲族取名习俗

猜你喜欢

除夕合家守岁老人还要给小孩讲一段守岁习俗

  大年三十晚上,人们习惯称为除夕,是旧岁即将除去,新年即将来临之意。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夜晚,民间家家户户吃罢团圆饭之后 更多

2017-05-22 11:49:00

敬牛和爱牛习俗介绍

  牛是汉族的农家之宝,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就说:牛为农本,有功于世。因此,人们敬牛、爱牛,形成了许多风情异趣的风俗。  除 更多

2017-05-22 11:49:00

满族居住习俗文化

  满族自古以来繁衍生息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那里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因而御寒成为满族居住文化不变的主题,也因此形成了满族特有的居 更多

2017-05-22 11:49:00

满族礼仪习俗文化介绍

  满族十分注重礼节,所谓满人规矩大,旗人礼法多。《宁古塔纪略》载旗人重礼节,相见唯执手,送客则手略屈,久别乍晤,彼此相抱,复执手 更多

2017-05-22 11:49:00

满族丧葬习俗文化

  满族先民部落曾有天葬、树葬、火葬等不同的葬礼习俗,清初满族还是盛行火葬。清雍正以后,清廷禁止满洲民间火葬,改习汉人以棺椁埋葬的 更多

2017-05-22 11:49:00

钱壮飞简历生平经历 钱壮飞是怎样牺牲的

  钱壮飞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情报工作人员。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底,根据党的指示,打进了国民党的最高特务机关,担任特 更多

2017-05-22 11:49:00

阎红彦将军简介 阎红彦生平经历及后代子女

  阎红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他一九二五年入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大队长,陕甘游 更多

2017-05-22 11:49:00

【灯笼的起源来历与寓意介绍】灯笼的种类名

  兴于民间的灯彩工艺,人们一般称之为花灯或灯笼,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  灯彩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古籍上说, 更多

2017-05-22 11:49:00

冒号的正确用法及举例 冒号的作用介绍

  句中点号的一种,形式为:,写在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并有提示、总括作用。冒 更多

2017-05-22 11:49:00

【印度的重要节日有哪些】印度节日、纪念日

  共和国日  1月26日(1950年)公元前4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国家。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开始侵入。1849年,英国殖民者侵占了印全境。1947年6月 更多

2017-05-22 11:49:00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