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塑历史资料简介】蜡塑的历史用途与寓意

时间:2017-12-19 11:24:21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我国的制蜡历史很久远了,但是,与制石蜡不同,那种蜡统称为牛油蜡,是用牛、羊等各种动物的下脚料———也就是基本不能食用却含有一定油脂的部分,混同牛油熬制提炼而成的。

  地道的古代中国蜡,除牛油蜡外,还有蜂蜡、鲸蜡、乌桕蜡———以乌桕树榨油而制成的蜡,还有其他类虫蜡。

  蜡烛,是应用最普遍的蜡塑制品。其塑形制作方法是:先备好一定长度的蜡芯,再用灯芯草卷成细细的管状套装其上,固体蜡块加热使之熔化。然后稍稍放冷令其凝稠一些,把复合的蜡芯放进去蘸一下,提上来,再搁在晾板上插好。待冷却,再蘸一下。如此反复,蘸到直径达到要求后,就制成了一支蜡烛。这就是俗语说的“蘸蜡”。

龙凤蜡

龙凤蜡

  制作石蜡方法的引进,至今仅一百多年的历史。洋人所制的洋蜡是以细棉纱做蜡芯的,且底部无孔,因之洋烛台大都把置蜡处做成盅形;中国的蜡烛,烛芯中空,底部有小孔隙,插到尖锐的金属蜡扦上正合适。

  烛。比如龙凤蜡,就是在圆柱形的蜡烛上做出浮雕式的龙与凤的图案。民间蜡塑更离不开制作蜡烛了。旧时的香烛店,就是专卖祭祀用品的,比如鲜桃、苹果、香蕉、梨之类的供果,制蜡烛的小作坊会为事主定做蜡质的仿制品。此类蜡塑果品相当实用,又无摆放日久腐烂变质之虞。

  旧时的上海滩,街头里巷曾有一段幽默的民谣传播很广,名曰《嘲蜡梨头》,无非是借蜡塑果品中看不中吃之喻,善意嘲讽一些爱慕虚荣的小市民,同时也反映出那一地区的古老婚俗:

  蜡梨媒人排酒缸,蜡梨姐嫁蜡梨郎。蜡梨朋友擎花烛,蜡梨夫妻来铺床。蜡梨姑娘来开轿,蜡梨嫂嫂搀进房,蜡公蜡婆朝南坐,蜡郎蜡娘来拜堂。里外不用点蜡烛,满堂蜡梨放光芒……

  另外,走江湖做“撂地”生意的民间艺人,也有专卖蜡制小鱼的。那鱼儿造型逼真,颜色鲜艳,放到盛满清水的玻璃瓶或玻璃缸中,活灵活现,几能乱真。有的还另配以绿色蜡纸仿制的水草,愈发惹人喜爱。而那价格也是非常便宜的。

  民间蜡塑造型,也与民间泥塑造型相似,人物、动物,禽鸟昆虫都是被采用的对象。仅由于蜡质特性所限,民间蜡塑制品往往在脱模之后不再做进一步雕饰,较之泥塑,略显粗糙些。而某些精致异常的仿真蜡塑之作,则属于具一定规模的作坊内的高级工匠倾力制作,晚近的蜡像等即属此类作品。早年,作为中国北方的香烛店,较为著名的有天津宫北大街上的“永三元”号。此店同一块牌匾下开有两间门面,一间售卖羊肉;另一间才是专门出售香烛祭品之类的店面。永三元号的蜡烛以“不淌蜡油”享誉京津以及华北部分地区。旧时,北方祭奠用蜡烛为白色或蓝色,烛体以桃胶合混银粉写有悼词之类;而婚庆用蜡烛则为大红色,并印有金粉合胶的双喜字,雕以龙凤图案。这两种用于红白喜事的蜡烛,形状都是上粗下细。一方面区别于上下直径相等的普通蜡烛,而另一方面则合理增加了蜡量,且便于插入蜡扦,同时又可以延长燃点的时间。

双喜蜡(民国) 阎凤瑞收藏

双喜蜡(民国) 阎凤瑞收藏

  唐诗中有句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起码说明一点,蜡烛在唐代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了。古人还说过“秉烛之明,犹胜昧行”,蜡烛的功用就在于照明。不过,烛芯经与蜡油混烧,易结焦碳,甚而会发生小小的爆裂,古人则冠以浪漫借喻,谓之“灯花”。《红楼梦》在二十九回有一段描写:“可巧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拿着个剪筒,照管各处剪蜡花儿,正欲得便且藏出去,不想一头撞在凤姐儿怀里……都喝声叫:‘拿,拿!打,打!’贾母听了,忙问:‘是怎么了?’贾珍也忙过来问。凤姐上去搀住贾母,就回说:‘一个小道士剪蜡花儿。’”

  “蜡花儿”即灯花。中国民间企盼吉祥,往往把“灯花爆”与“喜鹊叫”现象,当成喜事临头或所谓贵人来到的先兆。所以《红楼梦》中,当宝琴等人联袂到了贾府时,贾母就喜不自禁地说“怪道昨日晚上灯花爆了又爆,结了又结,原来应到今日。”

  “七月七,牛郎织女天河配”。传说是七夕之际,天上的王母娘娘开恩,让难以计数的喜鹊临时搭起一座“天桥”,架在当初她老人家残忍地摘下头簪奋力划出的那道“银河”之上,就为了给人间天上两相隔离的牛郎与织女每年一次夫妻团聚的机会。这个七夕,民间称乞巧节,还有人把它叫做“女儿节”。北宋时期,每逢七月初七,在京都繁华的市场上就会集中出现售卖蜡塑工艺品的店铺与摊档。依当时的习俗,家家都要摆放蜡鱼、蜡雁、蜡龟、蜡凫、蜡鸿鸫、蜡鸳鸯等。这些蜡制品,俗名叫“水上浮”,可见都是空芯的。不仅造型逼真,而且个个都是“金缕彩画”,格外光鲜漂亮。

  薛能在《三体诗语》中引《唐岁时纪事》说:“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本出西域,谓之摩罗。”摩罗,民间叫白了就成了“磨喝乐”,原型盖貌出西域,但是到了宋代已被广为接纳,基本融入了中华民族普遍循蹈的习俗之中。从中可知,唐代的“磨喝乐”是用蜡制的,一来用于七夕乞巧,二来是为祈生男孩。

  出售“磨喝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普通的售卖方法,另一种是当时十分流行的兼有游戏与赌博色彩的方法,时称“扑卖”。即投掷币,根据铜币的正反面多寡定输赢,赢者得物,输者失钱。

  长久以来,农历八月十五作为中国民俗的大节,人们在吃月饼、赏明月之余,也不忘买一两个蜡塑小玩意儿。尤其京津两地,特别会有担挑、推车小贩专门卖些泥制蜡制的白兔和嫦娥,供人们点缀节庆氛围。北京人把白兔调侃为“兔儿爷”,天津人则把嫦娥称作了“小媳妇儿”。

  比较规范的蜡塑制品,各种颜色并非都是在成型后涂绘,有很大一部分是事先融入了蜡中的。彩蜡制作,不能简单采用一般的颜料。所用油彩,需先将原蜡加热使之熔化,再把能够融于蜡的颜料添加进去,充分搅匀即可。

  民间蜡塑制品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芯的,另一种是空芯的。远年蜡塑制品———除蜡烛外———有可能采用质地细腻的胶泥做模具。可是,采用石膏做模具也不是不可能,因为我国自汉代就发明了制作豆腐的方法,而使豆浆凝结成块状的介质,北方人使用卤水,南方人始终用的是石膏。加之晚近的蜡塑制品几乎一律采用了石膏模具,所以可以推断出民间蜡塑的形成与发展,始终离不开以石膏做成的模具,这也是空芯蜡塑能够长久延续的必要条件之一。粉状石膏,遇水很快凝固,其间也很容易进行雕琢加工,从而保证了蜡制品的造型准确与精美。

  老北京人有句使用频繁的俏皮话:“兔儿爷拍胸口———没心没肺。”非常直白地一语道破:蜡塑兔儿爷是空芯型的,仅薄薄一层蜡皮而已。空芯兔儿爷自然不会是肝胆俱全了。懂幽默、擅调侃的京城市民,善意地以此嘲讽那些大大咧咧、不善于用脑、信口允诺而又不管日后能否兑现的人。人们听了这句既形象又贴切的民俗歇后语,马上就能联想到“八月十五月儿明”时,家中条案或屉柜上摆放的憨态可掬的蜡塑兔儿爷了,往往忍俊不禁,解颐开怀。

猜你喜欢

【纸艺的历史资料简介】纸艺的历史起源与文

  纸艺,又称彩扎,顾名思义,就是以纸为主要原料制作各种民间工艺品及用品的工艺。纸艺的种类很多,大致集中在装饰、游艺和祭祀等范围之 更多

2017-12-19 11:24:21

【织锦资料简介】织锦的历史发展文化介绍

  织锦是我国民间最具特色的织造工艺之一,是各族妇女展示智慧的园地。由于历史渊源、地域关系、生活环境、民俗文化传承的差异,构成了绚 更多

2017-12-19 11:24:21

【扎染的资料简介】扎染的历史起源 扎染的

更多

2017-12-19 11:24:21

【砖雕的资料简介】砖雕的历史发展文化介绍

  砖雕,俗称刻砖,与石雕、木雕并称为建筑装饰艺术中的三雕,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传统工艺。  早年间,官宦人家、商贾大户在建住宅、 更多

2017-12-19 11:24:21

【纸马资料简介】纸马的历史发展文化 纸马

  关于纸马,《水浒传》第四十四回有如下描写:且说戴宗自离了梁山泊,取路望蓟州来,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作起神行法来;描写神行太保戴 更多

2017-12-19 11:24:21

钱壮飞简历生平经历 钱壮飞是怎样牺牲的

  钱壮飞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情报工作人员。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底,根据党的指示,打进了国民党的最高特务机关,担任特 更多

2017-12-19 11:24:21

阎红彦将军简介 阎红彦生平经历及后代子女

  阎红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他一九二五年入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大队长,陕甘游 更多

2017-12-19 11:24:21

【灯笼的起源来历与寓意介绍】灯笼的种类名

  兴于民间的灯彩工艺,人们一般称之为花灯或灯笼,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  灯彩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古籍上说, 更多

2017-12-19 11:24:21

冒号的正确用法及举例 冒号的作用介绍

  句中点号的一种,形式为:,写在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并有提示、总括作用。冒 更多

2017-12-19 11:24:21

【印度的重要节日有哪些】印度节日、纪念日

  共和国日  1月26日(1950年)公元前4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国家。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开始侵入。1849年,英国殖民者侵占了印全境。1947年6月 更多

2017-12-19 11:24:21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