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蚕宝宝之俗

时间:2017-07-08 15:40:26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称心如意,万年余粮。

  蚕花马、蚕花纸,

  头蚕势、二蚕势、好得势,

  养好蚕宝宝,采得好茧子,

  踏得好细丝,卖得好银子。

  这是流传在江南蚕乡民间的一首《养蚕歌》。由于蚕儿娇而嫩,饲养时要十分精细,故蚕民俗称为 “蚕宝宝”。

  “小麦青青大麦黄,家家户户养蚕忙”。5月上旬,大麦泛黄时,蚕农们便要先把搭蚕架的竹竿和养蚕的蚕匾搬到河边洗刷干净。晒干后再喷洒药水消毒。同时,还要把用粗稻草编结而成的蚕网浸入药缸,捞起后曝晒于太阳下。以供养蚕时垫入匾上,既可通风透气,桑叶不霉,蚕宝宝不闹病,又便于清除蚕粪。

  养蚕的准备工作做好后,就专等蚕种到来。过去,蚕农从游村串乡的“蚕种客人”手里买到蚕种后,白天放在枕头底下,晚上让女人揾贴胸前睡觉,用体温来孵幼蚕。出壳的幼蚕身上青绿,故蚕农俗称孵蚕为“催青”。现在的蚕种均由蚕种站供应。当蚕农买到自己预定的蚕种时,便小心翼翼地用红纸包好,放入蚕筐提回家。为什么还要红纸包回家呢? 原来蚕种经蚕种站在有空调设备的催青室里催青后,幼蚕即将破壳而出,若白天领取,蚕卵被阳光一照,幼蚕便会提前孵出跑出来,用红纸包既可遮避光线,又示喜事吉祥。

  养育幼蚕要特别精心。这时的天气时冷时热,时晴时雨,故幼蚕室内多在墙角安火炉,以保持蚕室的温度。幼蚕室内的一切用具器物,诸如切桑叶的菜刀、案板,刷拨幼蚕的鹅毛等等,均须严格消毒,摆放在一定的地方。幼蚕破壳而出,要把它吸引到蚕网上去吃蚕叶,俗谓“收蚕”,这对蚕农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时刻。一般按俗规在小蚕箪上铺一张隔潮的垫蚕纸,放上蚕种,盖上薄薄的网,撒上切碎的桑叶和桃叶,再盖个蚕匾遮光。收蚕为什么要放桃叶呢?此俗之行自有道理。原来,第二天一早掀开盖匾,幼蚕感光后一齐破壳而出,桃香的香味立即就会把幼蚕吸引到蚕网上去吃蚕叶,而不会四散爬走,这就是桃叶的妙用。由于幼蚕形色如蚂蚁,故蚕农俗称幼蚕为 “乌蚁”或 “乌娘”。对于“收蚕”的旧俗,茅盾先生在《春蚕》 中有一段很细致的描述,他写道:

  “收蚕的日子到了……老通宝拿出预先买了来的香烛点起来,恭恭敬敬放在灶君神位前,阿四和阿多去到田里采野花。小小宝帮着把灯芯草剪成碎末子,又把采来的野花揉碎。一切都准备齐全,这时……四大娘立刻跳了起来,把 ‘蚕花’和一对鹅毛插在发髻上,就到蚕房里。老通宝拿着秤杆,阿四拿了那揉碎的野花片儿和灯芯草碎末。四大娘揭开布子,就从阿四手里拿过那野花碎片和灯芯草末子,撒在 ‘布子’ 上,又接过老通宝手里的秤杆来,将布子挽在秤杆上,于是拨下发髻上的鹅毛在布子上轻轻儿拂,野花片,灯芯草末子,连同 ‘乌娘’,都拂在那 ‘蚕箪’ 里了……。”

  据说,这里所写收蚕的一举一动都有风俗的讲究,如敬灶神是为了求灶神常年保佑; 采野花预示蚕花茂盛; 用秤杆和灯芯草,寓意并祝愿今年养蚕一切称(秤)心(芯)。

  浙江余杭一带,过去在放蚕种之前,还有一个放“蚕猫”之俗,十分有意思。青蚕开始,蚕农的每家每户都要买只泥猫放在灶台上; 在蚕室的窗上,要用红纸剪猫形窗花贴上;对家养的猫管得特别好。放蚕种时,还要在蚕箪上贴一张木版刻印的蚕猫图。此俗源于驱鼠护蚕,所以蚕农不仅家家养猫,而且还兴起了贴“蚕猫”、买泥猫之俗。现在有了录音机,机灵的小伙子用录音机把猫叫的声音录下来晚上拿到蚕房里放,效果更灵。

  从催青出蚁到吐丝作茧,蚕要蜕十次皮才变成老茧。每脱一次,叫一眠,依次称为头眠、二眠、三眠、大眠。蚕到三眠,俗称“出火”,意为蚕茧收成已成定局,蚕农为了感谢蚕神保佑,家家都做一种米粉小汤圆,俗称“茧圆”,以示小庆,并祭蚕神。蚕到大眠,蚕农有过秤、记数之俗,待到茧子结好后再称,如果一斤大眠蚕采一斤茧子,就叫 “一分蚕花”; 一斤蚕子采八斤茧子,便叫 “八分蚕花”,依此类推,若得“十分蚕花”那就很不容易了。所以,蚕农见面相互问好时,常常互祝“蚕花廿四分”,以讨口彩。

  大眠以后的蚕昼夜不停地吃桑叶,等到它嘴变尖不吃时,就是快吐丝了。这时,蚕农铺开麻杆编的蚕帘,放上稻草束做成的伞状簇篷,将蚕撒在帘上,让蚕爬上去吐丝作茧。一当蚕变成蛹时,便立即采下蚕茧,装进插了草把以通风透气的箩筐,卖给收购站,并随即送入烘炉烤烤,以免蚕蛹化蛾而毁了茧。

  蚕茧丰收后,民间中又流传有“望山头”之俗,又称为 “望蚕讯”。茅盾先生在《春蚕》 中对望蚕讯的风俗称为“浪山头”,说在蚕儿上山以后,茧子已经收好了,山棚四周的芦帘已经撤去,各家的亲戚都从街上买来软糕、枇杷、蹄子、黄鱼等礼物来探望“山头”,慰问一个月来养蚕的辛劳,祝贺蚕茧丰收。现在,此俗还相当流行,每当收茧时节,蚕乡的乡间小路上挑着枇杷、灰鸭蛋、鱼肉和棕子,串亲访友的人络绎不绝。

  望蚕讯的风俗,据说是由父母亲带着礼物去看望新婚之后第一次在婆家养蚕的女儿蚕讯如何而传承下来的。这里面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早以前,蚕乡有一个名叫阿三的老头,早年丧妻,只有一子,看到村里家家养蚕,惟独自己家中没有女人,养不来蚕宝宝,心里十分不是滋味。今年盼明年,明年盼后年,后来总算盼到儿子娶了媳妇。没想到新媳妇在娘家没有养过蚕,这使老头心中十分不快。但新媳妇却说: “阿爹,你别急,我学着养蚕试试看吧!”于是,聪明好学、勤快乖巧的新媳妇,试着养起了蚕,而且在邻居们的指点下,居然使蚕宝宝长得与人家的一样,阿三老头的心里也踏实了。蚕宝宝上了簇篷后,新媳妇也学人家的样,把蚕房的大小门窗都关严,并用纸把门篷缝也糊得密不透风。刚上簇篷的第三天,新媳妇的亲爹来看女儿,送上礼物后说:“听说女婿家养蚕宝宝,我特意来望讯。” 阿三老头高兴得喜笑颜开,吩咐媳妇去做饭,自己上街打酒,准备好好招待亲家公。亲家公趁女儿忙做饭之时,独自来到蚕房,打开边窗看了个仔细,但却没有把窗关回去。直到傍晚,阿三送走亲家,从蚕房前走过,发现边窗大开,怕蚕宝宝吹了一天风会受影响,心中不免有点担心。可是到采茧那天,阿三老头打开蚕房后一看,只见簇篷上一片雪白,蚕茧又大又实,比邻居们的都好。人们都说这准与亲家来望蚕讯有关,于是望蚕讯的风俗便行开了。蚕乡的民谣也唱道:

  黄鱼软糕肉,梅子加枇杷,

  望侬“山头” 高,贺侬蚕花熟。

猜你喜欢

钱壮飞简历生平经历 钱壮飞是怎样牺牲的

  钱壮飞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情报工作人员。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底,根据党的指示,打进了国民党的最高特务机关,担任特 更多

2017-07-08 15:40:26

阎红彦将军简介 阎红彦生平经历及后代子女

  阎红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他一九二五年入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大队长,陕甘游 更多

2017-07-08 15:40:26

【灯笼的起源来历与寓意介绍】灯笼的种类名

  兴于民间的灯彩工艺,人们一般称之为花灯或灯笼,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  灯彩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古籍上说, 更多

2017-07-08 15:40:26

冒号的正确用法及举例 冒号的作用介绍

  句中点号的一种,形式为:,写在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并有提示、总括作用。冒 更多

2017-07-08 15:40:26

【印度的重要节日有哪些】印度节日、纪念日

  共和国日  1月26日(1950年)公元前4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国家。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开始侵入。1849年,英国殖民者侵占了印全境。1947年6月 更多

2017-07-08 15:40:26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