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科学技术领域的名人

时间:2017-06-22 15:34:11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一、札马鲁丁

  札马鲁丁,又译作札马剌丁或札马鲁丁,生卒年代不详。元代回回天文学家,以制造天文仪器及制定历法闻名于世。至元四年(1267年),将主持制造的浑天仪等7件天文仪器献给朝廷。同时,还向忽必烈进献了具有西域特色的《万年历》,奠定了回回人在元代天文学等科技领域内的地位。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札马鲁丁任集贤大学士后,向忽必烈提出编纂全国地理图志的建议,经过15年的努力,完成了著名的《大元一统志》,共计483册755卷。《大元一统志》是中国古代编纂的第一部规模巨大的全国地理总志,是中国地理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元、明两代中国制图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札马鲁丁是把伊斯兰教天文历法较全面地介绍给中国的第一人,对中国天文历法的发展和地理志事业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也黑迭儿丁

  也黑迭儿丁,又译作“亦黑迭儿丁”“也黑迭儿”,生卒年不详。元代著名的建筑家。

  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把政治中心从漠北的和林南移到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以开平为上都,而以燕京(今北京) 为中都。忽必烈采纳了也黑迭儿丁的建议,决定重修已经变为废墟的琼华岛(今北海公园),并把修缮任务交给了也黑迭儿丁。也黑迭儿丁按照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充分发挥了他的建筑才能,历经两年,工程竣工。

  至元三年(1266年) 十二月,忽必烈命也黑迭儿丁和张柔、段天佑同行工部书事,修筑宫城。因张、段都是军官出身,不擅长工程建筑,所以也黑迭儿丁就成了此项浩大工程的实际组织者和实施者。为了建造大都工程,也黑迭儿丁耗尽了全部的精力,历经8年工程告竣,不久,他便离开了人世。元大都的建成,标志着也黑迭儿丁完成了建筑史上的一部杰作。此后的数百年间,虽然对大都宫城做过多次修缮和扩建,但是大体上都是以元初建筑为基础的,它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闻名于世的重要古迹。

  三、郑和

  郑和(1371~1435年),本姓马,名和,小字三保(亦称三宝),云南昆阳(今晋宁) 人。世界著名航海家、外交家。

  明永乐三年(1405年) 六月,郑和接受了明成祖的使命,担任船队正使,率领一支有208艘船只27800余人组成的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这支船队充分显示出当时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能力的精良。首次出使西洋的船队途经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旧港、苏门答腊(今印度尼西亚) 至古力 (今印度西海岸柯钦) 返航。

  明永乐五年(1407年) 十月,郑和奉命二次出使西洋,航程与第一次相同。永乐七年(1409年) 冬~永乐二十年(1422年)、宣德六年(1431年) ~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先后率船队进行了第三次至第七次西洋之航。郑和前后七次出使西洋,先后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赤道以南的麻林地(今肯尼亚的马林迪) 和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港)。

  郑和七下西洋,加深了中国与东南亚和东非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外经济的交流,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历史功绩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至今,在国外还留存着大量纪念郑和的遗址。这些遗址充分反映了亚非各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对郑和的景仰和怀念之情。

  四、丁拱辰

  丁拱辰(1800~1875年),又名君轸,字淑原,号星南,福建晋江人,为元代定居泉州的丁姓家族后裔。清代著名兵器和机械工程专家,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学习掌握外国先进军事技术的爱国科学家。在中国首先进行了蒸汽机、机车和轮船的模型制造,撰写了中国第一部有关蒸汽机、机车和轮船的著作,为中国近代火炮研制和机械工程创建作出了杰出贡献。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丁拱辰出国经商。回国后,他夜以继日地整理所积累的西洋武器资料,编著成《演炮图说》。1842年,清朝政府下令推广《演炮图说》所述方法。又经过多次实践,对《演炮图说》加以完善,著《演炮图说后编》。还撰写了《西洋火轮船图说》,并绘有制造图式,这是中国近代第一篇关于火车、火轮船的论文和设计制造图。

  鸦片战争后,丁拱辰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正确、完整论述西洋武器和铸造洋式大炮的人,是近代中国军事科学技术的杰出代表。

  五、赵炳南

  赵炳南(1899~1984年),幼名赵德明,经名伊德雷斯,祖籍山东德州,出生于河北宛平县(今属北京市)。中国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皮肤科、外科学界的泰斗,现代中医皮肤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曾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23年,赵炳南在北京西交民巷挂牌行医。1947年在北京广安门内大街创办了“普慈施诊所”,第二年,经北平市政府批准改为“普慈施诊医院”。

  1956年,北京市第一所中医医院建立,赵炳南关闭了自己经营了30多年的“赵炳南医馆”,将医馆中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办公用品、各种设备以及准备扩建医馆的木料全部捐献出来。为此受到了政府的奖励。

  赵炳南先后被任命为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主任,北京中医医院外科、皮肤科主任、副院长、名誉院长及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所长等职,是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第一代学科带头人。1975年由其徒弟和助手整理而成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图书系统地介绍了赵炳南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1978年该书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4年7月6日,赵炳南教授逝世。

  六、张广学

  张广学(1921~ ),山东定陶人,著名昆虫学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广学院士系统研究蚜虫学,发现9个蚜虫新属224个新种。率先利用数值分类、细胞分类和胚胎毛序进行蚜虫分类,建立13个科系。提出大蚜科是相对进化单元的有力证据,对世界权威R.A.Mordvilko 的蚜虫生活周期型的演变理论给予了重要修正。提出杂草蚜虫演变为作物害虫进而演变为世界大害虫的重要事实和论断,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张广学最早提出以基地非耕种指数、生态自然调控机制和生物多样性作为评选马铃薯无病毒原种基地的首要条件,并提出综合防治蚜虫传病毒方法,创新了国际先进技术。他关于“马铃薯无病毒原种生产及原种繁殖体系”的研究使马铃薯产量增加50%,由国家部级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七、王士雯

  王士雯(1933~ ),女,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著名的心脏病学和老年医学专家。现任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老年医学博士生培养点并担任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老年心血管病和老年急救医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是中国老年心脏病救治的权威专家。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老年医学专业的高级人才,是中国新兴学科老年医学的奠基人之一。近年,她又在解放军总医院建立了国内外第一个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

  王士雯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和深入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深入研究了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 这一新临床综合征,而且对其定义、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分期分型、流行病学、病因机制和救治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猜你喜欢

回族人文社科领域的名人

  一、李贽  李贽(1527~1602年),原名李载贽,字宏甫,号卓吾,泉州晋江(今福建省晋江市) 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崇尚儒家学 更多

2017-06-22 15:34:11

回族民族宗教领域的名人

  一、胡登洲  胡登洲(1522~1597年),字明普,经名穆罕默德·阿卜杜拉·伊勒亚斯,陕西省咸阳人。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奠基人,著名经 更多

2017-06-22 15:34:11

回族文学艺术领域的名人

  一、高克恭  高克恭(1248~1310年),字彦敬,号房山道人,居大都(今北京) 房山,元代著名画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夜山图》《秋山暮霭 更多

2017-06-22 15:34:11

回族文化产业的开发

  一、回族文化产业的界定  产业本身是经济学概念,和文化相结合所呈现出双重概念,使得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的界定有着双重属性。同时, 更多

2017-06-22 15:34:11

回族文化品牌的打造

  品牌一词最早起源于古挪威语,为烙印的意思,它代表着生产者的身份,质量担保,生产者信誉、声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品牌成为一种名称 更多

2017-06-22 15:34:11

钱壮飞简历生平经历 钱壮飞是怎样牺牲的

  钱壮飞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情报工作人员。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底,根据党的指示,打进了国民党的最高特务机关,担任特 更多

2017-06-22 15:34:11

阎红彦将军简介 阎红彦生平经历及后代子女

  阎红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他一九二五年入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大队长,陕甘游 更多

2017-06-22 15:34:11

【灯笼的起源来历与寓意介绍】灯笼的种类名

  兴于民间的灯彩工艺,人们一般称之为花灯或灯笼,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  灯彩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古籍上说, 更多

2017-06-22 15:34:11

冒号的正确用法及举例 冒号的作用介绍

  句中点号的一种,形式为:,写在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并有提示、总括作用。冒 更多

2017-06-22 15:34:11

【印度的重要节日有哪些】印度节日、纪念日

  共和国日  1月26日(1950年)公元前4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国家。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开始侵入。1849年,英国殖民者侵占了印全境。1947年6月 更多

2017-06-22 15:34:11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