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民间歌舞艺术

时间:2017-05-22 11:28: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民间歌舞是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山歌是畲族人民最为钟爱的音乐形式,无论曲调、节奏还是旋律,都反映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其群众性舞蹈虽多失传,但在民俗典礼仪式中,仍能看到优美的畲族舞蹈的影子。

  一、民间音乐

  畲族的民间音乐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畲族的民间音乐可以分为民歌(声乐) 和器乐两大类。

  1. 民歌

  畲族民歌也叫“山歌”“歌言”等。畲族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以歌代言”,因此民歌堪称是畲族音乐的代表,是畲族音乐的主要部分。畲族民歌可分为 “歌”和“诗”两类:歌主要用于群众性盘唱,如拦路、迎客、“做表姐” 等,强调旋律,重于修饰;诗则用于指定性的演唱,如婚仪中的闹洞房、行酒令、喷床、传花、送房令,葬仪中的“喝龙”,巫术道场中的“人神对话”等,演唱接近口语,节拍、句式、曲式自由。通常意义上,畲族民歌仅指“歌” 这一部分。

  由于畲族在历史上不断迁徙,分布的空间不断扩大。畲族民歌也受当地汉族的影响,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闽浙调、罗连调、顺昌调和华漳调不同形态的四大音调区。①

  (1) 闽浙调

  闽浙调是广泛流行于闽东、浙南、浙西这一畲族最大聚居区的民歌音调,为五声音阶商调式,音高走向为“do、la、sol、mi、re”,旋律进行以宫音到羽音的六度大跳,徵音到宫音的五度大跳,而后迂回下行级进至主音为特征,一字一音,自由节拍。

  闽浙调又可以区分为福宁调、霞浦排歌调、福鼎调、景宁调等各具特色的更小区域内流行的音调。福宁调主要流行于闽东福安、宁德、柘荣、周宁、霞浦、福鼎、闽北邵武、浙南泰顺、文昌、遂昌富阳等地,其特点是音域向两头扩展有节奏相对固定,将一句中的七字歌词四三开,而后在三字间或三字末添一衬字,成平分的四音节,为起承转合的四句一段体。也有节拍无定,衬字添加相对自由,变化重复的平行式双句一段体。霞浦排歌调主要流行于闽东霞浦,浙江遂昌、平阳、丽水也有类似的旋法。其特点是大量加入衬词,导致一字一音均衡律动的破坏和歌唱性的增强并使词曲结构产生了特殊的不同步现象,曲式结构为单句变化体,每段由五乐句组成。福鼎调主要流行于闽东福鼎、浙江丽水、平阳、青田、泰顺、遂昌、武义、衢县、兰溪等地。其基本特点为句首出现羽音的自由延长,句末以“sol、mi、re”收尾,词曲同步,为变化重复的平行式双句一段体。景宁调流行于浙南景宁、云和、浙西建德等地,其特点是省略了闽浙调音列中最主要的宫商音,落音于角,其旋法、结构与浙江化的福鼎调没有明显区别。

  (2) 罗连调

  流行于闽东罗源、连江、福州及宁德飞鸾等地,属于五声音阶宫调式,音高走向为“sol、mi、re、do”,曲调多级进、小回绕以及四度、五度上行跳进,节奏始于拉长、紧煞,再接以平稳的一字一拍进行。由两个独立的乐句构成,“羽音”仅作装饰性经过音出现,曲调清新动听。

  (3) 顺昌调

  流行于闽北顺昌地区,属五音阶徵调式,音高走向为“mi、高音re、do、中音la、sol”,每句构成一个波浪型曲调线状。一字一拍,字字均以均衡连续短音唱出,除第三句紧接第四句外,第一、二、四句句末均出现长音,为起承转合四句一段体。闽北的建瓯,浙南的文成、云和、瑞安及浙西的桐庐的音调与此类似。

  (4) 华漳调

  流行于闽南华安、漳平,闽北的建阳、光泽,浙江丽水、桐庐,安徽宁国等地,为四声徵调式,音高走向为“re、do、la、sol”,切分节奏。

  除上述四大基本音调外,畲族民歌还有在个别地区流行的音调,如龙泉调、罗源调、古田调、南平调、永泰调、诏安调、潮州调等。畲族民歌的基本调式多样,但不同调型之间在以调式骨干音为基础的音高走向上,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各调式在节奏、节拍、旋法、曲式结构上,联系也非常密切。

  虽然在一定聚居区内的畲族仅用一至两种基本音调,但在具体的演唱场合,却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变唱手法,增强演唱的表现力。如在畲族最重要的各种形式盘歌中,就常常采用改变节奏、落音、音列、移调、复调等多种不同的变唱手法。复调也叫“双音”“跟唱”“双条落”,是闽东宁德七都、八都、九都及霞浦等地畲族所擅长的一种二声部民歌,被我国著名音乐家郑小瑛誉为我国民歌中一颗“稀有的明珠”。

  在实践中,畲民演唱民歌的技巧可谓炉火纯青。其演唱方法可分为三种:一为假声,二为真声,三为真假声结合。假声唱法最具民族特色,被畲族民间所崇尚,认为“假声唱的是内音,音又高又能够开音转音”“清楚、透亮、省力,又传得远,一冲出来就有调调,叫人听了感到痛快”①。真声被称作 “平讲”,畲民认为真声是带着声调的“念讲”,而不是“唱”。因此在畲族社会中,根据不同的场合,真假声的使用就有差别。在“做表姐”、拦路盘歌、 “难为迎亲伯”等场合,以吸引异性、娱乐性情、增添热闹气氛为目的,歌声要好听,富有魅力,就必须用假声,或巧妙地运用真假声结合来演唱;而平常的传歌、哭嫁、哭丧、祭祖等场合,以传承“歌言”、宣泄情绪、通灵显圣为目的,则强调真实,不加修饰,故采用“不叫唱”的真声为主。

  2. 器乐

  畲族的器乐包括鼓角乐、鼓吹乐和锣鼓乐三类,各自有自己的演奏场合。

  (1) 鼓角乐

  鼓角乐是畲族巫师在祈雨、祭祖、请神、驱邪等巫术道场中演奏的器乐。鼓角乐的乐器包括龙角、三音锣、铃刀、法铃和法鼓等。

  龙角是用自然弯曲的软质松木制成,形似羚羊角,长56~65厘米。龙角中空无指孔,通过气流的震动来发音,音高的变化主要靠口形和用气的大小来控制。龙角是畲族巫术道场中的圣物,它那略加游移的五度、四度音程的往返跳进、富有进击力的节奏和空旷辽远的音色,对扑朔迷离而具有威慑力的宗教氛围,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

  三音锣是三面大小不一的铜锣,也叫 “三音”。每面锣都有一个固定的音高,分别发出“董”“丁”“冬”三种不同的声音,是畲族巫师歌舞的重要伴奏乐器。

  铃刀则是由五块铜板、一个铜圈串于梨形的粗铜线上与铜柄刀相连而得名,用于巫术道场和祭祖音乐中。演奏时摇晃铃刀、铜板相击而发出“嚓嚓”声。

  法铃和法鼓也是巫术道场不可或缺的道具和乐器。法铃以铜铸制,柄上刻有山字状的矛一支,摇晃而发出“叮、叮” 声;法鼓则以杉木为围,两端蒙以皮革,鼓径36厘米,高38厘米,鼓上多画有八卦图和煞字,用以威震服法。

  此外,木鱼、大钹、小钹等也是畲族鼓角乐中的常规乐器。

  (2) 鼓吹乐

  鼓吹乐多用于婚丧喜庆场合,其演奏团体叫“吹班”“鼓手班”“十班”,因人数不同,“吹班”又有“大吹” (8人以上) 和“小吹” (多为4人) 之别。乐手在闽西畲族地区被称为“吹鼓手”“唿哩满”。

  鼓吹乐的乐器有唢呐、二胡、京胡、竹笛、鼓、大小锣、木鱼等,演奏形式分为行奏和堂奏两种。行奏是在迎亲、送葬等场合中在行进中演奏;堂奏则是在室内的婚礼仪式、宴席前后、丧葬吊唁等过程中坐着演奏。畲族村落中“吹班”十分普遍,且有历代传承,在福安坂中洋坪畲村,“全村34户中有20余户都擅长此业”①。所奏曲目多根据场合不同有所区别,常见的曲目有《总司令》《十月怀胎》《阳关三叠》等,多从汉族艺人那里学来。

  (3) 锣鼓乐

  锣鼓乐主要用于歌舞中的伴奏,其乐器主要有鼓、钹、锣、钟4种,鼓和钹起着主导旋律的作用,锣和钟主要表现节奏。以闽西畲村的舞龙灯为例,正在做法事的畲族巫师摄影:山哈行进中锣鼓乐的基本调为“咚—锵—咚、咚、锵—”,节奏比较舒缓;舞蹈中的基本调则变为“咚锵咚锵咚咚锵”,节奏显得紧密急促。

  除鼓角乐、鼓吹乐、锣鼓乐外,山居的畲民在长期上山劳作的过程中,还就地取材,掌握了以叶为笛,自娱自乐的本领。叶笛多用柔韧性较好的嫩叶,放在唇中,通过吹气振动而发声,通过嘴唇和气息的变化来控制音调变化。音色清脆嘹亮,宛如山中的百灵鸟,十分婉转动听。

  二、民间舞蹈

  畲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传统舞蹈与祭祀活动、婚丧节庆、生产劳动有密切联系,习俗性舞蹈和祭祀性舞蹈成为畲族传统舞蹈的源头。直至明代,邝露在《赤雅》中对畲族祭祖时的舞蹈场景还做过专门记载。清代以来,畲族民间艺人还把畲族舞蹈场面绘制在祖图上,刺绣在特色鲜明的服饰上。但随着民族歧视和压迫的加剧,畲族被迫四散迁徙,形成“大分散、小聚居” 的特点,传统舞蹈也难以得到广泛流传与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少见它们的踪影。以至于畲族被误认为是“没有舞蹈的民族”。

  然而,畲族社会中并不缺乏传统舞蹈的元素。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文化部门的调查、发掘、整理,陆续发现了不少蕴藏于畲族巫师法事中的传统舞蹈,这些舞蹈既有祭祀时纪念祖先的,也有驱鬼祈福的;既有传师学师、丧葬安灵的,也有表现生产劳动和自然抗争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基本的动作风格特点是“踏、步、蹲”,不仅表演手势、蹲腿、独脚、抖肩、翻滚、旋转等舞技,而且造型独特,技术精湛,具有稳健、庄重、典雅、温馨、灵活多彩等风格。

  1. 祭祀舞

  祭祀舞是畲族祭祀祖先、神灵时所跳的舞蹈。盘瓠是畲族传统的始祖,从唐代开始畲民就有祭祀盘瓠的习俗。而每逢祭祀盘瓠都要跳“日月舞” “龙头舞”“龙伞舞”和“迎祖舞”等。“日月舞”,表现盘瓠开天辟地、造日月照人间的神话,男女演员各4人,每人左右两手分执道具日(红) 月(白) 模型,同声齐唱,“左手拿日太阳现,右手拿月照凡间;天上日月车车转,十二时辰分得正”。伴着锣、鼓、钹节拍,两手转动日月模型,左右穿梭,翩翩起舞。“龙头舞”,表现祖先龙麒因帮助高辛帝平息外族侵犯有功被招为驸马的故事。跳舞队伍中有的捧祖图、有的举龙杖、有的举龙头。龙杖由房长擎举,龙头(4个) 由男女各2人相对而立,用两手合举,举上举下反复数次,以示崇敬。队形有原地跳动、行进姿势、左右穿插等。“龙伞舞”配合龙头行进,有跳跃动作,左右穿梭比较自由,随着有板有眼的锣声鼓点,边舞蹈边唱《盘瓠歌》。“迎祖舞”,表现对盘瓠王祖先的怀念。参与者手举各色布绸制的三角旗和弩、刀、牛角号等道具,舞时有箫、笛、唢呐等乐器伴奏,舞步比较自由,间以三步一回头式的动作,表示对祖先的怀念和无限敬仰的心情。

  “铃刀舞”取材于汉族《陈靖姑》故事中的一段,经衍化而成。陈靖姑是唐代福州下渡人,年轻时因避婚往闾山学法三年,学得一身好本事,能驱妖除魔解除百姓灾难。“铃刀舞”主要在祭祖、迎祖或祈雨时跳,畲族巫师表演时,每人手执铃刀,奏板各一,铃刀刀柄有一串钱,铜钱的响声起着节拍的作用,用单肩和手、脚快速抖动,时左时右,舞姿摇曳柔美。

  2. 驱邪祈福舞

  驱邪祈福舞是在迎神驱鬼、祈福仪式中所跳的舞蹈。如“祈福舞”“奶娘催罡”等,都属于驱邪祈福的舞蹈。

  “祈福舞”流传于闽东畲乡,是巫师表演的迎神、驱鬼、祈福的祭祀舞蹈。“祈福舞”是男扮女装的独舞,由巫师“奶娘” (即陈靖姑) 于厅堂 “行罡”表演,道具有草席、魔蛇、令牌、龙角、铃刀等。舞蹈分为“打案出厅”、抽兵马“行罡”“行九洲出山”三段,表现了驱鬼、求神、消灾添福的法事过程,意为消灾祈福心愿。

  “奶娘催罡”也叫“奶娘踩罡”,是闽东畲族巫师进行驱鬼镇妖活动中的一段祭祀舞蹈,分净坛、请神、踩罡三个章节,通过日常生活情节和生产活动的若干画面,塑造陈十四娘(又称奶娘,即民间传说中的妇幼保护神——陈靖姑) 这个驱妖镇魔的女神形象。舞蹈主要道具号角和铃刀,配上三音锣为主的音乐伴奏,时而号角长鸣,时而铃刀点地,营造出声威震天、镇魔驱鬼的肃穆氛围。其舞步以“步罡踏斗”为核心,通过行罡步法达到驱魔赶鬼、求雨祈福、护佑平安等目的。这段舞蹈体现了浓重的畲族舞蹈及其音乐风格,奇特的舞步和舞蹈音乐,蕴含了诸多原始神秘色彩。“奶娘催罡”舞蹈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已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丧礼舞

  畲族丧礼常伴有舞蹈。据史书记载,畲族“人死刳木纳尸其中,少长群相击钟,主丧者盘旋四舞”“击饶吹角,跳舞达旦”。闽东畲族丧礼舞多姿多彩,仅为死者超度亡灵,法师就要跳“造水洗坛”“造坛”和“造井”等十多种舞蹈。“造水洗坛舞”,法师身穿青袍,右手持摇铃,左手掌朝上,手指呈三足鼎立状,中间托一杯清水,法师绕大厅四周,口中念念有词,以忽蹲忽站的动作,随着缓急的铃声或慢或快地行进。同时将杯中的清水(俗称 “神水”) 洒向大厅的每个角落,表示洗坛、驱除邪气。“造坛舞”,意为为死者造房建屋的舞蹈,法师右手持摇铃,左手持“奏板”,手舞足蹈,法师以其细腻的舞蹈来表现造房的整个过程,整个舞蹈的动作变幻无常,造型优美。 “造井舞”,法师左手擎竹枝神幡,右手持铃刀。舞蹈以足踏“九宫” (即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中宫、六乾、七兑、八艮、九离) 的反复动作,左右两手轮换一上一下,不断翻动,左右两脚一前一后屈蹲而行,整个身体随着手脚的动作和弯转,犹如抡镐刨土、掘地造井,舞姿刚健自然,节奏清新明快。浙南畲族为死者超度亡灵,要跳“统兵舞”,舞者6人,均身强力壮,身着单衣,腰扎红带,手持龙角神刀,动作威武激烈,语言粗犷,声色俱厉,有跳有唱,伴装搜查暗藏的“阴兵”,将其驱赶出家门,以保丧家平安。总之,畲族丧礼舞,多表现对亲人的追思和告慰死者的亡灵,或驱除邪气,祈祷子孙平安。

  “粑槽舞”则是贵州畲族独有的一种丧葬舞蹈,集祭祀、娱乐为一体。一般只用在去世老人(36岁以上) 的葬礼上。活动时间为死者下葬的头一天傍晚至下葬(当地叫“上山”) 之前。粑槽舞因代代相传而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序和节拍。其程序主要分为祭祖、跳舞和结束三部分,参加人员仅限男六七名。开始跳舞前,先由一位巫师(当地称“道师”) 进行祭祖。在跳舞的场坝边上燃香三炷,烧纸三张,口中念念有词,其大意是“列祖列宗,某某人已去世,即将跟随你们而去,现在我们按传统习俗为他(她) 跳粑槽舞,把他(她) 送到你们身边……”然后,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粑槽内,由巫师执棒将其连壳冲烂(当地人认为如不冲烂鸡蛋,则对跳舞者不利,鸡蛋在当地往往被当做“收蛊” “喊魂”等必备之物),最后将粑槽翻扑于地,跳舞开始。粑槽舞的分工为击木鼓、铜鼓各一人(多为老者),冲粑槽跳舞为4人(多为青壮年),必须在木鼓的指挥下进行,而打击木鼓有一套固定节拍,大多以口诀的形式代代相传,时而击鼓面,时而击鼓身,击鼓面时,跳舞者用木棍冲击粑槽底部;击鼓身时,跳舞者用木棍击打自己左或右跳舞者的木棍,往往有跟不上节拍的被同伴用木棍打在身上,引来旁观者的一阵哄笑。整个舞蹈分为上下各12小节,在每一节终了时,要按其节次绕粑槽转圈,同时以棍相击。舞到酣处,只见棍棒翻飞,鼓声粑槽声震天,舞者大汗淋漓,甚为壮观。通常跳完一次需要一个半小时,所以一般体力不支或手脚不灵活者往往望而却步。跳舞一直要延续至深夜,有时甚至到天明,在送亡人“上山”前还需再跳一次。最后一次跳完,舞者需合力将粑槽翻回来,然后齐声说道:“公(太) 得去了。”意为死者已带着祝愿随祖先而去。这时,死者方可被抬去下葬,整个过程结束。

  贵州畲族的粑槽舞摄影:赵华甫

  4. 生产劳动舞

  畲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作了许多反映生产劳动的传统舞蹈,比较著名的有“猎步舞”和“栽竹舞”。“猎步舞”也叫“踏步舞”,舞蹈时由4个男子扮演猎手,他们身穿畲族传统服装,整个舞蹈自始至终随着锣鼓点不断变换节奏,表现了畲族祖先狩猎时与野兽勇敢搏斗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 “栽竹舞”是反映畲族种竹和用竹造纸过程的舞蹈。表演者按锣、鼓、钹的打击节奏,边舞边唱。舞步以“小跳步”和“踏步蹲”为基本步伐,手脚同时顺着左右进退的韵律不断转圈,动作轻快明朗。歌词叙述栽竹、砍竹、浸竹、烈浆,直至制成纸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反映着畲民劳动的艰辛和洋溢着喜悦的心情。

猜你喜欢

畲族清以前重要文献

  清代以前,有关畲族的记载主要散见于部分正史、相关地方志和少量的私人著述中,专门记述畲族的文献是凤毛麟角。  一、《漳州谕畲》  更多

2017-05-22 11:28:00

畲族民国时期重要文献

  民国时期除了方志,还出现了一些早期的民族志调查资料。虽然数量不多,而且多局限于局部地方的调查,但这是对畲族社会进行有组织的社会 更多

2017-05-22 11:28:00

畲族当代重要文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落实少数民族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族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一批关于畲族经 更多

2017-05-22 11:28:00

畲族隋唐时期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隋唐时期,是畲族首次以蛮僚之名见诸历史的时期。其一登场,就显示了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的民族性格,涌现出了雷万兴、蓝奉高等一批具有 更多

2017-05-22 11:28:00

畲族宋元时期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宋元时期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聚居东南的畲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扛起了抗元保宋的大旗。面对步步紧逼的元朝大军,畲族人民不畏强暴 更多

2017-05-22 11:28:00

钱壮飞简历生平经历 钱壮飞是怎样牺牲的

  钱壮飞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情报工作人员。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底,根据党的指示,打进了国民党的最高特务机关,担任特 更多

2017-05-22 11:28:00

阎红彦将军简介 阎红彦生平经历及后代子女

  阎红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他一九二五年入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大队长,陕甘游 更多

2017-05-22 11:28:00

【灯笼的起源来历与寓意介绍】灯笼的种类名

  兴于民间的灯彩工艺,人们一般称之为花灯或灯笼,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  灯彩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古籍上说, 更多

2017-05-22 11:28:00

冒号的正确用法及举例 冒号的作用介绍

  句中点号的一种,形式为:,写在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并有提示、总括作用。冒 更多

2017-05-22 11:28:00

【印度的重要节日有哪些】印度节日、纪念日

  共和国日  1月26日(1950年)公元前4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国家。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开始侵入。1849年,英国殖民者侵占了印全境。1947年6月 更多

2017-05-22 11:28:00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