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的生平故事 革命戏剧的开拓者、奠基人[第2页]

时间:2016-12-29 21:37:22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

  革命戏剧的开拓者、奠基人

  田汉常说: “我是如此地热爱戏剧,从小时就感到离不开它。”田汉从儿童时代起接触了影子戏,又常常由叔叔们背他到附近农村去看演出的花鼓戏。有个姓向的亲戚是唱影子戏的,常剪些影子戏人物给他,田汉也学着唱。十一岁入城读书,开始看到了京剧,十三岁入学生军后,因看戏不要钱,就看得更多了。他在长沙师范念书时,由于无钱买票,不能进文庙去看欧阳予倩领导的“文社”演出的《热血》等剧,深感失望和痛苦。后来,他东渡日本,才有机会接触“新派剧”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参加了日本著名作家菊池宽举行的文艺报告会,多次观看了艺术座和近代剧协会演出的《复活》等剧。

  田汉创办的南国社,是我国话剧运动史上著名的有代表性的艺术团体。它从一九二五年田汉在上海新少年影片公司时宣告成立起(此时因以拍摄影片为主,故定名为“南国电影剧社” ),到一九三○年夏被查封止,一直进行着以话剧为主的多方面的艺术活动:包括拍摄影片,创办上海艺术大学(后改名为南国艺术学院)等。

  田汉主持南国社,是历尽了艰难的。当时,“爱美剧”的口号提出不久,而过去文明戏时期那种无剧本(幕表戏)、无排戏(演员即兴演出)的演出形式又为人们所抛弃,那么,新的戏剧演出形式又该是什么呢?一些人是茫然的。田汉参照了日本筑地小剧场的经验,决心在中国的土地上,不畏艰难地探索出一条新路来。洪深在一九二九年时,曾写了一篇题名《南国社和田汉先生》的文章,记叙了田汉当时面临的五重困难和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一没有剧本,二没有演员,三没有金钱,四没有剧场,五没有观众。幸而田汉是个跌不怕,打不怕,骂不怕,穷不怕的硬汉子;没有剧本么?他自己来翻译,自己来创作。没有演员么?寻几个同志,组织一个南国,刻苦的练习起来; 没有金钱么?索性不希望国家津贴,有钱人的资助,自己负了债来穷干;没有剧场么?先寻一个小剧场,或者借人家的剧场; 观众不来么?我们自己走到观众那里去……”并在文章的结尾,形象地比喻田汉说: “那爬楼梯跌了一交,躺在地上哭的人,是没有出息的;那熬着痛,硬着头皮,勉强笑着,立起身来再爬的人,总有一天会爬到顶上的。”

  洪深不愧是田汉的知音,他的文章,是对田汉当时的境遇和贡献,极生动、极真实的描绘。洪深亲眼看到田汉因办南国社,田老太太在寒冬腊月,当去了身上唯一的皮袄,为南国社的社员买米下锅。为此,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田汉精通日文,又能翻译英文,如果他每天化部分时间译作,或象有一段时间那样去大学教书,他是可以得到较优厚的稿酬和工资,生活会过得好一些的,而他宁可和南国社的伙伴们吃大锅饭,睡地铺,甚至典当、变卖家物,也一心要把戏剧运动支撑下去。何况,南国社演出的节目,如《名优之死》、《苏州夜话》等,都是揭露旧社会的黑暗现实的,洪深觉得他这条路是走对了,十分敬佩,所以虽在艺术观上并非完全一致,也要离开戏剧协社来参加南国社。从二十年代起,田汉和洪深的名字在剧坛上是分不开的。

  田汉主持南国社,不仅和洪深的关系是情同手足,而且还汇集了一批当时很有影响、很有活力、很有成就的艺术家。原因何在呢? 一方面,是时代的必然。当时,在苏联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世界和国内进步潮流的推动下,身受压迫的知识分子已开始有一定的觉悟,但大革命刚刚失败,大多数知识分子又陷于彷徨、苦闷和追求之中。田汉主持的南国社正是这一时代的结晶体。田汉自己就有许多伤感的情绪。有一次在南国社,他带着大家唱京戏,田汉以自己特有高亢圆润的嗓子唱了《四郎探母》:“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表现了苍凉悲愤的情调,唱着唱着,竟流下了眼泪。二十年代初,上海一些进步的文艺界人士刚从法国、日本回来,对当时那种艺术上陈旧、庸俗和商业化的恶习十分厌倦和不满,便渴望建立一种新的、与前不同的艺术。田汉正是这种思想和艺术上渴望创新的代表。因此,他吸引和团结了不少热衷于真正艺术、有才能的爱国的艺术家。除此,田汉为人热情豪放,胸怀坦荡,虚怀若谷。尤为可贵的是,他能团结人,尊重人,即使在艺术上见解不同,作风不同,也能团结共事,发挥各自的艺术所长。田汉象一团火,使接近他的人都感到温暖; 他又象一块磁石,强烈地吸引着他周围的人。所以,在他身边团结了一大批在艺术上有作为、有进取心的人。如徐悲鸿,他从法国回国后,田汉即热诚地为他举办了消寒会,把徐先生和他的作品介绍给文艺界朋友,后来徐悲鸿就到南国艺术学院担任了画科主任,并不取任何报酬。学院物质条件很差,田汉又和田洪商量,到上海北京路旧货摊,一点一滴购买所需物品,把屋顶挖破,按上磨沙玻璃,精心设计,布置了一个小画室。徐悲鸿对田汉为他经办的小画室十分满意。他的二大名画《傒我后》、《田横五百士》(五百士中较突出的一人,是以田汉为模特儿画成的),就是在艺术学院启稿创作的。当时,欧阳予倩也担任了学院戏剧科主任,并以《潘金莲》一剧参加了田汉主持的艺术“鱼龙会”的演出,自己并扮演了潘金莲一角。还有洪深,曾在美国学习,对戏剧研究十分全面,在南国社的各方面起了不小作用。冼星海也参加过南国社外出演出等工作。此外,学院中还有徐志摩、陈子展、孙师毅、王礼锡等著名人士参加义务任教,不取任何报酬。

  田汉筹办南国艺术学院的宗旨是: 团结能关心时代与社会的有为青年,进行艺术上的革命运动。从学院团结、培养的青年成员看,大都是对现状不满,有正义感,又有戏剧艺术才华的穷学生,如画科的吴作人、刘毅等; 文科的陈征鸿(白尘,同时参加会计工作)、赵铭彝、马宁(黄蔓岛)、陈明中等;剧科的陈凝秋(塞克)、郑重(君里)、唐叔明、左明等;还有一个学音乐的学生,后来成为音乐家的张曙。田汉亲自主持招生工作,他曾毫不犹豫地吸收了交不起学费、颇有演剧才能的陈凝秋、唐叔明、左明等入学,后来都成为南国社的骨干,有影响的演员。田汉以日本大学为借鉴,认为在文学运动上、社会上起了很大作用的是私学,而官学是培养不出人材来的,为此极力主张发挥自身力量,团结、培养有志的青年,从事戏剧运动。田汉说: “南国无以为宝,唯忠实聪明之同志以为宝,过去的愉快的回忆是这些同志们造成的,将来的伟大的成功也将在这些同志们的肩上。” 田汉这一理想和期望并未落空,在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聚集的佼佼英才,成为左翼戏剧运动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大批文艺骨干。

  一九二七年在上海艺术大学创办的“鱼龙会”,是田汉主持的在话剧史上有名的小剧场实验演出。这种小剧场演出,起源于西欧,原为保持艺术尊严,作试验的摸索,努力不带商业化的色彩。田汉在日本,深受这种小剧场艺术的影响,回国后,便热心组织了这类演出。剧目除欧阳予倩自编自演的《潘金莲》(以京剧形式演出,欧阳予倩饰潘金莲,周信芳饰武松,高百岁饰西门庆,周五保饰王婆,唐叔明饰郓哥),其他都是田汉创作和翻译的作品。公演的第一天日场,时间已过了两点了,还不见观众上座。少顷,才来了一个观众。田汉通知开幕,有同学说:“田先生,才一个观众,如何开幕?” 田汉沉思片刻后,坚决地说: “我们的事业就从现在这一个观众开始! ”果然,这一个观众看了《父归》,悲伤拭泪,泣不成声而去。第二天,便来了一大批上海光华大学的学生看戏,几乎坐无虚席。原来这是一名观众义务宣传的结果。后来,终于使“鱼龙会”场场客满。“鱼龙会”演出才一周,舆论界便大为赞赏,当时《申报》上的《自由谈》,《新闻日报》上的《快活林》及其他不少报刊,都纷纷发表文章,赞扬南国社的演出有一种清新的风格,认为是打破了各种已有的程式而达到真实自然。

  南国社演出的风格,首先来自田汉所创作的剧本。田汉这一时期对作者写剧本的看法是: “戏剧应该拿演员去支配剧情;不可以把剧情来支配演员。”他和学生的关系十分亲密,非常熟悉他们的个人遭遇、家庭情况,所以他很能为学生(也是南国社社员)写戏。《苏州夜话》是为唐叔明写的;《南归》是为陈凝秋写的;《颤栗》是为张惠灵写的……。当年南国社社员王素(又名王尼南)同志,谈到田先生为她写戏的真实经过: “在上海艺大时,田先生带我们去杭州春游和开展一些艺术活动,晚上住李公祠。房子又高又大,睡地铺,点蜡烛,四周空荡荡、黑呼呼的,心中十分害怕。大家围着田先生,听他讲苏小小的故事。当时南国流浪诗人陈凝秋(塞克),大个子,扒在我椅子后面,我就老觉得背后有个什么东西,心中更为害怕,我猛一回头,看见了塞克时,‘哇’一下叫了起来……。田先生就以这为故事,写了一个《湖上的悲剧》,里面的女主角白薇也由我来扮演。回上海后在黎园公所演出,冬天没炉子,上台还要穿纱衣。我病了,住疗养院第五号病室。田先生到医院来看我,我把病院腐败的情形对他说了。田先生又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个剧本叫《第五号病室》,又让我主演了这个戏。”

  田汉为南国社写的剧本的另一特点,是在它创作过程中,都经过舞台试验后才成为定本的。是田汉和演员们共同创造的。所以他不断有大量新的剧目上演。《苏州夜话》,是田汉领着上海艺术大学的学生到苏州拍《断笛余音》外景时,根据实地生活写成的。在苏州观前街,那里不时传来“卖栀子花、白兰花”的叫卖声。田汉向学生唐叔明说: “你能学会这个声调吗?”唐叔明马上就学,学的逼真。田汉听后说:“A,要得! ”下午回去后就构思,要唐槐秋演父亲,要田洪去准备舞台上简单的布景、道具,又要唐叔明扮演卖花女一角。这就是《苏州夜话》的第一次试演。所以,田汉这一时期的剧本,大都经过演员集体酝酿、集体创作,也经过了观众的检验而写出的。这一阶段,他的这许多独幕剧所以受到观众欢迎,是因为作者呼喊出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人民处在水深火热苦难中的声音。当时的观众看南国社演出,真象“朝圣”一样,看成重要的一件大事,看完戏后,也如痴如醉,如疯如狂。在西湖边上,在沪杭甬的火车上,常有人学着南国社的演员们念的台词; “我的仇人一个是战争,一个是贫穷! ”

  南国社的表演风格,也和田汉的剧本相统一。因为田汉的剧本内容,大都取材于南国社社员的实际生活,所以在表演时,演员大都真实、自然,着重人物的内心体验。田汉是一个很能发现演员才能的人,陈凝秋、唐叔明、王素是他发现培养的;一九二八年,当时还只有十八岁的金焰,初次找到他住的日晖里四十一号时,田汉便留他住下,让金焰在《莎乐美》、《卡门》中担任了主要角色,后来金焰在银幕上成为屈指可数的著名演员; 田汉在一次为上海音专导演《湖上的悲剧》时,又发现演女主角的于珊,外形声调和气度都很美,是一种特殊的演员型,很适合扮演大胆狂热的莎乐美式的角色,于是在得到了她的同意后,便邀请她来南国社扮演了《莎乐美》、《卡门》中的女主角,演出效果极好,名噪一时。南国社在舞台和布景上也是别开生面的。以“鱼龙会”为开端的演出,为我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它先后曾在上海、杭州、南京、晓庄、无锡、广州等地演出,影响遍于整个南中国。

  南国社的影响,来自主持南国社的田汉从事戏剧运动的气魄。南国社在上海第一次公演后,田汉在总结中得出了这样的经验:“好玩艺儿是压不倒的……我们做戏剧运动也得有‘先总理’做革命运动时的那种气魄。”还极有感慨地说: “罗马非一日之罗马……我不相信话剧会被消灭。”

  田汉在南国社演出中,不断摸索、创新。他常常是编、导、演全来。他在导演《湖上的悲剧》等剧目时,虽然剧本是他写的,他还念整本的台词,有时还躺在床上念,体会每个人物的感情,经他排戏的南国社演员说: “田先生排戏,我们做演员的总觉得十分舒服。他先让我们自由地生活在角色之中,他在一边细心观察思考鉴别,然后肯定演员好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国社去南京的演出中,田汉居然亲自登台表演,先扮演了《名优之死》中的名优,后来又演了《湖上的悲剧》中的诗人。由于他和洪深都爱唱京戏,名优刘振声一角很合他们的口味,又都能理解人物抑郁磊落的情怀,演出效果是不错的。但田汉自谦地说: “我演的当然是最不成功的,我的兄弟就不敢看。” 田汉创作剧本还有个特点: 喜欢在蜡版上直接刻字,一手秀丽的蝇头小楷美极了,常常是一边刻,一边印,演员就一边排了起来,等到剧本写好了、戏也就排好了。他创作《湖上的悲剧》,就是在西湖的游船上一边喝酒,一边刻的。除了这些,到了演出时,他什么都要管。每一个新剧本上演时,头一、二场,他总要在边幕观察观众的反应,还要担任提词,过问开、闭幕的速度快慢,连灯光、布景、道具等他也要亲自指挥。青壮年时期的田汉,就在舞台艺术上进行了全面实践和创造。这种实践和创造,在我国话剧运动史上是起了开拓、奠基的作用的。

版权声明:本文系 授权8794明星网独家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及摘抄,违者必究!

猜你喜欢

我和淫荡的(老师姐姐)缠绵不休的激情性爱

过啦一段时间,她怀孕啦。他没有经历的事情终于发生啦。当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有点蒙啦。难道一个个生命就是这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吗?可能是对于事情的好奇吧!更多

程前与现任妻子朱瑞近况/程前个人资料与董

本文主要介绍:程前近况、程前现任妻子朱瑞、程前个人资料、程前与董卿为什么分手、程前的父亲、程前爱子娇妻曝光生活幸福、程前恋董卿丢饭碗更多

战狼2影评1500字 战狼2影评800字(4篇)

  《战狼2》影评一: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战狼系列,是一个由虚无变实在的过程。战狼1给我的总体感觉简直就是糊编乱造的瞎扯,而到 更多

谢津死亡当场画面/谢津为什么自杀

  很早就知道这个唱功不凡的谢津,年纪轻轻就凭着一把直入云霄的苍劲高音晋身于内地一线女歌手之列,曾经做过齐秦等著名港台歌星的演唱会 更多

史可个人资料现任老公是谁/史可和前夫黄小

  史可个人资料现任老公是谁 史可和前夫黄小茂的儿子  史可出生在湖北枝江市的马家 店镇,她的家旁不远就是镇中心的大礼堂兼电影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