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空巷看社戏

时间:2017-07-09 16:47:35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鲁迅先生在 《阿Q正传》 中,曾让主人公阿Q唱过两句戏: “悔不该,酒醉错杀了郑贤弟”和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据考,两句都出自绍兴社戏中的 《龙虎斗》。

  《龙虎斗》是一本写忠奸斗争的大戏,在绍兴社戏中久演不衰,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赵因义弟、大将郑子明酒醉说“兄弟要轮流做皇”而杀郑,事后反怨缪军师不阻止而逼走缪,并听信奸相欧阳方的谗言而斩大将呼延寿廷,结果被敌军围困河东达七年,这时才大梦初醒,追悔莫及,唱:

  悔不该,酒醉错杀了郑贤弟,

  悔不该,酒醒逼走了缪先生,

  悔不该,信用奸臣欧阳方,

  悔不该,屈斩忠良呼延寿廷!

  后来,呼延寿廷之子呼延赞起兵雪耻,杀退外敌又欲杀赵。赵求饶不迭,许以 “万里江山对半分”,遭赞拒绝。赞唱道:

  不要不要全不要

  只要你昏君命一条,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

  这本戏在绍兴社戏中演出时很受欢迎,人们百看不厌,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难怪阿Q那样的人也能信口哼上几句。

  社戏,是古城绍兴传承已久的民间娱乐活动。“社戏”的“社”,原指土地神。我国古代把土地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和原隰,称为 “五土”,“社”就是五土的总神。早先,绍兴的每个乡镇村落都有社庙,规定春秋两季要祭社。春祭叫“春社”,为祈求一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秋祭叫 “秋社”,欢庆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祭社的日子叫“社日”。社日,是绍兴民间的重大节日,一面要设酒肉供神,一面要演大戏来祭社。这样演的戏就叫社戏。明清以降,由于徽班的流入,绍兴民间的戏班越来越多,村镇中倘有发生疫病、暴死和水火兵燹等重大灾变,结婚、寿诞、建桥等重大喜事,也都要演社戏来祈求平安和以致庆贺。社戏也由娱神娱鬼而发展为娱人为主的习俗活动了。

  绍兴社戏究竟产生于何时,已不可考。但从宋代诗人陆游《稽山行》中的诗句“空巷看社戏,倒社观戏场”来看,至迟在宋时已颇为流行。明时,明代文人张岱在《陶庵梦忆》卷六中对绍兴社戏曾有过生动的描述:

  演武场搭一大台,选徽州旌阳戏子,剽轻精悍,能相扑跌打者三四十人,搬演目莲,凡三日三夜。四周女台百什座,戏子献技台上。……戏中套数,如《招五方恶鬼》、《刘氏逃棚》等剧,万余人齐声呐喊,熊太守谓是海寇卒至,惊起,差衙官侦问……

  真是人山人海,其场面是何等地热闹!

  清代以降,绍兴社戏继续发展。鲁迅先生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看社戏,一旦看不上,便“急得要哭”,“东西也少吃”了。后来,他在《社戏》、《女吊》、《无常》等文章中,对社戏专门作了介绍,称赞是“很好的戏”。沿袭至今,社戏活动在绍兴仍然随处可见,丝毫不减当年“空巷、“倒社”、“万人齐声呐喊”的热闹盛况。

  绍兴社戏的戏台,十之八九造在土地庙前的小河里,宛然是个 “水上剧院”,俗称“水台”,观众可以站在岸上看,也可坐在船上看。临时搭在陆地上的,则叫“草台”,台上蒙一张大白布,用以遮阳挡雨; 另用竹簟数张把后台围起来,供演员化妆、更衣和休息。有的舞台则建在庙里,大半为砖木结构,斗拱环持,彩绘浓饰,古意盎然。在这种舞台上演戏,鼓乐声声而无烦嚣之感,别有一种古朴典雅的风味。

  社戏所演的大都是地方剧种,如绍剧大班、新昌高腔、绍兴越剧等。绍剧大班表演动作粗犷,唱腔音调激越,剧烈的武打配上铿锵的锣鼓,颇具阳刚之美,特别适宜在野外广场上演出。

  社戏的剧目有一定的成规,一般分“彩头戏”、“突头戏”和 “大戏”三部分。先是开锣“闹头场”,接下来演 “彩头戏”。

  “彩头戏”绍兴又叫“五场头”。第一“庆寿”,出福、禄、寿三星; 第二“跳加官”,出财神; 第三“跳魁星”,出主宰文章兴衰的魁星; 第四 “小赐福”,出天官; 第五“掘藏”,俩兄弟掘着 “元宝”。这“五场头”主要是表示恭喜发财、加官加爵、讨吉利的意思,也叫 “口彩戏”。

  演毕“彩头戏”,就是一阵紧锣密鼓,气氛热烈紧张,演出在唱、做、念、打各方面都有硬功夫的 “突头戏”,如《龙虎斗》、《英烈传》、《双龙会》等。彩头戏和突头戏一般都在白天演出。

  “大戏”即 “正戏”,一般都在傍晚开始,到后半夜才散。但遇祭赛管理疠疫的“神戏”,祭鬼的庙会,则要演“目莲戏”,必须到第二天早晨才散场,观众也一定要看完才能回家。否则会把“鬼”带回去。

  目莲戏都在傍晚开演。演出前,台上挂满纸扎的“牛头马面”等妖魔鬼怪的面具。演出开始,先吹“目莲号头”:哒嘟嘟,哒嘟嘟…… 其声悲切阴森,凄厉恐怖,听了令人毛骨悚然,胆颤心惊。

  大戏开演前,先“起殇”,先由王灵官出场,全身盔甲,正座台中。再由鬼王上场,手执召牌、钢叉,带鬼卒,奉王灵官之命去召集鬼魂。这支鬼怪队伍走下舞台,到村庄四周的野坟荒墩里“召鬼”。事先躲在那儿的孩子们,等鬼王一到,群起跟之,绕村一周后,大摇大摆地到戏场看戏。“起殇”,绍兴习俗是请鬼看戏的意思。

  “起殇”结束,正剧开始,剧目通常以家庭戏为主,如《龙凤锁》、《九美图》、《倭袍》等,根据剧情发展,从中插入鬼戏。如演到上吊情节,就出现“男吊”、“女吊”。如剧中人物处死,就演“跳无常”,活捉鬼魂等目莲戏。过去看目莲戏,观众害怕鬼魂也站在自己身旁看戏,所以在身上佩有桃叶、桃枝以示避邪。然而观众神情并不紧张,目莲戏之间要穿插许多滑稽可笑的生活小戏,如《王姥姥数鸡》、《泥水作打墙》、《张蛮打爹》等,时时逗得观众捧腹大笑。村上往往备有目莲戏本,有的还将戏目刻在匾上,钉在庙里。演出时,专门有人在台前监督,不许少演一折或前后相反、含混了事。突头戏与大戏比较难演,常有几个老人在台下对着本子监听。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有过这方面的记载: “一老者坐台下对院本,一字脱落,群起噪之,又开场重做”。等到演完最后一折,观众纷纷扔掉身上佩的桃叶桃枝,打着呵欠,高高兴兴地回家休息了。

  社戏,在绍兴农村,还有一种叫 “青苗戏”或 “秋戏” 的,在稻苗已抽齐、封行时演出。这时天气炎热,田水蒸发,稻田易生蝗虫和各种稻病,演“青苗戏”以驱疫辟虫,祈求丰收。演出正剧前,往往要加演《捉蝗虫》一剧,一人扮鸡山大王,与残害稻苗的 “蝗虫精”搏斗。啄死“蝗虫精”后,“鸡山大王”在台上宣布: “蝗虫杀死,年成到十三成半。”于是,观众齐声欢呼,群情激昂,然后才高高兴兴地看戏。

  山区的社戏还要加演《玄坛打虎》。一人扮作老虎,在台上张牙舞爪。于是伏虎的玄坛菩萨上场,搏斗几个回合,将虎打倒在地,便向观众问:“猛虎收伏,放生还是打死?”台下的山民们便高声大叫: “打死!打死!打死!”群情激愤,呼声如雷,挥拳似林,气氛热烈。

  在绍兴乡村,每逢社戏,按习俗要请六亲九眷去看戏。届时,家家户户杀鸡宰鹅款待亲友,欢乐愉快的气氛和乡民们热情好客的亲昵之情,足以令人陶醉。此情此景,正如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所写: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猜你喜欢

绍兴“社戏”介绍

  社戏,是流传在浙江绍兴民间娱神祭祀的一种演戏习俗。鲁迅儿时就酷爱看社戏,一旦看不上,便急着要哭,东西也少吃了。后来,他在《社戏 更多

2017-07-09 16:47:35

钱壮飞简历生平经历 钱壮飞是怎样牺牲的

  钱壮飞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情报工作人员。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底,根据党的指示,打进了国民党的最高特务机关,担任特 更多

2017-07-09 16:47:35

阎红彦将军简介 阎红彦生平经历及后代子女

  阎红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他一九二五年入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大队长,陕甘游 更多

2017-07-09 16:47:35

【灯笼的起源来历与寓意介绍】灯笼的种类名

  兴于民间的灯彩工艺,人们一般称之为花灯或灯笼,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  灯彩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古籍上说, 更多

2017-07-09 16:47:35

冒号的正确用法及举例 冒号的作用介绍

  句中点号的一种,形式为:,写在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并有提示、总括作用。冒 更多

2017-07-09 16:47:35

【印度的重要节日有哪些】印度节日、纪念日

  共和国日  1月26日(1950年)公元前4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国家。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开始侵入。1849年,英国殖民者侵占了印全境。1947年6月 更多

2017-07-09 16:47:35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