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族际往来

时间:2017-06-01 22:40: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就目前已知的文献和研究成果来看,至迟在隋唐之际,畲族已经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汀、漳、赣、潮一带。经过十多个世纪的辗转迁徙,如今已经广泛分布在福建全省各地、浙南、浙西南、赣南、赣东北、粤东等地的广大山区。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畲族与客家人、福佬人、兴化人、江浙人等汉族民系和瑶族族群都有过接触,尤其与客家人、福佬人、江浙人关系最为密切,并在文化上有与这些族群逐渐融合的趋向。

  一、畲族与客家民系的往来

  客家民系又称“棚民民系”“程乡民系”“嘉应民系”“流民”,是中国汉族十大民系之一,主要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等地区,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台湾、海南等省区的客家人也不在少数。客家民系讲的是汉语客家方言,又称“客家话”“棚民话”“嘉应话”等。关于客家民系的起源,主要有中原说、土著说等不同说法。客家中原说以罗香林等人为代表,是客家研究中的主流观点,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①; 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但大致来说,都承认中原移民是客家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客家中原移民始于何时,则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秦统一中国后,曾先后派兵“南征百越”和“南戍五岭”,两批南下的100多万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有人认为汉唐时期的中原移民才是最早的客家先民; 有人则主张客家人源于唐末黄巢起义导致的大批中原难民移民;还有人认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等等。

  但不管哪种说法,基本都认可闽、粤、赣三省交界的赣南、闽西、粤东一带,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核心区域。而这一区域,恰恰也是史书上所能看到的畲族最早的活动区域。从隋唐出现记载到明清大规模陆续外迁,畲族与客家先民在这一区域共同生活了近千年的时间,畲族与客家人之间的交往与融合之密切,甚至已到了难分彼此的地步。

  至少在闽、粤、赣交界区,畲族与客家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是全方位的,从经济生产到所操持的语言,从婚姻嫁娶到文化风俗,都进行了全面的互动。其结果,导致今天畲族近95%的人口操持一种与汉语客家方言接近的语言。在风俗习惯上,畲族、家人也没有了根本的区别;在经济生产上,山区的客家人秉承了畲族的“燔土为肥”的山地农耕技术;在生活中,畲族和客家人通婚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在文化方面,畲族也逐渐接受了客家人从中原带来的先进文化,同时畲族文化也以各种方式影响着客家人。

  在这种民族融合的情况下,到民国时期,留居闽、粤、赣地带的畲族便基本被视同为客家人了。而明清时期迁往福建各地、浙南一带的畲族,也带有明显的畲、客两个族群文化融合的影子,甚至被称为“畲族客人”了。如 1905年浙江云和人魏兰所写的《畲客风俗》就说:“畲客见官长,自称畲民。而土人皆呼其为畲客,或称为客家人,或称为畲客人,或称为畲家人。然对面称呼,讳称畲字,并讳称客字。必曰尔边人,我边人。”①显然那时当地人已经分不清哪些是畲民,哪些是客家人了。

  二、畲族与福佬的关系

  福佬又称为“河洛”“合佬”“鹤佬”“学佬”,福佬是广东一带的广府人与客家人对讲“福建佬”的简称。实际上福佬的含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福佬指的是讲闽南话的闽南人,人口主要分布在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福建龙岩的漳平、新罗,广东的汕头、潮州等地以及台湾的闽南语人群; 广义的福佬人则凡讲闽语族各方言的人群都属于福佬人,包括闽南人、兴化人、闽东人、闽北人、龙岩人在内,其分布范围遍及除闽西几个纯客县外的所有县市以及台湾的闽语人群分布区,浙南、粤东的部分地方。“合佬”“鹤佬”“学佬”实际上是“河洛” (Hō-ló) 不同方言音,而在闽西一带的客家民间,则不论闽南语、闽东语还是粤语,都称为“学佬话”,讲这种话的人统称之为“学佬” (Hō-ló)。在这里,我们用的是广义的福佬概念。

  福佬民系遍及福建各地以及浙南、粤东地区,而这一地区也正是畲族散布的区域。从唐代开始,特别是明清以后,畲族从闽、粤、赣交界区大量向外迁徙,其迁徙路线主要是向东、向北,不可避免地进入福佬民系的分布区域,他们之间的交往便在所难免。

  畲族与福佬人的交往,可谓斗争与合作并存。从唐代开始,畲族与福佬系的士绅官僚之间关系密切:与陈政、陈元光为代表的闽南系福佬士绅官僚的殊死斗争是一种交往方式,与王潮、王审知为代表的闽东系福佬士绅官僚的密切合作也是一种交往方式。

  而在民间,随着畲族人的迁徙扩散,长期杂处于福佬之间,受其影响之深不亚于客家人。尤其到明清以后,畲族的汉化(应该说主要是“福佬化”) 已经相当严重。在泉州, 《永春州志》说当地畲民“今具遵制编保甲,从力役,视平民无异,近又与土民联婚,并改其焚尸浮葬之习,亦足见一道同风之化云”。这些畲民“今多同化于汉人,与华族无异矣。……钟姓闻亦有改为章者,今皆与齐民无别”①。在闽北,“嘉乐一带余民,半染华风,欲与汉人为婚,则先为其幼女缠足,稍长,令学针黹坐闺中,不与习农事,奁资亦略如华人,居室仍在辟地,然规模亦稍轩敞矣。妻或无子亦娶妾,亦购华人田产,亦时作雀角争,亦读书识字,习举子业”②。在闽东,畲族与汉族(福佬) 的关系也相当融洽,“今则出入相友,婚嫁相通,与汉种无分彼此焉”③。

  三、畲族与江浙人的交往

  江浙人也称吴越人、江南人,一般指称说吴语的汉族民系。江浙人所操的方言称为“江浙话”或“江南话”,学术上称为“吴语”“吴方言”,而徽州话则被认为是吴语的一个分支或是与吴语有高度的亲缘性。江浙人主要分布在浙江全境,上海,苏南,安徽徽州、宣州部分地区,江西东北部。

  畲族人迁入江浙人居住区域比较晚,大多为明清以后从福建迁入。如浙南畲族中,一直被认为是迁入景宁最早的雷氏先祖雷进裕,《景宁畲族自治县概况》说:“据本县惠明寺村和敕木山村各存一本《唐朝元皇南泉山迁居建造惠明寺报税开垦》的资料所述:永泰二年丙午岁(766年),公一家五人与僧昌森子清华二人,从福州罗沅县十八都苏坑境南坑,一同来到浙江处州府青田县鹤溪村大赤寺。雷祖后居叶山头,砍伐山林,开垦田园。由此可见,畲族最早到景宁的时间在公元766年的说法基本是可靠的。”但有学者研究证明,雷进裕于唐代迁入景宁的说法并不可靠,已有史料证明,雷进裕很大可能是于明万历年间迁入浙江景宁。此外如苍南县灵溪镇南水头金岙的钟姓一族先祖钟振宝、钟振宗兄弟,原籍福建泉州府永春县十八都上半村龙头山水尾,于明末因避乱迁居浙江平阳县境内创基立业;原籍广东的钟天锡,也是在明末经连江马鼻道登岸后定居于罗源县大坝头,明嘉靖年间转迁浙江平阳县山门王庄大岭外定居。

  这些迁居浙江的畲族先民,或靠租种当地地主的土地山场,或迁至人迹罕至的深山,开山筑田,耕山种地为业。在之后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当地汉人发生密切交往,不仅在经济文化方面有着频繁的交流,族群上的互动、融合也相当深入,畲、汉居民之间互认“契子”、互拜“谊父”的现象也相当普遍。据《松阳县志》载,畲民“惟乐为土人认谊父,俗谓称爹。土人亦以其子女善达,冀其庇荫,故多认之。相认之始,则祭其祖,先赐以保名,赠以花带,而为之螟蛉者,亦果得善达焉。虽世家大族,亦往往有之,习以为常,直呼之曰亲爹、亲娘,不足为怪也”①。不仅如此,当地不少汉人在与畲民的交往中,还逐渐接受了畲族的文化、风俗,融于畲族之中。如畲族传统上只有盘、蓝、雷、钟四姓居民,但现居闽东、浙南的畲族中却有李、吴、杨诸姓。这些非畲族传统姓氏的畲民,便是数百年来通过婚姻或谊养关系,主动接受畲族文化,在文化心理和生活习俗方面认同畲族的畲族化汉人。

  促使畲族与汉人客家、福佬和江浙民系交往、融合的因素不外乎几点:一是政治因素。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对畲区的控制,都在畲族聚居区设置郡县时,强行迁入大量的汉民。如汀州设置时,就曾从其他地区迁入汉民“三千余户”,杨澜记述说:“唐时初置汀州,徙内地民居之,而本土之苗仍杂处其间,今汀人呼之曰畲客”②。陈政、陈元光父子开拓漳州时,大量内地汉人也“负耒耜望九龙江而来”,并在此定居开发。这一带原为“苗人(畲族) 散处之乡”,由此逐渐变为“民僚杂处”之地。这在客观上推动了畲、汉民族的交融。二是经济因素。从内地迁入的汉人带来了比较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手工业(如冶金和金属工具的加工) 技术,这些技术对畲民无疑是有吸引力的,在杂处的环境下推动着畲民向汉人接近,并最终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平。三是军事因素。自唐代以后,畲族曾前仆后继地开展过无数次反抗压迫的斗争,几乎每一次斗争,都有大量汉族劳动人民参与其中。畲、汉人民在共同的反压迫斗争中,以鲜血铸就了牢不可破的关系。四是文化与环境因素。畲族长期居住在山区,对山区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畲族文化,这对当地的汉民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文化、经济上的各有所长,必然使杂处的畲、汉人民互有借鉴,并日渐走向交融。

  然而,畲族与各地汉人的交往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也曾有过许多误会和摩擦,这种误会和摩擦往往起因于文化的差异,而汉族的大汉族主义、文化优越感则是造成误会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如畲族妇女向来没有缠足的习惯,一双天然的大脚方便下地干活,却常被汉人讥笑为“大脚畲客婆”;又如畲族妇女服饰色彩比较艳丽,与汉族妇女服饰大异其趣,被汉人视为异类,在一些汉族地方,“畲婆”甚至被看成是“妖冶女人”的代名词①。因此,畲民与汉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出现摩擦和冲突,甚至出现最终不得不寻求官府出面调停的局面。但总体来说,畲汉人民的友好交往是主流。

  四、畲族与瑶族、苗族的交往

  畲族与瑶族的交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两个民族不仅有相同的反映原始图腾崇拜的盘瓠传说,而且有许多相同的习俗,所以史籍上往往是畲、瑶并称,甚至说畲族就是瑶族。直到明清时期,畲、瑶还是混用,各地方志中称畲族为“瑶人”的现象仍随处可见。如明代林大春修的隆庆版《潮阳县志》中载:“邑之西北山(凤凰) 中有曰輋户者,男女皆椎髻箕倨,跣足而行,依山而处,出常挟弩矢,以射猎为生。矢涂毒药,中猛兽无不立毙者。旧常设官以治之,名曰輋官。或调其弩手以击贼,亦至。然其俗易迁徙,畏疾病,刀耕火种,不供赋也。”②这些輋(畲) 民在清代顾炎武的笔下就变成了瑶族,他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潮州有山,其种二:曰平鬃,曰崎鬃。其姓有三,曰盘,曰篮,曰雷,皆瑶族,号白衣山子,依山而居,采猎而食,不冠不履。三姓自为婚姻,病殁则并焚其室庐而徙居焉。籍隶县官,岁纳皮张而已。其曰:斗老,与盘、蓝、雷三大姓者,颇桀骜难驯”③。这一说法之后被光绪版的《海阳县志·杂录》原文引用。不仅顾炎武将畲族误认为瑶族,清初范绍质的《猺民纪略》记述说:“汀东南百余里,有猺民焉,……乡人乎其名曰‘畲客’。”①乾隆版《龙岩州志》更直接说:“畲客即瑶人,岩属俱呼为畲客。”②清道光九年(1829年) 的《罗源县志》也说:“畲民祖于盘瓠之后,即瑶人也。”

  实际上,不仅许多汉人史籍将“畲民”与“瑶人”“傜人”混淆,在畲族族谱记载亦有不少自称为“瑶户”“傜人子孙”的情况。如1929年德国学者史图博和他的助手李化民在浙江敕木山调查时,就发现敕木山蓝姓畲民的族谱记载:“原宗高祖盘蓝雷钟傜人迁会稽山内,迁出广东潮州府海洋县九都七贤洞内,移去十三都八排山下居住,凡十世余年到后唐。”③这里用的是“傜人”,而不是汉族文人惯用的带有歧视性的“猺人”字眼。据史图博的叙述,那本族谱是他去调查前不久才写下来的,可见直到民国时期,畲民中仍有 “傜人”的自称,但一般也只用在书面语中,口语中则自称“山哈”“畲民”。

  在书面语中以“傜人”自称的现象在畲族中看来还不少见。在闽东霞浦县的半月里畲村,一座清代古民居的厅堂的楹联就写道:“傜咏帝力免差徭,鹏程欲溯凤山踪”,就是一个以“傜人”自称的例证。而1952年在闽东福安县林岭乡畲村的调查中也发现,当地族谱中也有“自立傜户”的记载④。

  上述的种种记载,使得学术界曾经一度盛行畲、瑶同源的观点。然而,近年来这个观点越来越受到质疑。支撑这一观点的最主要证据是畲、瑶共同的盘瓠信仰,而畲族学者雷阵鸣等人将两个民族关于盘瓠信仰的故事来源、传说地域、崇拜形式和文人看法等加以比较研究后认为,畲族和瑶族的盘瓠信仰有着根本的区别,两者不可能同源于武陵蛮⑤。从族群记忆中的民族来源来看,除了广东罗浮山一带的畲族自称从湖南迁来,确实与瑶族关系密切外,其他闽、粤、赣各地的畲族,均将祖先追溯到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中心的闽、粤、赣交界区域。而从史籍的记载来看,瑶族先民并没有到过这一带活动的迹象。这些畲族人与瑶族人从语言到文化风俗上,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畲族与瑶族的密切交往,主要体现在广东莲花山区和罗浮山区一带的畲族群体身上。他们不仅与广东瑶族的来源相同(都从湖南迁徙而来),而且他们所讲的语言也是瑶语支的布努语炯奈话,在社会风俗、民间传说、文化生活等方面,也与广东的瑶族十分接近。最重要的是,这部分畲族历来都认为他们是“瑶”不是“畲”,“据群众讲,他们从祖公一直传下来都说自己是 ‘瑶’,讲的是‘瑶’话,族谱载的是‘瑶人’。历代受瑶官统治,只向瑶官纳税,瑶官的印上还写着‘增龙从博抚瑶印’字样,解放前被汉人称为‘山瑶佬’‘山瑶仔’‘瑶佬’,他们用汉语时亦自称‘瑶人’,所以他们认为历代相传是‘瑶’不是‘畲’”①。可见这一部分畲族人与瑶族关系之密切。

  畲族与苗族的交往则主要体现在1996年认定的4万多贵州畲族群体上。据贵州民族事务部门组织的调查,根据这部分畲族各姓氏的族谱和碑文记载以及民族成分认定前的考证,他们的先祖入黔前居住在江西赣江流域及赣东、赣东北一带,元末和明洪武年间,或奉旨征讨、迁徙,或避祸而迁入贵州。因其来自贵州东部,当地汉人还将他们称为“东家”。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 “东家”人与当地的汉族、苗族、侗族等兄弟民族交往比较密切,特别是与苗族关系更为紧密,其目前所讲的语言将专家研究认为就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的惠水次方言,与当地苗族的语言没有太明显的区别。

  从莲花山区、罗浮山区和贵州一带畲族的情况来看,畲族与苗、瑶两族的关系的确非常密切。仅从这部分畲族来看,得出苗、瑶、畲族同源的观点显然是有根据的。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分别与苗族、瑶族关系密切的畲族群体,却似乎与粤、闽、浙、赣、皖的畲族主体部分有着令人想象不到的差异:从语言来看,除莲花山区、罗浮山区一带的畲族讲的是瑶语(一般也称作“惠东畲语”),贵州一带畲族讲的是苗语外,其他畲族讲的都是与汉语客家方言相似的福安畲语;从文化来看,操苗瑶语的畲族与操福安畲话的畲族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如瑶语炯奈话系的畲族传说中盘瓠有六男六女,不同于福安畲话系畲族的三男一女传说,而与瑶族的祖先传说相同;从民族姓氏来看,传统上畲族主要都是盘、蓝、雷、钟四大姓,这在民族传说中一再被强化,此外还有部分李姓、吴姓等,而贵州畲族却有着十几个姓氏;从民族认同来看,瑶语炯奈话系畲族心理认同的却是瑶族而不是畲族,贵州畲族因与畲族主体差异较大,民族身份也遭到质疑。由此看来,畲族与苗族、瑶族的关系确实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畲族文化互动
下一篇:畲族商贸交往

猜你喜欢

畲族清以前重要文献

  清代以前,有关畲族的记载主要散见于部分正史、相关地方志和少量的私人著述中,专门记述畲族的文献是凤毛麟角。  一、《漳州谕畲》  更多

2017-06-01 22:40:00

畲族民国时期重要文献

  民国时期除了方志,还出现了一些早期的民族志调查资料。虽然数量不多,而且多局限于局部地方的调查,但这是对畲族社会进行有组织的社会 更多

2017-06-01 22:40:00

畲族当代重要文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落实少数民族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族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一批关于畲族经 更多

2017-06-01 22:40:00

畲族隋唐时期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隋唐时期,是畲族首次以蛮僚之名见诸历史的时期。其一登场,就显示了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的民族性格,涌现出了雷万兴、蓝奉高等一批具有 更多

2017-06-01 22:40:00

畲族宋元时期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宋元时期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聚居东南的畲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扛起了抗元保宋的大旗。面对步步紧逼的元朝大军,畲族人民不畏强暴 更多

2017-06-01 22:40:00

钱壮飞简历生平经历 钱壮飞是怎样牺牲的

  钱壮飞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情报工作人员。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底,根据党的指示,打进了国民党的最高特务机关,担任特 更多

2017-06-01 22:40:00

阎红彦将军简介 阎红彦生平经历及后代子女

  阎红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他一九二五年入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大队长,陕甘游 更多

2017-06-01 22:40:00

【灯笼的起源来历与寓意介绍】灯笼的种类名

  兴于民间的灯彩工艺,人们一般称之为花灯或灯笼,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  灯彩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古籍上说, 更多

2017-06-01 22:40:00

冒号的正确用法及举例 冒号的作用介绍

  句中点号的一种,形式为:,写在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并有提示、总括作用。冒 更多

2017-06-01 22:40:00

【印度的重要节日有哪些】印度节日、纪念日

  共和国日  1月26日(1950年)公元前4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国家。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开始侵入。1849年,英国殖民者侵占了印全境。1947年6月 更多

2017-06-01 22:40:00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