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敦亲睦邻的团结观念

时间:2017-06-01 22:24: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由于长期在东南数省的广袤山区与汉族杂居相处,对于人数相对处于弱势的畲族来说,这种地理和社会的环境都是相当特殊与不利的。从地理环境来看,畲族居住在大山之中,交通不便,猛兽横行,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从社会环境来看,在大汉族主义和民族压迫制度下,畲民与汉人难以平等地开发和拥有土地,“每每彼所开垦之地,垦熟即被汉人地主所夺,不敢与较,乃他徙。故峭壁之巅,平常攀越维艰者,畲客皆开辟之,然每每刀耕火种之所得,未成卒岁,则掘草药、种茯苓以自活”①。恶劣的自然、社会环境,给畲族先民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应对恶劣的生存环境,畲族人民很早就形成了崇尚团结的良好观念,所谓“山哈山哈,不是亲房就是叔伯”,通过敦亲睦邻凝聚人心,以团体的力量应对险恶的环境。明万历《漳州府志》说畲族“其与土人交,有所不合,詈殴讼理。一人讼众人同之,一山讼则众山同之,土人莫敢与敌”②。后郭造卿的《防闽山寇议》、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清乾隆《龙岩州志》等,也都有大致相似的引述。尽管这些记载带有明显的歧视意味,但也的确反映了当时畲民团结一心的精神意识。

  对畲族来说,敦亲睦邻的团结精神不仅是在险恶环境下生存的行为要求,也是写进族谱的行为规范。在畲族各姓氏的族谱、家谱中,都将敦亲睦邻列入族规家训,作为族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不仅如此,许多畲族族谱还立有族规家法,对违背敦亲睦邻要求的行为进行惩罚。如清光绪福安甘棠田螺园村《雷氏宗谱》的族规就规定:“族中无论支派亲疏,若有家贫而罹患难死伤者,须体祖宗之心,共相资助。族中虽有亲疏而以祖宗视之,均同一体,纵有忌嫌,应听族中处理,不许恃强逞凶而致伤讼控,违者攻之。”③浙南、闽西等地的畲族族谱中也有类似的规定。而一些畲族村的族规则被村规所代替,这些村规中的敦亲睦邻的要求,实际上反映的也是宗族的意识和要求。

  由于畲族普遍重视敦亲睦邻意识的培养,所以畲族族内和睦、互助、团结的氛围十分浓厚。这种氛围使曾领略畲族风情的汉族文人也大受感染,清初的范绍质就曾赞叹汀州的畲民“无阋墙御侮之事,其性愿悫,其风朴陋”④。意思是说畲族社会中很少有族亲兄弟失和争斗的事情,他们秉性善良诚实,民风淳朴。

  难能可贵的是,畲族这种敦亲睦邻的淳朴民风得到很好的延续,在畲族村寨中至今时时处处还能感受到这种淳朴古风的影子。尤其在互助救助、日常交往、纠纷处理等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

  在畲族社会中,每当族中有人盖房建屋,或遇婚丧嫁娶等大事时,大都举族相助,族内各家都要出工出力,帮助当事家庭解决问题。当事家庭一般只为前来帮忙的亲友提供饮食,而不论报酬。而当族亲、邻里遭遇困难需要帮助时,畲民也大都能慷慨解囊,倾力相助,所借款项无论多少,只还本钱不计利息,无偿捐助的情况也十分常见。这种宗族亲邻间的互助、救助,在现有条件下大大减轻了解决困难的成本,也大大提高了畲族人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极大地增进了亲邻间的联系和情感,促进了团结。

  在日常交往中,畲族人民十分讲究情谊。宗亲、友邻不论谁家生孩子、考上大学、遭灾生病等等,都要送上点礼物,表达祝贺或慰问之意,虽然礼物多是数个鸡蛋、1斤冰糖、2斤面条之类的平常之物,重礼也不过1只公鸡,就经济价值来说并不高,但“礼轻情意重”,重在表达一种关切之情,增进亲邻之间的密切关系。过去,许多畲族村寨还保留着一种互惠式的交往风俗,不论谁家杀猪宰牛,都要给近邻和亲友送上一斤半斤的肉或一份肉汤,以免经济贫困、买不起肉的亲邻家的老人、小孩因吃不上肉而嘴馋难过。这种良好的风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部分畲族山村仍有遗存。

  在宗族内或邻里间发生纠纷时,不论纠纷大小,一般都在族内解决,极少移送官府。按照畲族的习惯,出现纠纷时由族中长者和德高望重、有威望、处事公正且与当事人没有关联者数人出面调解,与族规、家训相关的纠纷按族规、家训的规定处理,其他纠纷按情理和习惯进行处理。纠纷调解强调 “以和为贵”,同时顾及公平公正。由于这种纠纷调解的方式是以协商为基础的,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照顾到当事人各方的面子问题,同时还不伤和气,因而绝大多数的调解都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关于畲族社会敦亲睦邻、友爱团结的温情场面,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畲族地区做社会调查的国内外学者都深有感触。德国学者史图博说:“我们在畲民那里逗留期间,对于他们的性格得到一个极好的印象。他们总是非常好客、亲切、有礼貌,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争吵,他们既不纠缠不休,也不好奇,更不唯利是图。”①许蟠云等人在浙江平阳畲族乡村调查中也发现:“畲民平日相处,亲爱异常,无论蓝、雷、钟、李均亲如骨肉,不拘熟识与否,相爱若家人。”②

  幸福的畲家儿童摄影:丁立凡

  畲族敦亲睦邻的观念和风俗,无疑对畲族族群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也有效地帮助畲族人民在漫长的艰难生活中抵御了各种风险和困难,并最终促成了畲族社会和谐、互助、团结、充满温馨的社会氛围。因此对畲族而言,敦亲睦邻的观念和风俗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的,它构成了畲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畲族敦亲睦邻的传统美德必将跨越民族与时代,为建设和谐、团结、互助、友爱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的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敬畏生命的生死观念

  回族穆斯林的生死观念,与信仰其他宗教的民族有很大区别。因为伊斯兰教是两世兼顾的宗教,它认为今世是后世的播种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更多

2017-06-01 22:24:00

畲族清以前重要文献

  清代以前,有关畲族的记载主要散见于部分正史、相关地方志和少量的私人著述中,专门记述畲族的文献是凤毛麟角。  一、《漳州谕畲》  更多

2017-06-01 22:24:00

畲族民国时期重要文献

  民国时期除了方志,还出现了一些早期的民族志调查资料。虽然数量不多,而且多局限于局部地方的调查,但这是对畲族社会进行有组织的社会 更多

2017-06-01 22:24:00

畲族当代重要文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落实少数民族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族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一批关于畲族经 更多

2017-06-01 22:24:00

畲族隋唐时期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隋唐时期,是畲族首次以蛮僚之名见诸历史的时期。其一登场,就显示了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的民族性格,涌现出了雷万兴、蓝奉高等一批具有 更多

2017-06-01 22:24:00

钱壮飞简历生平经历 钱壮飞是怎样牺牲的

  钱壮飞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情报工作人员。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底,根据党的指示,打进了国民党的最高特务机关,担任特 更多

2017-06-01 22:24:00

阎红彦将军简介 阎红彦生平经历及后代子女

  阎红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他一九二五年入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大队长,陕甘游 更多

2017-06-01 22:24:00

【灯笼的起源来历与寓意介绍】灯笼的种类名

  兴于民间的灯彩工艺,人们一般称之为花灯或灯笼,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  灯彩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古籍上说, 更多

2017-06-01 22:24:00

冒号的正确用法及举例 冒号的作用介绍

  句中点号的一种,形式为:,写在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并有提示、总括作用。冒 更多

2017-06-01 22:24:00

【印度的重要节日有哪些】印度节日、纪念日

  共和国日  1月26日(1950年)公元前4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国家。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开始侵入。1849年,英国殖民者侵占了印全境。1947年6月 更多

2017-06-01 22:24:00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