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人民积极开发祖国东南山区

时间:2017-05-22 15:39: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畲族就一直聚居和辗转迁徙在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的广大山区,为祖国东南山区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辟荒东南山区

  在闽、粤、赣交界的汀、漳、潮一带,是畲族最早的聚居区。早在陈政、陈元光父子经略漳州之前,大量的畲族先民就已经在这里以耕、猎为业。唐代陈元光在《请建州县表》中说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可耕乃火田之余”,当地畲族先民“所事者搜猎为生”。可见当时畲族先民的农业生产主要是耕火田,即“刀耕火种”之田,这种“火田”多是缺乏水源的山坡旱地,至今仍遍布闽、粤、赣交界的山区。由于耕作技术粗放,作物产量较低,加上畲族居住在野兽出没、莽林丛生的山区,因而狩猎采集经济仍比较发达。狩猎不仅可以消除野兽对庄稼和人畜的危害,还可以弥补农业生产收入的不足。直至明清之际,狩猎仍是畲族人民从事的一项重要副业。

  唐在漳、汀设置州县之后,制定了客观上有利于发展当地经济生产的措施,如实行辟地治屯、招徕流亡、营农、积粟、通商、惠工等政策,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强了这些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王审知治闽期间,继续采取开垦荒地,扩种农产品,发展手工业,开辟海港,发展通商贸易等措施,进一步加快了畲族地区经济生产的发展。在畲族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在“闽国”时期,畲汉两族人民一起含辛茹苦地披荆斩棘、辟土植谷的传说。

  畲族在开发东南山区的过程中,深受汉族地主豪强的欺凌。《景宁县志》记载:“畲客多居山中……彼所垦之地,垦熟即为汉人所夺,不敢与较,乃他徙。故峭壁之巅,平常攀越维艰者,畲客皆辟之。然刀耕火种之所得,未能卒岁,则掘草药、种茯苓自活,十九务农。”正因为深受欺凌,所以畲民不得不隐遁在人迹罕至的大山中耕山为业,在条件最艰苦的环境下开辟山田,成为东南山区整治梯田的能手。

  明清时期,畲族经过不断的辗转迁徙,在闽东、浙南等地区成为当地的一支垦荒大军,所到之处,尽力耕耘。凡山间荒地,“皆治为陇亩”;有水源的地方,辟为梯田;仰赖天雨的山坡,辟为旱地。《龙游县志》说:“畲民勤播植,傍山结茅,男女均事力穑。” 《永春县志》也说:“畲民巢居崖处,射猎为业,耕山而食……”他们对闽东、浙南山区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景宁,“(畲民) 佃耕以活,邑之陇亩,其所治者半”①;在云和,“云邑荒田多赖开垦”。这些记载充分说明了畲族在我国东南山区开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创立的不朽业绩。

  二、改良和推广农作物品种

  畲族人民在长期的山地开发过程中,利用当地的环境条件,不断总结经验,培育、改良农作物品种,并为许多优良作物品种在东南山区的推广种植作出了贡献。

  早在南宋以前,粤东一代的畲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稜禾的种植技术。南宋人王象之这样记述说:“菱禾,不知种之所自出。植干自熟,粒粒粗粝,间有糯。亦可酿,但风味不醇。此本山客輋所种,今居民往往取其种而莳之。”①山客輋是畲族的别称,至今大多数地方的畲族仍自称山客(哈),可见在南宋时期,畲民的稜禾种植技术开始传到汉族地区。这种稜禾不仅只在梅州,闽粤赣交界的畲族居住的山区看来都有种植,尤其是闽西的汀州一带种植得相当普遍,到清代俨然成了当地的重要特产。杨澜在《临汀汇考》说: “汀人……又有稜米,又名畲米。畲客开山种树,掘烧乱草,乘土暖种之,分粘不粘二种,四月种,九月收。”②由于稜禾不仅“实大且长,味甘香”③,品质优良,而且耐旱易种,便于管理,所以很快为当地汉人引进培植,并迅速传到其他地区的汉人中。如福州的“晏稜”、莆田的“白稜稻”、漳州的“畲稻”,其实都是稜禾的别称,是各地汉族村民向畲民“乞其种”培植成的④。

  畲族先民不仅培植成功适合灌溉不便的山区种植的稜禾,而且在与周边汉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改良和增加农作物品种,为推广大量优良农作物的种植作出了贡献。如到明清时期,赣南、闽西畲族地区种植的稻谷就有七八种,闽东、闽北、浙南种植的稻谷品种也非常丰富。宋代以来,各地畲民还广泛利用“火田”“火地”种植番薯等杂粮,由于番薯易于栽种,加上畲区土质、气候适宜,番薯的产量很高,成为畲族山民不可或缺的主粮。畲家俗谚说“番薯丝食到老”,就生动地体现了番薯在畲民日常饮食中的重要地位。

  畲族人民还根据山区的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经济作物相当发达,如香菇、茶叶、蓝靛、苎麻等,都是畲区的重要经济作物。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素有“菇乡”之称,也是我国著名的香菇生产发源地之一。明清时期,畲区生产的香菇已经运销全国各地,成为畲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 “福建菁”在明清时期更是名闻全国,其染色为“天下最”,而种植蓝靛者大多是畲民。这些被称为“菁民”的畲族山民“刀耕火耨,艺蓝为生,编至各邑结寮而居”①,他们在深山种菁和从事蓝靛的加工生产所搭的寮场,被称为 “菁寮”。当时的“菁寮”遍布闽西、闽南、闽东各地,一度成为畲民聚居区的代名词。茶叶也是畲乡传统的经济作物,浙江畲民种制的“惠明茶”品质优良,畅销各地,颇负盛名;广东畲民种植的“洪輋茶”、建畲民种制的“武夷岩茶”、坦洋功夫茶等也行销远近,深受欢迎。

  三、改进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在与周边汉族的交往、互动中,畲族人民不断吸取汉族人民的先进生产经验,改进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如逐渐改变刀耕火种的粗放经营方式),代之以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改变过去靠天吃饭的“雷打田”为人工灌溉的梯田;等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畲族独特的土壤改良技术和作物套种技术,则较好地体现了畲族农业生产技术达到的高度。

  畲民新开垦的田地,多属于生荒地,土质贫瘠,作物产量低。为了改造生荒地为熟地,变瘦田为肥田,勤劳的畲族人民采取了种种改良土壤的办法,如利用草木灰、“石粪” (石灰) 肥田,开春时将鲜嫩的树叶埋入土中沤烂成肥等等,说明畲族人民在耕作技术、改良土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畲族人民经年累月的辛勤开发,闽、浙、赣、粤等东南数省山区的可耕面积迅速扩大,为发展山区农业生产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畲族人民“燔土为肥”,改良土壤的技术,至今仍在闽、粤、浙、赣山区的畲、汉民间广为应用②。

  作物的套种技术则可能源于山区十分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选择。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多地产出生活所需的农产品,畲族人民不得不见缝插针,很早就开始尝试在山地中进行多种作物的混合种植,并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山地套种技术,大大缓解了畲族山区垦种土地紧张的问题,使单位面积的土地供养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常见的套种形式有水果(如金橘)、茶叶下套种地瓜、萝卜、玉米,水果、茶叶树下套种辣椒、薯、芋、豆、姜、茄子等多种农作物,这种套种技术至今在畲族山区仍十分普遍。

  总之,畲族人民长期聚居、迁徙于东南数省,对闽、浙、粤、赣、粤、徽、湘、黔等省山区的开发和当地山区经济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在畲族人民的开拓下,东南数省的茫茫山区变成了千里沃野,人迹罕至之处变成了炊烟缭绕的村落,极大地推动了闽、浙、粤、赣等省山区经济的发展。他们不愧是东南山区的开拓者和先行者。

猜你喜欢

长白山区淘金习俗

  黄金一词,来自梵语,意为照耀。它华美绝伦,绚丽无匹,为金属之王,任何金属都无法与它那种华贵抗衡,一直被用作尽善尽美的象征。   更多

2017-05-22 15:39:00

彝族坚定维护祖国统一

  彝族聚居的西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部分,无论是唐宋时期的南诏国,还是元、明时期的贵州水西等彝族地方民族政权,也立 更多

2017-05-22 15:39:00

彝族大力推动祖国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下,焕发出无比的工作激情。无论是普通的彝族劳动群众,还是政治、 更多

2017-05-22 15:39:00

畲族人民坚定维护祖国统一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畲族人民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其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统一台湾 更多

2017-05-22 15:39:00

钱壮飞简历生平经历 钱壮飞是怎样牺牲的

  钱壮飞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情报工作人员。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底,根据党的指示,打进了国民党的最高特务机关,担任特 更多

2017-05-22 15:39:00

阎红彦将军简介 阎红彦生平经历及后代子女

  阎红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他一九二五年入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大队长,陕甘游 更多

2017-05-22 15:39:00

【灯笼的起源来历与寓意介绍】灯笼的种类名

  兴于民间的灯彩工艺,人们一般称之为花灯或灯笼,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  灯彩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古籍上说, 更多

2017-05-22 15:39:00

冒号的正确用法及举例 冒号的作用介绍

  句中点号的一种,形式为:,写在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并有提示、总括作用。冒 更多

2017-05-22 15:39:00

【印度的重要节日有哪些】印度节日、纪念日

  共和国日  1月26日(1950年)公元前4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国家。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开始侵入。1849年,英国殖民者侵占了印全境。1947年6月 更多

2017-05-22 15:39:00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