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红彦将军简介 阎红彦生平经历及后代子女[第2页]

时间:2017-02-21 20:33: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五)

  一九三三年初,阎红彦和谢子长到上海中央局,经过短期学习审查,被派往河北省委工作。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三省后,准备大规模进犯华北地区。为推动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抗日,我党派出大批党员和干部到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等部工作。四月,阎红彦和谢子长一道,受命到热河前线参加和改造“老北风八千岁”①领导的抗日义勇军。这支部队“成分非常坏”②,阎红彦和谢子长无法在那里开展工作,很快又返回张家口。

  五月二十六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帮助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正式成立,冯玉祥任总司令,方振武任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任北路军总指挥。为了对这支队伍进行“革命的改造”,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委成立了前线工作委员会①,由柯庆施任书记,阎红彦是前委成员之一。遵照前委的指示,阎红彦潜入孙殿英部组织兵暴。他会同在该部秘密工作的地下党员刘振远 (时任孙部副团长) 等,经过周密的策划,七月下旬,打死了反动的敌团长,成功地举行了 “包头兵变” ,拉出一个团,进驻商都以北的武川。在这里,阎红彦对部队进行了整顿,并抽调一百多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建了一个骑兵连,作为这支部队的骨干,由阎红彦任连长。

  这时,蒋介石一面配合日军夹击抗日同盟军,切断交通,断绝粮秣;一面施展各种阴谋,从内部对抗日同盟军进行分化瓦解。八月初,冯玉祥被迫下野,抗日同盟军处境十分艰难。在这样情况下,前委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动员在党影响下的部队约一万余人,于八月九日同前委一起撤至张北。阎红彦和刘振远奉调率部至张北,编入许权中 (共产党员) 的第十八师。不久,阎红彦的骑兵连又调归同盟军北路军总指挥吉鸿昌,改编为特务连,仍由阎红彦任连长。

  八月二十七日,前委在张北县北部之二泉井召开了扩大会议,研究部队的去向问题。阎红彦提出“将部队拉过平绥线到陕北与红二十六军汇合”②。陈伯达当场指责阎红彦“只知道你们陕北”,是“大西北主义”③。他主张我们党应当退出同盟军。阎红彦和他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一气之下,退出会场。第二天,前委常委邹春生 (后叛变) 批评阎红彦,并要阎红彦检讨,阎红彦拒绝。不久,他被撤销职务,调司令部“休息”。

  抗日同盟军失败以后,阎红彦潜至北平。十一月,他奉命再度到孙殿英部做兵运工作,并任士兵委员会书记。这时,孙殿英受任青海西区屯垦督办,正在以“开发西北” 为名,向宁夏进攻。士兵厌战,纷纷开小差逃跑。阎红彦同南汉宸等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秘密进行暴动准备。他们提出了“反对军阀混战,不开小差开大差”的口号,短期内掌握了官兵三千余人①,并确定了暴动时间。由于黄河涨水,渡船缺乏,暴动未能如期举行。其后,宋哲元、庞炳勋、马鸿逵等,在蒋介石的暗中策划下,从东西两翼联合夹击孙殿英,加之孙一旅长倒戈投降,里应外合,一夜之间,孙部全军溃散。阎红彦在混乱中,组织一部分党员,拉出了数百人,退到磴口以东的沙漠里,“人困马乏,饿了几天,不得出去”②,最后,被宋哲元部包围缴械。阎红彦只身逃出,经包头、北平到天津,向组织汇报了情况。随后被派往河北省委军委工作。

  一九三四年七月,上海中央局派阎红彦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并向共产国际汇报华北和西北的情况。受命后,他从上海出发,渡渤海湾、越辽宁、吉林、黑龙江,闯过几十道封锁线,经过千辛万苦,于十月份到达苏联莫斯科。

  阎红彦在苏联,先后进入莫斯科国际列宁学院和苏联红军陆军大学附设的共产国际军事研究班学习马列主义和军事科学。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系。一九三五年四月,共产国际为了尽快地恢复和我党中央的电讯联系,以便及时地了解和指导中国革命,特派阎红彦和刘长胜带着秘电码回国。密电码由英文字母编排,阎红彦不懂英语。为了工作的需要,他废寝忘食,用极大的力气,背熟组编的电码。由于提前回国,阎红彦未能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四月下旬,他和刘长胜从苏联起程,进入我国新疆后,又乔装富商,骑着骆驼,载运着毛毯和灯芯绒,经伊犁、迪化 (乌鲁木齐) 、兰州、宁夏、绥远到达北平。

  这时,中央红军已经长征到达陕北,阎红彦听到这一消息高兴极了,立即去陕北找党中央。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他在瓦窑堡见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汇报了带回来的密电码①。从此,我党中央又和共产国际取得了联系。

  (六)

  一九三六年二月,党中央决定组织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渡河前,中央指派阎红彦组建黄河游击师,并任司令。其任务是: 警戒清涧、延川、延长一线黄河沿岸,保卫驻在瓦窑堡的党中央和陕北省委;协助周恩来为红军东征抗日准备渡河船只。阎红彦与清涧等地方党的负责同志组织和动员群众日夜造船,成立了水手工会,对船夫进行思想教育和训练; 还领导游击师协助地方筹粮、筹款,发动群众做军鞋。后来,毛泽东回忆东征时说: “阎红彦是一位好同志,东渡黄河的时候,渡船的解决,主要是靠他。阎红彦同志主动承担这个任务,他解决得很好,解决得很快,因此,红军能够顺利地完成东征抗日的任务。”①

  二月二十一日,阎红彦奉命率黄河游击师于红军抗日先锋军渡河之后,亦从河口东渡,先后占领了义牒镇和隰县的午城;拆毁了沿河敌修筑的碉堡;配合兄弟部队攻占了大宁县城; 并在石楼、永和、大宁、蒲县、隰县、中阳一带围歼敌人,有力地保障了东征红军与陕北苏区后方的通道。不久,游击师奉命改编为红三十军,阎红彦任军长,蔡树藩任政委。

  三月,红军抗日先锋军节节胜利,准备越同蒲路东出河北,直接对日作战,但蒋介石调集重兵伙同阎锡山部阻拦我军东进。为避免大规模内战,保存国防实力,一九三六年五月五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和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了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宣布红军回师陕北。

  红军回师西渡时,阎红彦率红三十军担任后卫,堵击敌人的尾追,掩护主力渡河。由于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在三交镇壮烈牺牲,中央决定调三十军政委蔡树藩接任二十八军军长。同时,任命宋时轮为三十军军长,阎红彦改任三十军政委。当我军主力经石楼、永和由东向西转移至黄河岸边时,阎红彦和宋时轮奉命率红三十军离开黄河一线,由西向东插向吕梁山的隰县、大宁一带,迷惑和牵制敌人。

  红三十军主力完成阻击任务后,被敌分割包围。五月十三日夜晚,部队转移到晋西南吉县平头关渡口,找到了九只木船,准备渡河。但是,天刚亮,敌人就出动飞机轰炸,接着步兵也逼近我军阵地。在这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宋时轮说: “阎政委! 你带着司令部、政治部先撤,我掩护。”阎说: “你才来,对这个部队还不太熟悉,还是我留下掩护。”宋说: “你不放心吗?! 相信我,不会把你的部队丢掉的! ”阎说: “这不是我的部队,这是党的部队。”宋时轮最后命令说: “你赶快走! ”阎说: “好! 好! 我先走! ”接着,宋时轮指挥二六三团一部与敌激战。阎红彦指挥主力胜利地渡过黄河,他自己却仍留在黄河东岸。当宋时轮带着阻击部队撤到黄河边时,见阎红彦还站在那里。宋时轮拉住阎红彦的手激动地说: “阎政委! 你怎么还呆在这里?! ”阎红彦说: “我在等你们! ”①

  红军回师后,宋时轮奉调至红二十八军。阎红彦复任红三十军军长。

  这时,蒋介石继续组织力量进攻红军。敌李生达、汤恩伯部进抵黄河东岸,准备渡河进犯陕甘宁根据地。五月十八日夜,根据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发来的“火急” 电报,阎红彦指挥部队,渡过无定河,进抵宋家川,配合地方游击队,切断敌人的交通,袭击敌人的船只,使河东之敌,不敢贸然西渡。

  就在宋家川形势暂趋缓和的时候,党中央驻地瓦窑堡又遭国民党张云衢部的突然袭击。当时,我军在瓦窑堡只驻有少数警卫部队,力量比较单薄,中央命红三十军立即赶回增援。由于路途遥远,部队到达时,党中央和毛泽东等正在向西转移。阎红彦立即指挥部队,坚决阻击进攻之敌,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其后,阎红彦遵照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部署,率部进驻瓦窑堡和安定之间的十里铺,严防敌人的袭击。

  八月下旬,阎红彦奉命率部开赴三边。在这里,他除指挥部队进行战斗外,还帮助地方建立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牛羊。年底,根据中央指示,和三边军阀张廷芝进行谈判,达成了“互不侵犯,通商往来”的协议。

  双十二事变后,阎红彦至西安杨虎城部从事统战工作。一九三七年二月,奉调返回部队,仍任三十军军长。

  (七)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三十军改编为警备第三团,阎红彦任团长、杜平任政委。在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改称留守兵团) 领导下,警三团驻守在河口、界首、高杰村一带,守备河口至枣林坪沿河渡口,阻止日军进攻,担任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任务。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胡宗南侵占我陕甘宁边区五座县城,并准备进犯延安。为了保卫陕甘宁边区,党中央将王震率领的八路军三五九旅主力由华北前线调回陕北,接替警备三团的防线。警备三团、四团、炮兵团这时合编为留守兵团警备第一旅,文年生任旅长,阎红彦任政委,杜平任政治部主任,部队南下驻防甘泉、富县一带,守卫着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

  一九四○年春天,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在反对顽固派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阎红彦奉命到洛川同国民党代表进行谈判。经过军事打击和谈判斗争,陕甘宁边区南线的局势相对稳定。其后,阎红彦带职到马列学院和留守兵团军政研究班学习。

  一九四二年,整风运动开始,阎红彦最初在中央党校一部军事队第十四支部学习,并任支部书记,后调第三支部 (高干支部) 学习,任支部生活和组织委员。先后同支部学习的有曹里怀、陈先瑞、王树声、贺晋年、陈锡联、杨勇、陈赓、薄一波等。阎红彦通过学习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件,联系实际,总结了自己十多年来斗争的经验和教训。一九四三年,他把学习心得,写成文章,发表在延安中央党校校刊上,受到毛泽东的称赞①。

  一九四三年七月,在审干过程中,康生夸大敌情,掀起了一个所谓“抢救失足者”运动。阎红彦多次在支委会上说: “肃反工作绝不能有半点主观主义,我在苏联时,就听到苏联在肃反中出了不少问题。过去我们苏区的肃反教训也不少,我们陕北苏区的肃反,连刘志丹这样的同志都抓起来。如果不是毛主席和中央长征到达陕北,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因此,我们作事,必须实事求是,必须慎重。”②在整风结论中,肯定了阎红彦在抢救运动和审查干部中“能把握党的方针和政策”③。

  整风运动期间的一天晚上,高岗到中央党校来,要阎红彦证明他是陕甘红军游击队队委会委员,还说他在临真镇战斗中是被绑架而走,不是临阵逃脱。阎红彦当即指出: “你不要将自己打扮成陕甘游击队的领袖,你的历史我知道。组织晋西游击队时没有你,成立反帝同盟军时没有你,陕甘游击队成立时,你是三支队二大队的政委,你不是陕甘游击队的队委,那个时候你没有负责任”。“在临真镇战斗中,你火线上当了逃兵,大家都很气愤,队委会决定,开除你的党籍,并下令通缉。按当时游击队的纪律,叛逃者抓回来是要枪毙的。后来,你回来了,编造一套谎言,说战斗紧急时,部队叛变,你控制不住,被绑架而走。当时,我任游击队总指挥,考虑到你是自己回来的,给你留党察看处分。刘志丹要你立功赎罪。队委会决定让你到一个游击小组去当战士”①。两人争吵一夜,高岗倒打一耙,说阎红彦“对他造谣、陷害”,并且无中生有地反诬阎红彦有野心,说阎“企图组织陕北师,向中央夺权”②。关于成立陕北师一事,是红军改编时,陕北军事干部 (包括高岗)在一起的议论。大家说,一方面军有一一五师,二方面军有一二○师,四方面军有一二九师,陕北红军也应编一个师。阎红彦曾将这些意见向肖劲光反映过,这完全是正常的,合乎组织手续的,并没有组织陕北师③。高岗在整风中把这作为阎红彦的所谓 “问题”提出来,完全是别有用心的。

  在整风期间,党对阎红彦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充分肯定了阎红彦在创建陕北红军和开展陕甘游击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他“政治坚定”,“对党忠诚” ; “作风正派,没有拉扯情形”; “在团结中央干部和陕北干部的关系上,是起了好的作用”; “作事自信心强,坚决果敢,敢作敢为”。党实事求是地为阎红彦作了历史结论①。在阎红彦历史结论上签名的有曹里怀、杨勇、王树声、陈先瑞、解方等。

  一九四五年,阎红彦被选为党的“七大”代表,参加了代表大会。会后,他就高岗问题向刘少奇、任弼时反映了“几条意见”指出高岗这个人品质不好,诡计多端,望中央注意,并要求把他的意见记录存档②。接着,他坦率地告诉高岗,希望他改正错误。高岗更加怀恨在心,在七月份召开的“西北历史座谈会”上,指定人揭发斗争阎红彦,因为没有事实,会议开不下去。最后,康生出面说: “高岗是西北的革命领袖,今后不准任何人反对,阎红彦反对高岗是错误的”③。

  此后不久,经中央批准,阎红彦调晋冀鲁豫野战军工作。

  (八)

  一九四五年九月,阎红彦到达太行山晋冀鲁豫解放区,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率部参加了当年十一月的邯郸战役。不久,被任命为第三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一九四六年六月,蒋介石向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八月,晋冀鲁豫解放军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向开封至徐州的陇海路出击。陈锡联、阎红彦率三纵队攻克砀山后,接着攻打民权,激战三天未克,我军伤亡很大。战斗结束后,阎红彦了解到许多干部和战士在抗战胜利后,产生了“解甲归田” 的思想,对自卫战争缺乏精神准备。于是,他向纵队党委提出在部队开展整风的建议。经过这次思想整顿,大大提高了部队的素质和战斗力。晋冀鲁豫野战军表扬了三纵的做法,并在全军加以推广。

  九月初,在山东定陶战役中,阎红彦参与指挥左集团三、七纵队。在六纵队围歼大洋湖之敌后,驻扎在天爷庙的敌师部,直接暴露在我军面前。阎红彦亲率两个团,楔入敌人的心脏,发挥我军夜战的特点,攻破敌指挥部,生俘敌师长赵锡田。

  一九四七年三月,阎红彦参加豫北反攻,历时两个月。五月,根据刘、邓指示,三纵配合六纵,一举攻破汤阴,全歼国民党暂编第三纵队,活捉纵队司令孙殿英。

  六月三十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七月十五日,在六营集战斗取得胜利之后,三纵与二、六纵队一起,对困守在羊山集的敌人发起进攻。由于羊山集三面环水,背依羊山,敌人利用天然地形,构筑了坚固工事,居高临下,凭险固守,我军几次强攻未克。在这样情况下,阎红彦和陈锡联一道,冒着酷暑,穿着裤衩,踏着我方堑壕里淹没膝盖的混水,带着团以上干部,在前沿阵地详细观察地形,重新选择突击方向,制定作战方案。七月二十七日,我军发起总攻,激战一昼夜,全歼守敌整编第六十六师,活捉敌师长宋瑞珂。

  鲁西南战役结束后,刘、邓大军以锐不可挡之势,向大别山挺进。八月下旬,越过淮河后,陈锡联、阎红彦奉命率三纵队开赴皖西,扫除地方保安团队,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不久,尾追我军的敌人二十三个旅,也先后压过淮河,进抵大别山区。三纵奉命从皖西回师和兄弟部队一道,于九月在商城以北的河凤集地区、以西的中铺地区和光山附近打击敌人。其后,陈锡联、阎红彦遵照刘、邓指示,率三纵队从豫东南的商城、固始向东突围,冒雨兼程,拖走了大别山北麓合围我军的国民党桂系第七师和四十八师两股敌人到皖西,并乘敌之合围势态尚未形成之时,于十月九、十两日,在皖西六安的张家店,全歼敌八十八师六十二旅,毙、伤、俘敌四千余人。这是我军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一次歼灭敌人一个旅以上兵力的重大胜利。张家店战斗后,三纵队即进至长江北岸的望江地区。与此同时,其它兄弟部队也连克团风、浠水、广济、英山、武穴等城镇,我军控制长江北岸达三百余里,威震大江南北。

  十月下旬,大别山进入深秋,寒气袭人,我十几万大军这时仍然穿着单薄的衣裳。如何抓住胜利后的有利时机,尽快地解决过冬的棉衣,就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党中央曾打算从晋冀鲁豫根据地送棉衣来或送银元来就地采购,但是,千里迢迢,封锁重重,难予解决。刘、邓报请中央,决心自己设法克服困难。三纵领导开会研究,陈锡联问阎红彦: “你能不能和资本家打个交道,不管白布、花布,只要能穿,有个夹衣也好。”①阎红彦在六安地方党组织的协助下,做商人和资本家的工作,很快筹借到大量布匹和棉花。同志们用竹鞭、树条制作的弹弓弹棉花,用稻草灰染出灰布,全军上下,自己动手,不久,指战员都穿上了新棉衣。陈锡联说:“穿衣是当时一个带关键性的问题。仗打不好,站不住脚,没有棉衣,过不了冬。阎红彦为部队作了件大事。”①

  十一月下旬,蒋介石纠集了三十三个旅,由白崇禧亲自指挥,对大别山展开了大规模的围攻。为了粉碎敌人的围攻,我军采取了内线和外线相结合的方针,三纵队奉命与二、六纵队留在大别山,和军区部队、人民武装相配合,坚持内线作战。一九四八年一月,为了拖散和疲惫敌人,陈锡联、阎红彦指挥三纵队,牵着敌黄伯韬和两广部队,围绕大别山进行了十八昼夜的打圈子战斗。从皖西的金寨、六安开始,经舒城、桐城、岳西、湖北的英山、麻城,又回到皖西的六安一带。陈锡联说: “最艰苦的就是这十八天,我们处境十分危险,天天夜行军,早上八九点钟住下,下午两三点钟开拔,后面打,前面走,有时一天走二十四小时,顾不得吃一顿饭。”②

  十八天连续行军,战斗频繁,生活艰苦,部队十分疲劳。为了鼓舞士气,阎红彦向部队作了《当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陈锡联回忆说: “真没想到,阎红彦作了那样好的一个报告。它对增强部队斗志,提高斗争信心,的确起了相当好的作用。”③

  经过一个多月的斗争,我留在大别山的部队,粉碎了白崇禧的残酷围剿,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

猜你喜欢

药中将军有大黄的作用与功效

  大黄是祖国医学素有将军之称的一种中药。大黄的医用价值为历代名医所推崇,它不仅用于急腹症、血症、炎症,还是一种补药。历代的宫廷御 更多

2017-02-21 20:33:00

巴曼子将军刎首与三月会

  四川忠县有三月会,历史久远,热闹非凡,据传源自古代巴国大将军巴曼子刎首留城的故事。晋代《华阳国志》载:周之季氏,巴国有乱,将军 更多

2017-02-21 20:33:00

钱壮飞简历生平经历 钱壮飞是怎样牺牲的

  钱壮飞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情报工作人员。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底,根据党的指示,打进了国民党的最高特务机关,担任特 更多

2017-02-21 20:33:00

阎红彦将军简介 阎红彦生平经历及后代子女

  阎红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他一九二五年入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大队长,陕甘游 更多

2017-02-21 20:33:00

【灯笼的起源来历与寓意介绍】灯笼的种类名

  兴于民间的灯彩工艺,人们一般称之为花灯或灯笼,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  灯彩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古籍上说, 更多

2017-02-21 20:33:00

冒号的正确用法及举例 冒号的作用介绍

  句中点号的一种,形式为:,写在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或总括性话语之前的停顿,并有提示、总括作用。冒 更多

2017-02-21 20:33:00

【印度的重要节日有哪些】印度节日、纪念日

  共和国日  1月26日(1950年)公元前4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国家。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开始侵入。1849年,英国殖民者侵占了印全境。1947年6月 更多

2017-02-21 20:33:00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