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七十八回救儿比丘国读后感 主要内容赏析

时间:2017-09-09 10:18:54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

  看那行者,一翅飞在金銮殿翡翠屏中钉下,只见那班部中闪出五城兵马官,奏道:“我主,今夜一阵冷风,将各坊各家鹅笼里小儿,连笼都刮去了,更无踪迹。”国王闻奏,又惊又恼,对国丈道:“此事乃天灭朕也!连月病重,御医无效。幸国丈赐仙方,专待今日午时开刀,取此小儿心肝作引,何期被冷风刮去。非天欲灭朕而何?”国丈笑道:“陛下且休烦恼。此儿刮去,正是天送长生与陛下也。”国王道:“见把笼中之儿刮去,何以返说天送长生?”国丈道:“我才入朝来,见了一个绝妙的药引,强似那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之心。那小儿之心,只延得陛下千年之寿;此引子,吃了我的仙药,就可延万万年也。”国王漠然不知是何药引,请问再三,国丈才说:“那东土差去取经的和尚,我观他器宇清净,容颜齐整,乃是个十世修行的真体。自幼为僧,元阳未泄,比那小儿更强万倍,若得他的心肝煎汤,服我的仙药,足保万年之寿。”那昏君闻言十分听信,对国丈道:“何不早说?若果如此有效,适才留住,不放他去了。”国丈道:“此何难哉!适才吩咐光禄寺办斋待他,他必吃了斋,方才出城。如今急传旨,将各门紧闭,点兵围了金亭馆驿,将那和尚拿来,必以礼求其心。如果相从,即时剖而取出,遂御葬其尸,还与他立庙享祭;如若不从,就与他个武不善作,即时捆住,剖开取之。有何难事!”那昏君如其言,即传旨,把各门闭了。又差羽林卫大小官军,围住馆驿。

西游记第七十八回救儿比丘国读后感 主要内容赏析

  行者听得这个消息,一翅飞奔馆驿,现了本相,对唐僧道:“师父,祸事了,祸事了!”那三藏才与八戒沙僧领御斋,忽闻此言,唬得三尸神散,七窍烟生,倒在尘埃,浑身是汗,眼不定睛,口不能言。慌得沙僧上前搀住,只叫:“师父苏醒,师父苏醒!”八戒道:“有甚祸事?有甚祸事?你慢些儿说便也罢,却唬得师父如此!”行者道:“自师父出朝,老孙回视,那国丈是个妖精。少顷,有五城兵马来奏冷风刮去小儿之事。国王方恼,他却转教喜欢,道这是天送长生与你,要取师父的心肝做药引,可延万年之寿。那昏君听信诬言,所以点精兵来围馆驿,差锦衣官来请师父求心也。”八戒笑道:“行的好慈悯!救的好小儿!刮的好阴风,今番却撞出祸来了!”

  三藏战兢兢的爬起来,扯着行者哀告道:“贤徒啊!此事如何是好?”行者道:“若要好,大做小。”沙僧道:“怎么叫做大做小?”行者道:“若要全命,师作徒,徒作师,方可保全。”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行者道:“既如此,不必迟疑。”教:“八戒,快和些泥来。”那呆子即使钉钯,筑了些土,又不敢外面去取水,后就掳起衣服撒溺,和了一团臊泥,递与行者。行者没奈何,将泥扑作一片,往自家脸上一安,做下个猴象的脸子,叫唐僧站起休动,再莫言语,贴在唐僧脸上,念动真言,吹口仙气,叫:“变!”那长老即变做个行者模样,脱了他的衣服,以行者的衣服穿上。行者却将师父的衣服穿了,捻着诀,念个咒语,摇身变作唐僧的嘴脸,八戒沙僧也难识认。

  正当合心装扮停当,只听得锣鼓齐鸣,又见那枪刀簇拥。原来是羽林卫官,领三千兵把馆驿围了。又见一个锦衣官走进驿庭问道:“东土唐朝长老在那里?”慌得那驿丞战兢兢的跪下,指道:“在下面客房里。”锦衣官即至客房里道:“唐长老,我王有请。”八戒沙僧左右护持假行者,只见假唐僧出门施礼道:“锦衣大人,陛下召贫僧,有何话说?”锦衣官上前一把扯住道:“我与你进朝去,想必有取用也。”

  ——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却说那锦衣官把假唐僧扯出馆驿,与羽林军围围绕绕,直至朝门外,对黄门官言:“我等已请唐僧到此,烦为转奏。”黄门官急进朝,依言奏上昏君,遂请进去。众官都在阶下跪拜,惟假唐僧挺立阶心,口中高叫:“比丘王,请我贫僧何说?”君王笑道:“朕得一疾,缠绵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特请长老求些药引。若得病愈,与长老修建祠堂,四时奉祭,永为传国之香火。”假唐僧道:“我乃出家人,只身至此,不知陛下问国丈要甚东西作引。”昏君道:“特求长老的心肝。”假唐僧道:“不瞒陛下说,心便有几个儿,不知要的什么色样。”那国丈在旁指定道:“那和尚,要你的黑心。”假唐僧道:“既如此,快取刀来。剖开胸腹,若有黑心,谨当奉命。”那昏君欢喜相谢,即着当驾官取一把牛耳短刀,递与假僧。假僧接刀在手,解开衣服,忝起胸膛,将左手抹腹,右手持刀,唿喇的响一声,把腹皮剖开,那里头就骨都都的滚出一堆心来。唬得文官失色,武将身麻。国丈在殿上见了道:“这是个多心的和尚!”假僧将那些心,血淋淋的,一个个捡开与众观看,却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更无一个黑心。那昏君唬得呆呆挣挣,口不能言,战兢兢的教:“收了去,收了去!”那假唐僧忍耐不住,收了法,现出本相,对昏君道:“陛下全无眼力!我和尚家都是一片好心,惟你这国丈是个黑心,好做药引。你不信,等我替你取他的出来看看。”

  那国丈听见,急睁睛仔细观看,见那和尚变了面皮,不是那般模样。咦!认得当年孙大圣,五百年前旧有名。却抽身,腾云就起。被行者翻筋斗,跳在空中喝道:“那里走!吃吾一棒!”那国丈即使蟠龙拐杖来迎……

  ——第七十九回《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赏析

  唐僧师徒继续西行。这次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城市。经过打听,才知道已是比丘国了。“比丘”是梵语的音译,一般意译为“乞士”。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为“比丘”。比丘所奉的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条。《大智度论》卷三列举了比丘的五种意译: 乞士、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其中乞士是最常见的意译。吉藏《法华义疏》卷一说:“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释迦牟尼出家时,净饭王派了五名亲信随侍,释迦成道以后,这五人在鹿野苑听法出家,是最早的比丘。在中国佛教中,以“比丘”代指出家的僧人。或称男性僧人为“比丘僧”,女性出家人则被称为“比丘尼”。这里称“比丘国”,照理应是一个信佛的国度,可是在这个比丘国中,唐僧等人并未见到信佛的迹像,却见到街上每户人家的门口都放着一只鹅笼,上面用五色彩缎覆盖。每只鹅笼里坐的都是男孩,年纪多是五至七岁。这些孩子中,有人在玩,有人在哭,有人在睡,也有人在吃果子,神态不一。

  原来这里本为比丘国,如今却改作小儿城。因为三年前的一天,打扮做道人模样的一位老人,带着一位十六岁的漂亮女儿来到这里。这位老人将他的女儿进贡给比丘国王,而国王爱她色美,宠幸在宫,赐以美后称号。从此以后,国王沉溺于女色之中,不分昼夜,贪欢不已。近来把三宫娘娘,六院妃子,全不放在眼里。如今他是精神疲倦,身体尫羸,饮食少进,命在须臾。太医院检尽良方,不能疗治。而带来那个女孩的道人,也受到国王的无比宠爱,被他封为国丈。国丈有海外秘方,听说甚能延寿,前往十洲、三岛采将药来,一切都已准备完毕,只是缺少药引子,所以选来这一千一百一十一个男小孩,准备将他们的心肝煎汤服药,以增千年不老之功。这些鹅笼里的小儿,来自全国各地。如今养在笼里。他们的父母,十分惧怕王法,俱不敢喊冤,于是把这个比丘国叫做了小儿城。

  唐僧师徒问明了缘由,十分震惊。尤其是唐僧,吓得骨软筋麻,止不住腮边泪堕,忽失声叫道:“昏君,昏君!为你贪欢爱美,弄出病来,怎么屈伤这许多小儿性命!苦哉,苦哉!痛杀我也!”读到这里,《西游记》小说作者的愤激之情油然迸发。他写了一首诗叙述了当时的心情。其诗曰:“邪主无知失正真,贪欢不省暗伤身。因求永寿戕童命,为解天灾杀小民。僧发慈悲难割舍,官言利害不堪闻。灯前洒泪长吁叹,痛倒参禅向佛人。”

  在小说中,唐僧向来是被视作为一个软弱、好善、不敢反抗强权、遇事逆来顺受的虔诚的佛教徒。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了解到比丘国发生的故事后,也忍不住要公开抨击那个比丘国王为“昏君”了。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唐僧的大骂国王为“昏君”,与小说诞生时的社会现实生活有何关系呢?这使我们想起了明代的那个世宗皇帝朱厚熜来。据《明史》、《明实录》等历史典籍都记载着这位世宗皇帝的信奉道教、宠幸道士的情事。尤其是《明史纪事本末》一书对此的记述更为详尽。如卷五二专列“世宗崇道教”一节,记录了嘉靖皇帝与道教名士邵元节和陶宗文的密切关系。明世宗不仅于嘉靖五年封道士邵元节为真人,而且在嘉靖十五年还加封他为“致一真人”,并赐玉冠带服,甚至在同年底还授他为礼部尚书之职,给一品服俸,赐白金、文绮、宝冠、法服、貂裘等,把他视为座上宾,其地位也不逊于小说中所说的“国丈”。至于用童男、童女作药引,以供炼丹制造延年养生丸等事,在历史记载中也不少。例如,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的卷二一之《侫幸·进药》中说:“嘉靖间,诸侫幸进方最多,其秘者不可知。相传至今者,若邵、陶则用红铅取童女初行月事炼之如辰砂,以进。此二法盛行,士人亦多用之。然在世宗,中年始饵此及其他热剂,以发阳气,名曰长生,不过供秘戏耳。”这类事还真不少。如嘉靖中叶,道士们供奉的丸药得到了世宗的赏识,使用后认为有效果。所以在嘉靖三十一年的冬天时,他命手下到京师内外去挑选八岁至十四岁的童女三百人进宫。过了三年,也即嘉靖三十四年的九月,他又选十岁以下的童女一百六十八人进宫,交给陶仲文管理,专门供他炼药之用。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由以上这些记载可知,发生在比丘国,还有前述车迟国中的这些事,都可以在明代的社会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它绝非只是小说作者的无端猜测或是可以“拍脑袋”憶想出来的。

  其实,自中国的大地上有了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始,道教就和王室沾上了边。这种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其思想理论中,有着延年益寿和长生不老的宣传,由此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炼丹术。这和社会专制统治者的最高代表——皇帝要维护和巩固对民众的长期统治愿望是一致的。两者在思想上存在着“共识”,在利益上也有共同的需要,所以和道士们的配合显得相当的密切。我们的历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然而,道士们反复宣传的那一套思想理论的荒谬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如秦始皇委派徐福率领数百童男、童女去东瀛寻找理想中的长生不老之福地,结果却是一去而不复返,就是一个明证。至于炼丹术之类,更是糊弄人的玩艺儿,毫无科学的根据,所以遭到了后世的一些有识之士以及其他宗教思想的挑战。这一点,在《西游记》的小说中也有生动的反映。就在唐僧师徒到达比丘国的第二天的早朝上,作者叙写了一场思想论辩。论辩的一方以唐僧为代表,而另一方就是那个远道而来的“国丈”道人。论辩的实质当然是有关生命的意义。唐僧代表佛教,而“国丈”则代表道教,当着比丘国王和群臣的面,又一次地展开了一场佛、道之间的唇枪舌战。由于比丘国王受到妖气的浸染,根本不信任唐僧师徒,在听完“国丈”的满口胡言“古来唯道称尊”后,竟然也附和着哄闹起来。

  从艺术上说,小说《西游记》的基本风格是真、幻结合。这种真、幻结合,仅纵向的发展而言,又呈现出互相交替发展的特点。如果说,上述盘丝洞、狮驼洞等情节描写中是以“幻”也就是艺术的虚构为主的话,而这则小说中所描写的发生在比丘国的事,更多地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诚然,作者在把这种源于生活的故事情节写进小说时,也作了充分的提炼和思想加工,甚至也进行了不小的艺术虚构,已大大地远离了“原生态”的社会生活。也正是这种真、幻结合的艺术风格,使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在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就在唐僧师徒上朝之前的晚上,孙悟空等人利用刮起的一阵阴风,把城内所有关在鹅笼中的小男孩都藏在了城外。不料,这件事后来被五城兵马官发觉,就来向国王禀报。国王大惊,而那个国丈却还很高兴。因为他在见到唐僧师徒后已经改变了原先的主意,把采用男小孩的心肝做药引之事决定改为采用唐僧的心肝来做药引,这样既不影响仙药的熬制,又可灭了唐僧,在他看来,真是一举两得的完美之事。所以他对国王说:

  “陛下且休烦恼。……我才入朝来,见了一个绝妙的药引,强似那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之心。那小儿之心,只延得陛下千年之寿;此引子,吃了我的仙药,就可延万万年也。……那东土差去取经的和尚,我观他器宇清净,容颜齐整,乃是个十世修行的真体。自幼为僧,元阳未泄,比那小儿更强万倍,若得他的心肝煎汤,服我的仙药,足保万年之寿。”

  比丘国王真是一个昏君,他居然听信了道人的话,急传圣旨,将各门紧闭,点兵围了金亭馆驿,去捉拿唐僧等人。“如果相从,即时剖而取出,遂御葬其尸,还与他立庙享祭;如若不从,就与他个武不善作,即时捆住,剖开取之。”

  这对唐僧等人来说,显然又是一场飞来的横祸。本来他们只想救出那些无辜的小孩就行了,还是赶路要紧,根本不想在此惹事。如今国丈却要唐僧的心肝去做药引,这还能不闻不问吗?经过商量,他们决定使用“调包计”来应付。何谓“调包计”呢?用孙悟空的话来说就是“大做小”——也就是师作徒,徒作师,由他来变作唐僧,而将唐僧却作没法变化的孙悟空。因为孙悟空乃石猴出生,不怕开膛破肚,这样就可以粉碎国丈的阴谋。于是,一场活剧在比丘国王面前演出:

  君王笑道:“朕得一疾,缠绵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特请长老求些药引。若得病愈,与长老修建祠堂,四时奉祭,永为传国之香火。”假唐僧道:“我乃出家人,只身至此,不知陛下问国丈要甚东西作引。”昏君道:“特求长老的心肝。”假唐僧道:“不瞒陛下说,心便有几个儿,不知要的什么色样。”那国丈在旁指定道:“那和尚,要你的黑心。”假唐僧道:“既如此,快取刀来。剖开胸腹,若有黑心,谨当奉命。”那昏君欢喜相谢,即着当驾官取一把牛耳短刀,递与假僧。假僧接刀在手,解开衣服,挺起胸膛,将左手抹腹,右手持刀,唿喇的响一声,把腹皮剖开,那里头就骨都都的滚出一堆心来。唬得文官失色,武将身麻。国丈在殿上见了道:“这是个多心的和尚!”假僧将那些心,血淋淋的,一个个捡开与众观看,却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更无一个黑心。那昏君唬得呆呆挣挣,口不能言,战兢兢的教:“收了去,收了去!”那假唐僧忍耐不住,收了法,现出本相,对昏君道:“陛下全无眼力!我和尚家都是一片好心,惟你这国丈是个黑心,好做药引。你不信,等我替你取他的出来看看。”

  这真是一幅绝妙的画面!作者用语不多,却力透纸背。他只是借助于各个人物的语言和神态如实描写,“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在这场活剧中,国王和国丈本为主角,处于完全的主动地位。他们一个是昏君,看似掌控着一切,实际却似一具没有生命的牵线木偶,受人指使。另一个是妖道,话虽不多,却是主心骨。一句“要你的黑心”的恶狠狠的话,活现了他的吃人不吐骨头的本质。而那个假唐僧孙悟空,虽然处处受人摆布,处在完全被动的地位,但他却是这场好戏的真正的幕后导演。当他在好戏收场时说的那句话来看,最后的胜利者就是孙悟空。以后的故事情节发展证明了我们的看法。唐僧师徒在南极老人的帮助下,彻底战胜那个化装成道人的“国丈”,原来它是一只白鹿精。事实证明: 将真实的场面通过虚幻的笔墨写出,读者丝毫不感到恐怖,反而有点乐趣和快感,这真是举重若轻,功力非凡。如此血淋淋的场面,却由作者如开玩笑似的轻松写来,同时借此将当时社会上的人的各种丑态作了抨击,真非一般常人能够达到。

版权声明:本文系 授权8794明星网独家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及摘抄,违者必究!

猜你喜欢

西游记第一百回取经回大唐读后感 主要内容

  太宗闻言,称赞不已,又问:远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三藏道: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 更多

西游记第九十九回回程再遇险读后感 主要内

  三藏脚踏了凡地,自觉心惊。八戒呵呵大笑道:好,好,好!这正是要快得迟。沙僧道:好,好,好!因是我们走快了些儿,教我们在此歇歇哩。 更多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传经起波澜读后感 主要内

  阿傩、伽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三藏闻言道:弟子玄奘,来路迢遥, 更多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灵山见佛祖读后感 主要内

  好大圣,拽开步跳上独木桥,摇摇摆摆。须臾,跑将过去,在那边招呼道:过来,过来!唐僧摇手,八戒、沙僧咬指道:难,难,难!行者又从那 更多

西游记第九十七回还魂寇员外读后感 主要内

  却说他师徒们,在那华光行院破屋下挨至天晓,方才出门,上路奔西。可可的那些强盗当夜打劫了寇家,系出城外,也向西方大路上。行经天晓 更多

西游记第九十五回天竺收玉兔读后感 主要内

  却说那唐僧忧忧愁愁,随着国王至后宫,只听得鼓乐喧天,随闻得异香扑鼻,低着头,不敢仰视。行者暗里欣然,丁在那毗卢帽顶上,运神光, 更多

西游记第九十三回朝王遇佳偶读后感 主要内

  话表那个天竺国王,因爱山水花卉,前年带后妃、公主在御花园月夜赏玩,惹动一个妖邪,把真公主摄去,他却变做一个假公主。知得唐僧今年 更多

西游记第九十一回大闹玄英洞读后感 主要内

  正说处,只听得半空中呼呼风响,唬得些看灯的人尽皆四散。那些和尚也立不住脚道:老师父,回去罢,风来了。是佛爷降祥,到此看灯也。唐 更多

西游记第九十回计闹豹头山读后感 主要内容

  这五个杂毛狮子精与行者、沙僧正自杀到好处,那老怪驾着黑云,径直腾至城楼上,摇一摇头,唬得那城上文武大小官员并守城人夫等,都滚下 更多

西游记第八十八回传艺玉华州读后感 主要内

  那三个小王子急回宫里,告奏老王道:父王万千之喜!今有莫大之功也!适才可曾看见半空中舞弄么?老王道:我才见半空霞彩,就于宫院内同你 更多

我和淫荡的(老师姐姐)缠绵不休的激情性爱

过啦一段时间,她怀孕啦。他没有经历的事情终于发生啦。当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有点蒙啦。难道一个个生命就是这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吗?可能是对于事情的好奇吧!更多

程前与现任妻子朱瑞近况/程前个人资料与董

本文主要介绍:程前近况、程前现任妻子朱瑞、程前个人资料、程前与董卿为什么分手、程前的父亲、程前爱子娇妻曝光生活幸福、程前恋董卿丢饭碗更多

战狼2影评1500字 战狼2影评800字(4篇)

  《战狼2》影评一: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战狼系列,是一个由虚无变实在的过程。战狼1给我的总体感觉简直就是糊编乱造的瞎扯,而到 更多

谢津死亡当场画面/谢津为什么自杀

  很早就知道这个唱功不凡的谢津,年纪轻轻就凭着一把直入云霄的苍劲高音晋身于内地一线女歌手之列,曾经做过齐秦等著名港台歌星的演唱会 更多

史可个人资料现任老公是谁/史可和前夫黄小

  史可个人资料现任老公是谁 史可和前夫黄小茂的儿子  史可出生在湖北枝江市的马家 店镇,她的家旁不远就是镇中心的大礼堂兼电影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