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演员孙毓敏资料简介老公是谁 孙毓敏的女儿是演员吗

时间:2017-07-15 16:30:5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

  “兰碎作香尘,竹裂成直纹。炎火炽昆冈,美玉不受焚”。著名画家卓然以陆放翁的诗句书赠京剧演员孙毓敏。这对于她是激励,是慰勉,也是生动的写照,象一面镜子映照出她曲折、艰辛的生活经历和刚直、豪爽的为人。凡了解其身世者,无不共撒一掬同情之泪。并对其挣扎成名的顽强毅力表示由衷的钦佩和敬服。

  学戏和练功

  孙毓敏生于1940年1月9日生于上海市。她是长女,下面还有两个妹妹。父母离婚后,母亲带着三个女儿过着艰苦的生活。毓敏7岁那年,发着高烧报考了上海公立比德小学。看榜那天,慌慌张张地过马路,险些被汽车轧死。干吗这么紧张? 难哪! 公立学校不交学费,只交书费,不容易考上啊! 妈妈由于慌张,看花了眼,没有看到她的名字。她不信,自己再跑去看。啊! 考上了! 太高兴了,过份地激动几乎酿成车祸。

京剧演员孙毓敏资料简介老公是谁 孙毓敏的女儿是演员吗
京剧演员孙毓敏资料简介老公是谁 孙毓敏的女儿是演员吗

  她十分用功,班里排名次,总是前三名,而实际上,她应该是第一名。在旧社会穷孩子在学校里也会受到今天人们意想不到的遭遇。学习成绩分明不如她的富家子弟,名次却排在她前面。这样的事,很伤她的自尊心。每每看到那两个有钱家长手提果篮、点心盒,被请到办公室里去坐,而无钱家长只能在教室里被集体接待时,她心里就很难过。为此她暗暗下决心: 一定要作个有出息的人,有本领的人!

  妈妈在中学里当英文教员,是个戏迷,常带小毓敏去看戏。尤其难能可贵的是: 母亲毫无看不起“戏子”的传统观念,支持毓敏去学戏,请了琴师葛经芝,教会毓敏《起解》、《祭塔》、《祭江》、《红鬃烈马》等基础戏。妈妈还为她从生活费里挤出来两套戏衣:一套罪衣罪裤(苏三穿的),一套素腰包,青褶子(王宝钏穿的)。8岁那年,毓敏第一次登台演出了《女起解》。当她唱到第四恨:“又可恨春锦小短命……”时,突然忘词啦,正好在过门中与崇公道走横八字,交错会合,机灵的小毓敏偷偷地问:“该唱什么啦? 我忘了!”“崇公道”忙说: “可恨春锦”,好! 她马上想起来了,又沉着地演下去啦。此后,她学戏的兴趣越来越高,什么戏都要看,程砚秋的《荒山泪》、《锁麟囊》,尚小云的《乾坤福寿镜》、《梁红玉》、《墨黛》、《夜归》、《摩登伽女》,许翰英、毛世来、吴素秋的《红娘》、《霍小玉》、《辛安驿》、《十三妹》、《丹青行》等,她都着迷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从中受到艺术熏陶。

  10岁那年,毓敏在报上看到北京艺培学校招生的广告。性急之下,毛遂自荐地寄了一封自荐信,并附了一张8岁时唱《女起解》的剧照。但当时学校已经开学三个月了。学校回信破例允许她来京投考。在校长办公室里,进行了补考,只唱了《女起解》的几句散板和一段流水就考上了。这已是1952年政府接管戏校之后,校名改为北京市戏曲学校。头几年,戏校练功就在梨园公墓的办公大院内,十分简陋,当时全靠名角儿们义演筹集经费来维持教学(四大名旦、九大须生等都进行过义演资助)。学生大都是穷人家子弟,比较能吃苦。喊嗓子就在坟地墙围子边。练功就在公墓大院的砖地上。真正要摔抡背,练扑虎时,地面上放一块两米多小而破的薄地毯。男孩子们剃了光头,女孩子们穿著朴素,刻苦而认真地练着功。起初,毓敏被分配到武旦组,老师是赵德��,还外请李金鸿协助教学。第一出戏学的是 《演火棍》 (即 “打焦赞”),每天要练耍棍花、打把子、腰腿功等,6个武旦学生中,毓敏练得最刻苦,常常是汗水湿透衣背。几个月后第一次实习演出,她第一个演出了《演火棍》。老师们认为表演不错,但身段有点软。第二出戏学的是《扈家庄》,里面有许多掏翎子,耍戟及昆曲曲牌,还有大量的踢腿及鹞翻身,边唱边舞,是个很吃功夫的戏,有的学生一拉这出戏就犯愁,她却是每天都要拉一遍,风雨不误。

  在武旦组不到两年她就被分到花旦组学戏了。在花旦组里学的是 《铁弓缘》、《女起解》、《打灶王》、《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十三妹》、《穆桂英》、《思凡》、《秋江》、《辛安驿》、《大英杰烈》等。在这些戏里,唱、念、做、舞都有。她演的 《打灶王》作为小学生节目曾被电台录音、播放。她演的《贵妃醉酒》是学生中的重点剧目之一,招待外宾时常要演出。《天女散花》一剧里的刷绸子,很吃功夫,绸子上不别小棍,全靠膀力和腕力,小小年纪想耍舞动二丈长的绸子,是很不容易的。她总是一天数遍地耍,耍得满脸通红,哗哗淌汗,辛苦极了……还有,在 《辛安驿》 里,周风英 (剧中人) 装花脸一场里,需身背大刀,又 “打矮子” (蹲下后用脚弹跳踢手)、又搬三起三落 (朝天凳后蹲下又起,脚不能落地) 等硬功夫,她练起来十分卖力。在 《大英杰烈》里,穿着厚底,扎着大靠,耍大刀下场,还要掏翎子下腰。这些功夫都极不好练,对她这个柔弱的上海小胖妞来说,真是个严重的考验呢! 她头较大,腰软腿长,必须比别人下更大的功夫才能练得出来。总是非常要强,8年科班,真够紧张的。早起喊嗓、练功;功后吃早饭,经常是咸菜、稀饭、窝头;9点开始是三堂业务课,主要是学戏、练念、练唱或排练。12点午饭,馒头、花卷为主,偶尔吃顿包子或“懒龙”就把孩子们高兴得跳起来。中午休息两个小时。两点上文化课。语文、算术、地理、自然、卫生、历史、政治、代数等,再加上业务方面的唱功、念功、毯子功、把子功……。反正,孩子们够累的。毕业时,毓敏已达到了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有文化的戏曲演员之一。

  艰苦的走读

  13岁那年,孙毓敏割掉了扁桃腺。因为她的扁桃体经常红肿、发烧,影响练唱和发声。此后,就开始发胖了。毕业前那几年,尽管功课很多,学戏很累,她还一天比一天胖,最胖时体重竟达125 斤。如果真的成了个大胖子,可就没有戏饭了,该改行了。她焦急异常,到处打听消瘦的办法,诸如: 游泳、洗澡、少睡觉、少吃饭、多劳累、多练功、得肠炎”等方法她都试了试。说来也可笑,她甚至还用吃烂西红柿、烂黄瓜,不惜患肠炎的办法来使自己消瘦。但也一直瘦不下来。这件事太伤脑筋啦! 为了减少食欲把胃缩小,她强行进行微量进食一星期。那一星期,她一整天只吃一个二两的无芝麻的小烧饼,实在饿就喝点水维持。此后她得了头晕心慌之症,但胃口确实减小了。从每顿的四两改为二两,才控制了继续发胖。这未免稍显残酷了点,但发育中的少女,不这样是无法控制青春时期旺盛的生长力的。为了做一个象样的演员,她付出了多大的精力和牺牲来自己 “挤兑” 自己啊! 减胖,她吃了许多苦;练嗓,她吃的苦更多,八、九岁时,她是个小细嗓。11 岁时,突然没有嗓子了。嗓子里好象夹了一块东西,很不顺畅,经常出 “呃子” (破音)。割了扁桃体之后,她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来练嗓子。

  那时上学,每天走读。她是上海人,北京无家,她在妈妈的一个朋友家里寄宿。妈妈自己带了两个小女儿到新疆谋生。每月寄生活费来。而小毓敏一个人必须在北京坚持念完这8年戏校。她人小志大,从不贪玩。全身心投入学戏练功之中。她寄住在石驸马大街杠房胡同,每天要到陶然亭自新路梨园公墓去喊嗓、练功、学戏。早6点出发,到校已是7点。看到别的同学比自己来得早就很惭愧,第二天又早来了半个小时,但还能见到一两个比自己早来的。第三天,她5点起床,6点就到校了,她是第一名啦!有一次,因为天还没亮,她就在马路上赶路了,竟遇到了带着墨镜和口罩的流氓,流氓横穿马路企图向她靠近,她紧张极了,撒腿飞跑起来,一口气跑到了岗警身边,才迫使那流氓缩了回去。这下子,可把毓敏吓坏了。她手里拿着因飞跑喘不过气来而撕破了的口罩,吁吁而喘地向警察诉说: “流氓……跑了……”。11岁的女孩子,还能有勇气继续坚持下去吗?坚持! 必须坚持!家里穷! 还等着她毕业养家呢! 随着岁月的磨炼,慢慢地,走夜路、黑路她也不怕了。一直等到国家接管 “艺培”盖起了校舍。毓敏他们第一届108名学生,才全部搬进了校舍大楼。

  “小录音机”

  创新,说明一个人善于想象,如果创新成功,说明已经抓到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想创新的人是不安于现状的! 他们往往不满足,总想有所前进! 有所革新! 孙毓敏就是这样勇于创新的青年人,在临毕业的那场演出里,她和同学林懋荣等合演了新戏《断桥》。这出杜近芳常演的《断桥》,一个还没毕业的学生就敢拿过来改腔、改伴奏,胆子是真够大的,这几乎近于莽撞。但是艺贵出新,艺术的创造就是要在摸索、实践中不断出新,她大胆地把一些柔和优美的“张派”(张君秋)尾腔放进了《断桥》里。有些动作和调度,她们大胆移用了川剧的蹉步等技巧。在伴奏上,她和琴师燕宋平同学研究: “为了减少刺耳的尖音,不用胡琴伴奏。能否改为二胡加中胡?”这一试验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很郑重地用这样的方法。试排了一次,结论是:“声音柔弱,却缺乏力度”。试验虽告失败,但可以从中看到十几岁的孙毓敏那敢想敢干的革新精神。

  在一次观摩《望江亭》,她开始迷上了 “张派”。这个味儿和她在学校里学的老唱法不一样,旋律多变,表现力强,富有魅力。那时,她还不会记谱。怎么办?她用自己发明的勾儿和弯儿作为记号来记旋律,谁也看不懂,只有她自己明白。每看一场演出,总要记上一段或几句。连新颖的过门都记,然后带回学校,和小燕琴师研究、吊嗓。当他们在校园里正式吊这出 《望江亭》时,连专教青衣的老师都惊呆了: “这是什么戏? 你怎么会的?”这是我昨晚看的《望江亭》,张君秋唱的,美极了”!她回答。老师启发,半个月后,把张君秋老师请到学校来代课了。可是孙毓敏却被关在了门外,不准进屋。因为当时规定: “只有青衣可以学《望江亭》,花旦不能学”。小毓敏气坏了,她一边流着泪,一边想着远在新疆的妈妈。她装着把脚放在靠近教室的窗台上练腿,伸长了耳朵偷学起《望江亭》来。此后,她通过同学,终于认识了琴师张似云和何顺信,一直闯进了张君秋的家。君秋老师十分赞赏这个勇敢的小姑娘,常常亲自指点,还亲自为她操琴,为她伴奏《状元媒》《诗文会》等剧。学“张派”的路子从此就算打开了。她借到了曲谱,借到了剧本,通过多次观摩和追记笔记,终于学会了这出戏。这一切,学校是不知道的。有一次,学生在外地实习演出时,主演谭记儿的同学突然发高烧病倒,如果不改戏码,就必须有人来替演这出 《望江亭》,老师焦急地问同学们: “谁能演《望江亭》”?她怯怯地小声说:“我试试行吗?”管业务的老师惊奇地问她: “你行吗?还用排吗?”“不用啦!”她和演杨衙内的同学冯万奎对了对词儿,当晚就真的演出了,效果竟出乎意外的好。老师和同学们大为震惊,从此,她落了个“录音机”的外号。可谁又知道她为了这出 《望江亭》,咬过多少次牙,练过多少功夫呢? 有人说:“孙毓敏天赋聪明,一听就会”。其实聪明是勤奋的结果。一个演员热爱艺术,必须要迷进去,才能融汇贯通,真正掌握规律。

  有一个学期,学校把一出地方戏改编为京剧来演,这出戏叫做《借女冲喜》。戏中有一个丑丫头,应是彩旦来演。一般彩旦都由男的小花脸来扮。学校的意思想让女生来试试,竟派了孙毓敏。起初她有点想不通:“难道因为我有点胖,就不能演俊的了?非得演彩旦吗?”但继而一想:“彩旦必须撒得开,敢表演!来就来!开蒙老师赵绮霞说过,出科后必须文武昆乱不挡,什么戏都得会。什么戏都唱,什么角色都能演,才算能耐,不能让人家别乎住。演就演!还非演好不可。”于是,毓敏在化装时,尽量把这个丑姑娘的丑劲儿突出: 画了个八字眉,三角眼,多而红的大颧骨,还画了个火盆大嘴,嘴角向下。为了突出她 “丑人多作怪” 的爱美心理,还给她在大头上带了三个正凤儿。喝! 简直成了一个开花裂口的大石榴了。猛一上台,把全校师生逗得捧腹大笑,谁还能认识这就是平时那个少言寡语的孙毓敏呢? 此后她还演过 《十三妹》里的赛西施和 《凤还巢》里的程雪艳等丑角,都演得栩栩如生,很有特色。

  那时,每到春节或放寒假之前,总要举行晚会。她和几个同学就在一起“造魔”:胡写乱编。她们把全校最大年纪的同学放在一起组成“幼儿园”。穿上幼儿的小围嘴儿,象“过家家”一样表演幼儿的动作,还特地当场发了饼干。唱了一个连他们自己也听不懂的自编的“日本歌”。台下师生笑作一团,都说这些大同学真能折腾! 是啊! 这些能折腾的骨干里,就有一个人是孙毓敏。在一出反串戏《秦香莲》的 《闯宫》一场里,他们叫皮肤最黑的孟俊泉和演老生的李崇善分别扮演喜妹、冬哥。叫唱小生的李文智扮演秦香莲,个子不高的吴纪敏演陈世美,而孙毓敏则勾上脸反串门官花脸刘廷。这一台集体反串戏突出了角色与本人特点距离很大的反差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打面缸》里,她反串了小花脸县官,临下场时还翻了一个虎跳。在现代戏《胖嫂回娘家》和 《千万不要忘记》这两出戏里,她分别扮演了胖嫂和姚玉娟两个角色。还在《北京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排练有感》的小文章。

  有一个阶段,学校里忽然来了一批豫剧学员,原来是常香玉来京演出,顺便带来“香玉剧社”的代培生。从此,校园的高音喇叭里就经常放送常香玉唱的豫剧《红娘》,第一次听,毓敏就感到新鲜、优美。边听边学,在辞岁的晚会上,她和另一个同学演出了豫剧《红娘》,又引出了大家的啧啧称赞。

  因为在北京没有亲人,每到周末,毓敏总是到市图书馆北京西单分馆去借书,当义务服务员。馆里对她借书总有些照顾: 她每周可以被优待借到厚厚的一叠十几本书,带回学校看一个星期。下周再还再借。她看的书比较多,巴金、老舍、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狄更斯、莫泊桑、高尔基、契诃夫、普希金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对她的影响更大些。从书本中吸取知识营养,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文化素质,加深了她对文学的爱好,提高了她的写作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系 授权8794明星网独家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及摘抄,违者必究!

猜你喜欢

我和淫荡的(老师姐姐)缠绵不休的激情性爱

过啦一段时间,她怀孕啦。他没有经历的事情终于发生啦。当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有点蒙啦。难道一个个生命就是这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吗?可能是对于事情的好奇吧!更多

程前与现任妻子朱瑞近况/程前个人资料与董

本文主要介绍:程前近况、程前现任妻子朱瑞、程前个人资料、程前与董卿为什么分手、程前的父亲、程前爱子娇妻曝光生活幸福、程前恋董卿丢饭碗更多

战狼2影评1500字 战狼2影评800字(4篇)

  《战狼2》影评一: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战狼系列,是一个由虚无变实在的过程。战狼1给我的总体感觉简直就是糊编乱造的瞎扯,而到 更多

谢津死亡当场画面/谢津为什么自杀

  很早就知道这个唱功不凡的谢津,年纪轻轻就凭着一把直入云霄的苍劲高音晋身于内地一线女歌手之列,曾经做过齐秦等著名港台歌星的演唱会 更多

史可个人资料现任老公是谁/史可和前夫黄小

  史可个人资料现任老公是谁 史可和前夫黄小茂的儿子  史可出生在湖北枝江市的马家 店镇,她的家旁不远就是镇中心的大礼堂兼电影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