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演员赵子岳简介资料介绍 赵子岳一生的经历

时间:2016-12-31 22:18:5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

  人们只要提起电影《锦上添花》中的“老解决”,《暴风骤雨》中的“老孙头”,或者《停战以后》中的“班县长”,《柳暗花明》中的“梅老爹” ,一种亲切之感就会油然而生。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老演员赵子岳塑造的不同类型的艺术形象深深地印在观众的脑海里,萦绕在人们的心目中。然而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位为人们所熟悉的著名电影配角演员,以前竟是一个外行; 也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有着从革命者到艺术家的不平凡的经历呢!

  赵子岳,学生时代曾用名 “之岳” ,在太行山根据地时曾用艺名 “依克” 。一九○九年农历六月十五日,赵子岳出生在山西省安泽县。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在石家庄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太行山剧团艺术指导、副团长,太行军区先锋剧团协理员,太行军区京剧团团长,山西省剧协副主任兼解放剧团团长,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科长,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副团长、团长等职。一九四九年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当选为剧协理事,后转为影协理事。

  艺术的启蒙

  赵子岳出生在一个山沟里的小县城,母亲早亡,父亲经常外出,他从小就跟祖父母相依为命。祖父是个画匠,而且喜爱音乐,赵子岳从小耳濡目染,对音乐、绘画自然产生了特殊的兴趣,小小年纪就迷恋于当时的一些民间艺术活动,热衷于一年几度的唱戏,以及和尚闹丧事、吹鼓手迎新娘之类的热闹场面。看戏不管情节如何,他总是被乐队所吸引,聚精会神地听着伴奏的乐曲。说来也怪,不用人教,他十二、三岁就学会了吹笛子,并且能用悠扬的笛声为人伴奏。很快,他又摸索着学会了拉板胡、弹三弦。在旧社会,戏子和吹鼓手是下等人,有钱人家举行喜庆婚礼时,他们只能在大门口吹吹打打,即使数九寒冬也只能在外面烤烤火。他因为喜欢听他们的演奏,有时还拿起他们的乐器试试,于是,很自然地就和这些民间艺人混熟了。

  赵子岳的父亲是一个在官场中混事的人,有一次去给一家办喜事的亲友贺喜,这在当时是很体面的事。他父亲身着长袍马褂,刚走到大门口,就有人喊: “客人来了,响起来! ”在鼓乐声中,主人出门迎接。他父亲眼睛一斜,发现自己的儿子正和吹鼓手们蹲在一起烤火,觉得有失身份,心里甚为恼火,回到家里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但从此,在他幼小而天真的心灵里,却更加坚定了热爱文艺的信念,种下了毕生从事艺术生活的种子。

  《国际歌》的引导

  一九二五年,赵子岳在太原考入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当时,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激起了太原爱国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他们也举行了游行示威,以各种形式支援上海工人。赵子岳在革命的浪潮中,加入了募捐演出的乐队行列。此后,他被吸收为进步学生组织——“进社”的成员。特别要提及的是,在“进社”的活动中,他学会了唱《国际歌》。这首歌使他唱得着了迷。他从《国际歌》中认识到是劳动者创造了人类的文明幸福,而坐享清福的人却是那些不劳而获的寄生虫。他常常唱着唱着动了感情,流下眼泪。后来他慢慢地懂得了,只有共产党才能解放全世界无产者。

  当时还是国共合作时期,但他在思想上已经有了进步的倾向性。后来,他才知道“进社”就是共产党的组织。一九二六年,他刚十六岁,就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太原反动当局也进行清校,迫害革命青年。在这事态急剧变化的形势下,他和组织失掉了联系。但是,敌人并没有放松对他的注意,据说就在他背着画箱去郊外写生时,后面还有“尾巴”盯梢呢! 毕业后,他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一年,他的父亲被免去山西省怀仁县县长的职务,因学费无着,便弃学回到太原任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员。

  一九三四年,他又到石家庄正太铁路扶轮小学当音乐教员。当时,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我东三省,蒋介石实行“先安内,后攘外”的反动的不抵抗主义,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的关头。赵子岳被抗日的怒潮激励着,心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在课余时间,他就经常到东北军各连队中教唱抗日救亡歌曲,结识了不少进步人士。后来,他在有七、八十人规模的正太铁路工人业余歌咏团作指导,每天晚上教工人们学唱抗日歌曲,出版了抗日歌曲集《大家唱》。那时正值傅作义绥东抗战,他和歌咏团员一起唱着抗日歌曲上街游行、讲演,进行宣传活动,并从各行各业中募捐,还组织了前线慰问团,到前线去慰问演出,有力地支援了绥东抗战。

  在这些活动中,他终于又找到了党组织,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由陶鲁笳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忠诚战士。

  太行山的“赵老师”

  “七七”事变后,他曾想请假先回家探亲,然后再和同志们一起上山打游击,没想到石家庄、太原很快沦陷了,又使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这时他想,不管怎样,做为一个共产党员,怎能躲在家里。他知道山西的“牺盟会”是党的外围组织,于是他就参加了本县的“牺盟会”组织,并担任工作团团长,吸收了当地很多知识青年,组织他们下乡进行抗日宣传活动。直到一九三八年才和党组织取得联系。这时他和爱人张健一同找到太行区,在区党委宣传部工作。开始,他做美术工作,曾精心绘制过马、恩、列、斯、毛主席的大幅画像,悬挂在会场的主席台上。他还画过许多富有民间风格的三色套版年画,宣传抗日救国,深受群众欢迎。后来,因工作需要,他又转到作曲方面。在开干部大会听报告的时候,他边听边把报告的内容集中概括成简单的几句话,当场编成歌词,谱上曲子,利用会间休息时间教给大家唱,同志们感到这样做既通俗,又容易唱,毫不费力地就能把报告精神记住了。当时太行山上有不少太原女师的学生和石家庄的同志,通过唱歌人们对他也更熟悉了,于是,“赵老师”的称呼在太行山就叫开了。上至区党委书记李雪峰和北方局书记杨尚昆,下至普通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呼他“赵老师”。

  他曾在区党委党校学习过一个阶段,并兼任学校俱乐部主任。当时的校长是赖若愚,他和赖若愚一起创作了党校校歌——《列宁的后代》,至今他还记忆犹新:

  列宁的后代

  4/4

  赖若愚词

  赵子岳曲

  每当说到这首歌儿的时候,他总是满怀深情地回忆起当年的那段难忘的战斗岁月和艰苦生活。直到今天,有时见到一些太行的老同志还都情不自禁地一块唱起这支有着珍贵纪念意义的歌子。

  一九四○年,他又调到区党委领导的太行山剧团作艺术指导。他一面参加话剧的演出活动,一面写些民间小调,配合生产和开展游击战。比如,他曾写过一段打游击的小调:“闲来无事心烦恼,找日本鬼子开个玩笑;大伙一起商量好,你拿锄头,我拿刀,跑上山头响鞭炮。哎咳咳哟,吓得那鬼子没有睡觉,吆一呀哟! ”在左权县拐儿镇群众与当地驻扎的国民党军进行斗争时,赵子岳还写了《质问国民党军》四段曲子,并配了歌词,对当地的抗日统战宣传工作起了很好的作用。

  太行区部队战士多半是山西人,喜欢看山西梆子。他针对这个特点,就从各地搜集人才,在太行山剧团中,成立了一个晋剧队。他还亲自登台演出,在《韩玉娘》、《打渔杀家》等剧目中都曾扮演过丑角。

  太行开辟八分区时,太行山剧团调往八分区,作为军分区政治部文工团。这个地区残遭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蹂躏,惨状使人目不忍睹。整村整村的人死在炕上、地下,没有人葬埋; 他们进驻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掩埋死者。活着的人看到八路军,先是哭,有说不尽的苦; 后是笑,感激共产党、八路军的恩情。老百姓说:“我们真是七死八活呀! ” ( “七”指国民党某部七军,“八”指八路军)赵子岳感触极深,很快就创作了话剧剧本《笑了的人》。为了宣传生产自救,他又写了另一个剧本《一把斧头》,内容是讲当地的牲口被敌人杀光,粮食被吃光,地里的荒草比人还高,老百姓连种籽都没有,无法种地,才发动群众上山采连翘。老百姓只要用一把斧头,上山砍连翘,卖给贸易局就能换回粮食,贸易局再把连翘卖到敌占区,同样也能换来粮食,这样老百姓就有了活路。虽然这些剧本当时的艺术水平不算高,但是演出以后对于度过难关却起了一定作用。

  后来,军区先锋剧团演出苏联话剧《前线》,缺少一个角色,临时就把赵子岳借去了,以后又正式调他担任先锋剧团协理员。他参加了一些演出,曾在歌剧《白毛女》中扮演过杨白劳。接着参加了有名的“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

  在“平汉战役”中,他在前方俘虏收容所工作,从大批俘虏中发现了很多艺人。收容所立即将这些人集中起来,由赵子岳负责进行训练。在他们还没有离开收容所的时候,就开始演出了。后来就由这些人组成了太行军区京剧团,赵子岳担任京剧团团长。从此,他又在京剧界出现了。这段时间他虽然没有参加什么演出,但从三年多的观摩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传统戏的表演艺术对他的自身修养有很大的教益。全国解放以后,他把京剧团带进太原,并做为京剧界的代表,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全国文联戏剧家协会理事,后转为电影工作者协会理事。

  偶然的发现

  全国解放以后,他担任山西省剧协副主任。他觉得自己多年来既搞美术,又搞音乐; 既搞话剧,又搞戏曲,好象样样都懂点儿,其实样样不精。虽然自己一直没有脱离艺术生活,却是艺术工作中的一个“杂工”。这时,他整四十岁,觉得自己还可以,也应该钻到一门专业中去,掌握一技之长。但究竟应该专一门什么艺术,自己一时也没有个准主意。

  正好这时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第一部故事片《吕梁英雄传》,外景就选在山西吕梁区。赵子岳负责接待摄制组,导演吕班就借他演了一个配角。尔后,史东山导演发现他很有经历过长期游击生活的气质,就约他担任影片《新儿女英雄传》里的游击队长黑老蔡一角色。这对他来说,完全是出乎意料的。他暗暗在想,如果能从电影表演艺术上钻下去,为人民的电影艺术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也是可喜的事。于是,《新儿女英雄传》影片还没有拍完,他就请示上级,并获准正式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偶然的发现,又把他推上电影艺术的道路上去了。

  但是,对他来说,除了抗战以前看过一些电影外,就是解放以后看了几部片子。对于电影是如何拍成的,他感到十分陌生。至于怎样根据电影的特点适应镜头的表演,把故事打乱“跳拍”,演员如何将情绪连贯下去等普通常识,他不仅没有学过,就连一点精神准备都没有。往往是一场戏拍完了,他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另外,出于勤俭节约的好心,怕拍坏了重拍,浪费胶片,越怕越紧张,越紧张反复越多,所以,他在第一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挫折,吃了不少苦头,简直有点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当电影演员了……

  然而,影片终于拍出来了。放映后,黑老蔡的艺术形象得到了人们的赞许,赵子岳也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奖章。他谦虚地说: “如果说做出了一点成绩的话,这完全是靠我的土气未退,素质未变,特别是组织上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就这样,他从此跨入了电影艺术的大门。

  在他刚调到北影时,厂里还只是一个演员科,不久,上级就指定他担任演员科科长。后来,正式成立北京电影演员剧团,他又担任了剧团副团长,直到一九六○年,由于团长田方担任厂里领导工作,他又任剧团团长。他在“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中,只有很短的时间离开过领导岗位,但是,他在从事繁忙的行政领导工作的同时,总是挤出时间钻研业务,参加拍摄了二十余部影片。他时而把重点放在拍摄影片上,时而把重点放在剧团的日常工作上。有时他在骑车上班的路上背台词,到厂后,就化妆进入角色,到摄影棚拍戏。几十年来,赵子岳一直是这样兢兢业业地工作,踏踏实实地作戏,持之以恒地攀登电影艺术的高峰。这正如了解他的人说的那样,他是“偶然的发现,必然的成果。”

  独特的风格

  赵子岳自从进入电影界以来,一共参加拍摄了三十多部影片,在扮演众多角色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他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正因为他是一个配角演员,长期的艺术生活实践,使他在自己的艺术生活中打开了一条宽广的路子。他演过工人、农民、干部、群众角色,也演过地主、汉奸、狗腿子。但大多是正面人物,而又以演农民形象见长。如为广大电影观众所熟悉的《新儿女英雄传》中沉着老练、机智勇敢的黑老蔡; 《暴风骤雨》中纯朴善良、谨言慎行的老孙头; 《锦上添花》中认真热情、幽默风趣的老解决; 《柳暗花明》中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的梅老爹;或《红旗谱》中阴险狡诈、仗势欺人的李德才; 《停战以后》中昏聩无能、弄巧成拙的班县长; 《青春之歌》中反动顽固爱财如命的老地主; 《小二黑结婚》中封建迷信、抱残守旧的二诸葛; 还有《万里征途》中的葛背山、《拔哥的故事》中的老韦保……,以及在其它影片中塑造的艺术形象,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性格鲜明,各有特色,既能由一个形象表现出某一类人的共性,又能刻划出这一人物的形象所特有的个性。因此人们说: “赵子岳的表演有他独特的风格。”他在剧中的台词不多,但有时他能抓住一句话、一个动作作为丰富人物特点的钥匙,为观众打开这一人物形象的心扉。如,他在《暴风骤雨》中扮演赶大车的老孙头。当时,老孙头正拉着土改工作队到他们村里去,坐在车上的工作队员急于了解他们村里的情况,而老孙头就很为难: 不说吧,他知道工作队是为贫下中农办事的,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他站在工作队一边,不说不好; 要说吧,村子里还是坏人当道,被他们知道了,就不得了。于是,老孙头憋出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话: “差不离儿。”寥寥几个字就表现出了老孙头既拥护土改,又怕惹祸、想保全自己的矛盾心情,勾画出了老孙头质朴、胆小的基本性格轮廓,给老孙头在全剧中对人对事的态度定下了基调,真正抓住了在土改时期这一类农民的特征。

  又如,他扮演的反面人物往往也是话很少,戏不多,但给人印象深刻。他在《红旗谱》中饰地主冯兰池的大管家李德才,有一个情节是冯兰池看上了贫农老驴头的独生女儿春兰,要李德才去办。李德才既不是象人们一般想象的拍着胸脯说大话,打保票,也不是用狗腿子式的甜言密语来阿谀谄媚,而是先胸有成竹地轻轻说道:“交给我办吧! ”接着是倒背双手,顺大墙根慢慢地走去,给观众留下一个渐渐远去的背影。画龙点睛地表现出李德才狡诈多谋、手段毒辣的性格特征,给人以余味无穷的感觉。

  赵子岳扮演的配角不使人觉得可有可无,平淡乏味,这与他严谨认真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他说: “对于主角、配角的安排,这是作者与导演构思中的问题。一部戏不能没有中心和主次,但作为演员,要在剧本的基础之上,导演的统一调配之下进行再创作。必须先认识一部戏的总体,掌握全剧的主题思想,搞清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集中精力认识自己所扮演的人物,然后进入角色,以一个完美的、活生生的人物出现。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没有主角、配角之分。有时遇到某场戏,要以这个配角为中心时,这个配角就成了这场戏的主角。如果演不好,就会影响一部电影的总体。”这是赵子岳集几十年之经验的深刻体会。

  赵子岳在电影艺术上的成就是有他坚实的基础的。一方面,他有广泛的艺术爱好与修养,有多方面的艺术生活实践。他从小爱好音乐,因而能很好地掌握戏剧音乐的节奏; 他曾长期从事过剧团工作,这对他掌握各种类型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表演技巧很有启发;他学过美术,这就有助于人物的造型、化妆及服装设计,同时可以从美学的角度来安排自己在每个画面中的位置,处理表演中的动作姿态。另一方面,赵子岳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他经历过革命斗争的锻炼,这对于他深刻地理解剧本,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抓住不同人物形象的特征,使人物形象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是大有补益的。如他刚刚踏进电影艺术的大门,扮演《新儿女英雄传》中的游击队长黑老蔡时,对电影艺术的基本知识非常缺乏,拍摄过程中常常反复,不知受过导演的多少批评,遇到过多少困难和波折,但最终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受到文化部的嘉奖。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赵子岳说: “当时我刚由根据地进入城市,在山沟里呆了十几年,每天都和战士、农民生活在一起,参加过一些战役,经常和敌人迂回、反扫荡。参加拍摄这部电影时土气尚存,虽然对电影艺术一窍不通,但主意已定,就是要把过去自己的所见所闻再现出来。”今天想来,所有这些,都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因素。

  赵子岳已年过七旬,他除了坚持参加一些电影的拍摄外,还想把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提高到理论的高度,进行一些电影艺术的研究工作。他曾说过:“人们常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意思是一部影片拍成后虽有不足之处,但木已成舟,不象舞台艺术可以再修改,再演出,只好‘遗憾’地交出胶片。作为一个演员,可不能把遗憾也随着胶片交出去,这就必须不断地解决这些遗憾,不再重复同样的遗憾,在努力丰富自己表演经验的过程中,提高演技与艺术修养。” 同时,他还说过: “演员的工作,是出头露面的工作,而我们表演不是为了自己出头露面,而是要演好。这就需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应当把‘出头露面’改为‘埋头苦干’。特别是不要忘记,电影艺术是集体的艺术,是所有参加编、导、演、摄劳动的结晶,千万不能忘记那些在银幕后面辛勤工作的‘无名英雄’! ”他还认为电影演员所面临的一个课题是,有没有必要在表演中超出真实生活。舞台演员面对的是众多的观众,要让每个观众听得清,看得真,这就需要艺术的夸张; 但电影不同,摄影镜头代表了观众的眼睛,一直推进到可以看见演员脸上的毛孔,录音机可以把声音扩大到能够听见演员的呼吸。所以,电影艺术似没有超出生活真实的必要,而是要力求达到表演的逼真,使人感觉到真有其事,好象是摄影师有选择地偷偷拍下来的一样。剧中人物的生活要看不出一点表演的痕迹。因此,与其说是电影的表演艺术,不如说是在银幕上生活的艺术。在这方面,他正在认真地探讨着。

  一九七九年,他在参加拍《柳暗花明》以后,在本厂获得特等奖。一九八一年,赵子岳把自己的一万元存款捐献出来,做为北影演员剧团设立优秀青年演员进步奖的基金,以鼓励他们在思想和表演技巧等方面不断努力攀高峰。

  赵子岳说,他要活到老,演到老,电影演员不怕老,演老人有真实条件。他有志在晚年为四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系 授权8794明星网独家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及摘抄,违者必究!

猜你喜欢

我和淫荡的(老师姐姐)缠绵不休的激情性爱

过啦一段时间,她怀孕啦。他没有经历的事情终于发生啦。当他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有点蒙啦。难道一个个生命就是这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吗?可能是对于事情的好奇吧!更多

程前与现任妻子朱瑞近况/程前个人资料与董

本文主要介绍:程前近况、程前现任妻子朱瑞、程前个人资料、程前与董卿为什么分手、程前的父亲、程前爱子娇妻曝光生活幸福、程前恋董卿丢饭碗更多

战狼2影评1500字 战狼2影评800字(4篇)

  《战狼2》影评一: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战狼系列,是一个由虚无变实在的过程。战狼1给我的总体感觉简直就是糊编乱造的瞎扯,而到 更多

谢津死亡当场画面/谢津为什么自杀

  很早就知道这个唱功不凡的谢津,年纪轻轻就凭着一把直入云霄的苍劲高音晋身于内地一线女歌手之列,曾经做过齐秦等著名港台歌星的演唱会 更多

史可个人资料现任老公是谁/史可和前夫黄小

  史可个人资料现任老公是谁 史可和前夫黄小茂的儿子  史可出生在湖北枝江市的马家 店镇,她的家旁不远就是镇中心的大礼堂兼电影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