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0月,正当直奉两军在榆关一带激战的时候,直系将领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与驻喜峰口的直系援军第二路总司令陕军第一师师长胡景翼,联合京畿警备副司令孙岳,秘密计划倒戈以驱曹、吴。10月19日,冯玉祥率部由古北口日夜兼程回师北京,于23日凌晨进入北京,占领了内外重要据点和交通通讯机关,派兵包围总统府,软禁贿选总统曹锟,接管了北京全城防务,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北京政变。
北京政变的发生,从表面看似乎是“突如其来”,其实它的发生不是突然,而是当时直系军阀与全国人民和孙中山为代表的广东革命势力的矛盾、直系军阀与奉系和皖系军阀的矛盾、直系军阀内部的矛盾斗争发展的产物。在直系内部的矛盾,冯玉祥与吴佩孚最为突出,所以冯玉祥成为这次政变的主角。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他是北洋军阀中具有民主意识比较进步的军人。 自辛亥革命以来,冯玉祥参加过滦州起义,反对“二十一条”,参加讨伐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反对对南方护法军政府的战争等等。因此,冯玉祥有接受孙中山思想和国民党影响的基础。早在1920年秋,冯玉祥由常德调驻武汉时,就曾致书孙中山,表示仰慕之情。随后,孙中山派徐谦、钮永键带着他的信到汉口会见冯,希望冯“能够一致从事革命工作”,使冯“很是兴奋感激”①。冯部移驻河南信阳后,冯派其秘书任佑民去广东回访孙中山,并表示只要孙用得着他时,他“当然无不尽力以赴”。1923年2月,为了争取冯玉祥反直,马伯援奉孙中山命到京访冯,冯表示要与国民党人往来,并嘱马代为引荐,马介绍了一些国民党人与冯谈话。同年夏秋,孔祥熙给冯带去孙中山赠送的亲笔写的《建国大纲》,冯读了之后,“心里涌起了一种兴奋钦慕之情”。12月,马伯援奉孙中山之命再访冯,向冯介绍了广东情况和孙对冯的期望,冯对马表示:“政府兵力,数倍于吾人,冒险盲动,势必失败,稍待则济,不必急急,我终要革命的,请传语中山先生及季龙。”在此期间,徐谦等还介绍冯玉祥与苏联驻华使节拉加罕相识,了解苏联情况,得到许多新的知识,使冯更加倾向于孙中山和广东革命势力。正因为冯玉祥思想比较进步,对北洋军阀的腐败常常流露不满情绪,加上个性倔强,受到当权人物的压制。在皖系当权时,他受到徐树铮的排挤,直系当权时又受到吴佩孚的压制。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冯率部由陕援豫打败奉军,因而被任命为河南督军,但吴佩孚又任命与冯嫌隙甚深的宝德全为军务帮办以牵制冯。冯未到职时,吴即将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列入督署各职名单,向冯推荐,使冯大为不快。吴视河南为自己的主要地盘之一,冯督豫后,曾拒吴更换省长和由地方拨款等,特别是冯把自己的第十一师大加扩充,更为吴所不容。因此冯督豫仅半年,北京政府在吴佩孚的威逼下,将冯调任徒有虚名的陆军检阅使。吴还拟将冯的五个补充团留在河南,借以削弱冯的力量,冯因得到陆军总长张绍曾的支持,才将所部全部北开,移驻北京南苑。在冯部北调时,吴本许每月由河南协饷20万元,但事后并未履行诺言,而北京政府又不能按时拨付军费(曾积欠达11月之多),致冯部饷项陷入极其困难地步。冯曾向其亲信说:“吴佩孚此次将我调职,其用意即要置我于绝境,使我们即不饿死,亦必瓦解。”②冯在极为不利条件下积极扩充队伍,严格加强训练以提高部队战斗力。与此同时,冯加紧了与各方面的联系。一方面,他注意孙、张、段的联系,另一方面,他又加紧了与胡景翼、孙岳等联合,在直系内部形成了冯、胡、孙反吴三角同盟。
冯、胡、孙的结合并非偶然,他们的处境相似,在政治上又有共同要求,一旦时机成熟,便采取一致行动。胡景翼在青年时代就参加了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在陕西耀州举行起义。在护法战争时,在三原组织靖国军,宣布独立。冯玉祥任陕西督军时,胡曾写信给冯表示:“只要你带着我们救国卫民,任何办法都乐于接受。”冯将胡的靖国军改编为陕军第一师,胡任师长。第一次直奉战争时,胡随冯离陕援豫。冯调任陆军检阅使,胡部驻防在彰德、顺德一带。吴佩孚拟调胡部南下进攻广东,胡不愿与广东革命势力作战,迟迟不肯开拔,引起吴的不满,在饷项给养上多方刁难。胡乃密谋反吴,派岳维峻去北京见冯,表示绝对听从冯的调遣。冯说:吴佩孚要打倒异己,对奉战争已到一触即发的地步,这种战事,我们誓死反对;我们须利用形势,相机行事,将来若果成功,必须迎请孙中山先生北来主持大计;纪律是军队的生命,此后即当严整军纪,真正做到不扰民、不害民和帮助民众,否则我们决不能成功。岳维峻对此完全同意,立即返回防地向胡复命。不久,胡以治病为名赴京与冯密谈,决心共同反吴。孙岳,河北省高阳人,字禹行,早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与滦州起义,被曹锟撤职,孙即南下。黄兴任讨袁总司令时,任孙为第一路总司令。失败后,孙一度去陕,与胡景翼来往密切。曹锟任直隶督军时,孙被委为军官教育团团长。直皖战争爆发,又兼任直隶省义勇军总司令。战事结束后,因受吴佩孚压抑,仅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兼大名镇守使之职。孙对吴的骄横专擅极为不满。冯与孙不但遭遇相同,而且志同道合,所以很容易走到一起。1924年9月,孙岳亲赴南苑为冯新建的昭忠祠落成致祭,并与冯密谈,达成协议。冯说:目前闹到这个局面,我想稍有热血良心的人,没有不切齿痛恨的。我所统辖的队伍,虽然名为一师三混成旅,但实际上不到三万支枪;在这样的情况下, 自然不能鲁莽从事;但我们必须努力,把一批祸国殃民的混帐东西一股脑儿推翻……。孙对冯说:你若决定这样干,我必竭尽全力相助。此外,还有胡笠僧(胡景翼)也定然愿和我们合作,我可以负责去接洽。至此,冯、胡、孙三角反吴同盟已告形成。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被任命为第三军总司令,奉命率部由古北口经滦平、承德、赤峰向开鲁前进,迎战奉军热河北路的进攻。冯所担任的这一路,地方贫瘠,交通不便,不但行军困难,而且给养无法解决,吴佩孚又下令不设兵站,各军给养完全就地筹措,实际上是吴有意识借着这次战争把冯部调离京畿,并把这部分力量消耗在荒凉贫困的长城之外。冯玉祥对这一着是十分清楚的,这就促使冯下决心倒戈反吴,并在军事上作了布置。首先,他以第十三师开赴前线,北京防务空虚为名,向曹锟建议把孙岳的第十五混成旅调来拱卫首都,曹同意冯的建议,立即调孙部到京,并任孙为京畿警备副司令,实际上是把孙部调京作为内应。他就任第三军总司令后,采取拖延办法,21日先头部队才开始出发,24日才开拔完毕。他又以步兵一营留守北京城内旃檀寺,派蒋鸿遏为留守司令兼兵站总监,办理一切事务。将从河南招募的新兵万人借口留在后方训练不开拔。一切布置妥当后,冯始向怀柔出发,每天行军二三十里,冯的司令部也移动很慢,10月1日才到达古北口。冯到古北口后,又以筹措给养为名,便停了下来。他一面督饬沿途各县加紧修筑公路,预作班师回京的准备,一方面令鹿钟麟每日朝着北京方向作急行军训练,以掩人耳目。胡景翼被任命为援军第二路司令后,即将所部集结在通州待命。吴佩孚令胡部由喜峰口进军热河应援王怀庆,冯派人与胡密商,决定暂缓开拔,以待战局的变化。
猜你喜欢
-
韩复榘简介怎么死的为什么会叛变冯玉祥 评
韩复榘,字向方,河北霸县人,生于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父韩静原,在本村私塾当教师。韩随父在塾读书。1910年,因家庭困难,他辍学投 更多
2017-12-13 09:34:51
-
倒戈将军冯玉祥简介怎么死的 冯玉祥八次倒
冯玉祥,原名基善,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1882年11月6日(清光绪八年九月二十六日)出生于直隶(今河北省)青县兴集镇一个下级军官的家庭 更多
2017-12-13 09:34:51
-
直系军阀首领冯国璋简介怎么死的 冯国璋是
冯国璋,字华甫(符),河北省河间县诗经村人,生于1859年1月7日(清咸丰八年十二月初四)。其父冯春棠务农,家境不很宽裕,荒年常不能自给 更多
2017-12-13 09:34:51
-
杜聿明将军简介生平经历有何战绩 国民党杜
杜聿明,字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1904年11月28日(清光绪三十年十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本省榆林城内。其父杜良奎,字斗垣,清末举人,先后 更多
2017-12-13 09:34:51
-
波茨坦会议为什么那么重要 波茨坦会议的影
波茨坦会议是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三次重要会议之一。它及时地调整了三大同盟国之间在战胜德国后日益尖锐 更多
2017-12-13 09:34:51
-
【第一届冬季奥运会是哪一年举办地在哪】第
第一届冬奥会开幕典礼 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4年1月25日—2月4日在法国夏蒙尼举行。 本届运动会原名第八届奥林匹克国际体育 更多
2017-12-13 09:34:51
-
1983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1983年中国不可不知
《经济日报》创刊 1月1日,以经济报道为主的全国性综合性报纸——《经济日报》在北京创刊。日出对开一张。除在北京印刷外,在武汉、 更多
2017-12-13 09:34:51
-
1976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1976年中国发生了哪
周恩来逝世 1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因患膀胱癌,医治无效,于9时57分在北京逝世,终年78 更多
2017-12-13 09:34:51
-
欧洲共同体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基础
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基础 西欧地域不大,国家众多,历史上一直相互征战不休。早在14世纪初就出现欧洲统一的思想。1305年诺曼 更多
2017-12-13 09: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