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的中国历史大事 1917年不可不知的36件大事[第3页]

时间:2016-08-27 18:53:06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中日“西原借款”

  1917年7月,段祺瑞重任内阁总理后,为实现其“武力统一”的野心,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大量向日本借款。1917年至1918年间,段祺瑞与日本寺内正毅内阁签订了一系列公开或秘密借款,其中八次借款约1亿4500万日元,由段祺瑞之日本顾问西原龟三从中联系、经办,故称“西原借款”。通过这些借款,段祺瑞把我国山东和东北地区铁路、矿产、森林等权益大量出卖给日本帝国主义。

  上海英美烟厂工人罢工

  1917年7月,英美烟厂3000工人,进行了坚持最久而风潮最烈的三星期罢工,反对资本家减低工资,愤怒撕毁警察署贴出的“不许聚众滋闹及殴辱洋人”的告示。

  中日军警发生冲突

  1917年8月13日,中日军警在郑家屯发生冲突。这是日本破坏中国统一的一幕丑恶历史。郑家屯属奉天辽源县,为四郑铁路的终点。此地原无日本驻军。8月13日,住在郑家屯一位名叫吉本的日商,向一位中国小渔民买鱼,因出的价钱太低,渔民不卖,吉本即挥拳殴打这位小孩,此事恰为该地中国驻军——奉军第28师冯麟阁部士兵看见,即上前劝解。吉木却恼羞成怒,转向中国士兵动武,但不是对手,吉木急忙向日军驻地求援。一会儿,他引领20多名全副武装的日军企图闯进中国士兵营房,被卫兵阻拦,日军不但不听劝阻,反而痛打卫兵,这引起中国士兵的公愤。矛盾恶化,日军开枪,中国军人被迫还击,结果中国军人死亡4名,伤数人;日军死7名,伤9名。21日,奉天督军张作霖接到日本关东都督照会,要求将四平街至郑家屯沿线30里内的中国军人全部撤离,虽经交涉,但无效。郑家屯事件后,日军到处寻衅。9月3日和9月18日,中日两国军队又在朝阳坡和吉林长岭县发生一些冲突。

  北京政府对德、奥宣战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发布《大总统布告》,正式对德国及其盟国奥地利宣战。《布告》指责德国实行潜水艇计划,违背国际公法,危害中立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宣布即日起,对德奥处于战争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美日两国均怂恿中国对德宣战。1917年3月,国会通过对德绝交案。5月,段祺瑞内阁又通过对德宣战案,但在众议院审查中没有通过,后因发生张勋复辟事件而被搁置。张勋复辟被平定后,因国会不复存在,北京政府才正式发布对德奥宣战。宣战后,中国派出数万华工到欧洲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国会非常会议在广州召开

  1917年8月25日,南下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7月,张勋复辟失败,皖系军阀段祺瑞重新上台,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企图进一步控制北京政府。孙中山在广州号召护法,受到国会议员的拥护,纷纷离京南下,因到广州的国会议员只有150多人,不足法定人数,不能召开正式会议。根据孙中山提议于8月25日召开非常会议,讨论护法问题。会议决定成立军政府,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9月1日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陆荣廷和唐继尧为元帅。

  孙中山就任军政府大元帅

  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宣誓就任大元帅,宣告军政府成立。他在誓词中重申护法目的是:“攘除奸凶,恢复约法,以竟元年未竟之责,雪数岁无功之耻”,决心讨除段祺瑞等民国叛逆,维护民主共和。随后,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下令讨段。西南各省滇军、粤军和部分桂军、黔军、川军以及海军在军政府统领下开始了讨段战争,护法战争揭开序幕。

  护法军政府成立

  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就大元帅职,任命各部部长,护法军政府正式成立。但唐继尧、陆荣廷等人不愿和孙中山真正合作,他们附和护法主张只是为了抵制段祺瑞的武力吞并政策,以巩固自己的地盘。他们最初表示不肯就军政府元帅职,当他们与直系军阀勾结之后,即对军政府百般刁难,排挤孙中山。次年1月,两广和滇、黔等省军阀在广州组成“西南自主各省护法联合法”,同护法军政府对抗;4月,西南军阀拉拢非常国会中的政学系分子,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非法改组军政府,将大元帅制改为总裁合议制,排斥孙中山。7月推选伍廷芳、孙中山、岑春煊、陆荣廷、唐继尧、林葆择七人为总裁,岑春煊为主席。孙中山见事不可为,未就职而赴沪。军政府继被桂系军阀取消。

  南北军会战湖南

  1917年10月6日,南北军激战于湖南之衡山、宝庆一带,护法战争开始。孙中山是日复电湘军林德轩等,望其“勉事进行,以树大勋”。次日又通电各省号召讨伐段祺瑞等。

  中日改订吉长铁路草约

  1917年10月12日,中国与日本订立吉长铁路借款,共650万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国内资本过剩,亟欲向外寻找出路。而当时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又遭到中国人民的严重抗议。因此,1916年10月日本寺内内阁继大隈内阁成立的时候,即决定对华大量投资。在他们看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继续获得大量利权;另方面又可转移中国人民对日之恶感。日本为了避免其他列强的干涉,许多借款不以官方名义公开行之,而是组织朝鲜、台湾、兴业三银行为主秘密进行,并以西原龟三其人奔走于东京、北京之间。所以人们又把这一时期的大借款,称为“西原借款”。1917年8月,又成立了中日合办的中华汇兴银行(华股代表为陆宗舆,日股即为朝鲜、台湾、兴业三银行),办理西原借款的接收等事宜。吉长铁路草约共20款,利率为年利5厘;借款还清期限为30年;借款的担保,为本铁路的财产及收入。财政总长梁启超,交通总长曹汝霖,南满洲铁路公司代表理事龙居赖三分别在草约上签字。

  临时参议院成立

  1917年11月10日,段祺瑞为了夺取总统宝座,成立了临时参议院,以对付临时大总统冯国璋和冯系的长江三督。14日,由该院选举皖系政客王揖唐、那彦图为正副议长,以此为政治武器,积极进行“合法驱冯”活动。自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重新组阁,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总统。段祺瑞主张武力统一中国。冯国璋主张和平统一中国。两人明争暗斗,终于搞成直皖反目。段祺瑞借着反对孙中山提出的恢复旧约法,召开国会之机,成立临时参议院“倒冯”。

猜你喜欢

中国国民党第四任主席胡汉民简介怎么死的

  胡汉民,原名衍鸿,字展堂。原籍江西庐陵延福乡青山村,1879年12月9日(清光绪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出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父胡文照,做 更多

2016-08-27 18:53:06

中国化工之父范旭东简介生平经历 范旭东的

  范旭东名锐,字旭东,以字行,1883年(清光绪九年)生,湖南湘阴县人。其父范琛,以教书为业。范旭东六岁入塾,是年丧父,靠母亲做针线活 更多

2016-08-27 18:53:06

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丁文江院士简介 丁文江

  丁文江,字在君,江苏泰兴人。1887年4月13日(清光绪十三年三月二十日)出生在一个富绅的家庭里。五岁入塾读书。十五岁时,得到泰兴知县 更多

2016-08-27 18:53:06

【戴季陶简历简介中国国民党元老之一】戴季

  戴季陶,名良弼,字选堂,又名传贤,字季陶,号天仇。1891年1月6日(清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于四川广汉。原籍浙江湖州,其先人入 更多

2016-08-27 18:53:06

【中国致公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陈其尤简介】

  陈其尤,别号定思,又名丽江。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生于广东海丰县东笏社。1903年,入海丰县高等小学堂甲班就读,四年后毕业。1908年, 更多

2016-08-27 18:53:06

波茨坦会议为什么那么重要 波茨坦会议的影

  波茨坦会议是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三次重要会议之一。它及时地调整了三大同盟国之间在战胜德国后日益尖锐 更多

2016-08-27 18:53:06

【第一届冬季奥运会是哪一年举办地在哪】第

第一届冬奥会开幕典礼  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4年1月25日—2月4日在法国夏蒙尼举行。  本届运动会原名第八届奥林匹克国际体育 更多

2016-08-27 18:53:06

1983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1983年中国不可不知

  《经济日报》创刊  1月1日,以经济报道为主的全国性综合性报纸——《经济日报》在北京创刊。日出对开一张。除在北京印刷外,在武汉、 更多

2016-08-27 18:53:06

1976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1976年中国发生了哪

  周恩来逝世  1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因患膀胱癌,医治无效,于9时57分在北京逝世,终年78 更多

2016-08-27 18:53:06

欧洲共同体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基础

  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基础  西欧地域不大,国家众多,历史上一直相互征战不休。早在14世纪初就出现欧洲统一的思想。1305年诺曼 更多

2016-08-27 18:53:06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