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马寅初简介资料生平经历 铁窗内外痴心不改[第4页]

时间:2017-11-03 15:07:29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铁窗内外 痴心不改

  阴险毒辣的蒋介石,终于对马寅初下了毒手。

  1940年12月6日,马寅初正在用早餐,宪兵团长带了十多个人突然闯进学校,声称奉最高当局命令请马寅初去谈话。马寅初对蒋介石这一手早有预料,他泰然自若地穿戴整齐,即随前往。

  马寅初被捕的消息震动山城。首先是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表示了极大的关注。知名人士邹韬奋很快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黄炎培,黄炎培对此十分惊异,立即写信给张治中进行营救。隔一天,张治中面告黄炎培说: “马老之被捕,是因他在重庆多次讲演,直指孔祥熙、宋子文,被人告密。”

  重庆大学的广大师生,对国民党反动派非法逮捕马寅初的法西斯暴行义愤填膺,在校内立即掀起了营救马寅初的怒潮。当晚,商学院学生自治会集中大家意见,决定约集沙磁区各校同学第二天召开援马大会,并一起游行,到行政院请愿,要求释放马寅初。由于消息泄露,第二天,学校当局抢先在大礼堂召开全校师生大会,校长声称:“马寅初先生态度已经改变,没有什么危险,希望同学们不要增加马先生的困难。”这样就破坏了学生集会游行请愿的计划。

经济学家马寅初简介资料生平经历 铁窗内外痴心不改

  为了欺骗舆论,蒋介石集团又谎称马寅初此行是“往前方考察经济”,并费尽心思安排了马寅初回校和师生话别的场面。12月8日,马寅初在宪兵团长和一群便衣特务“簇拥”下回到了学校。重庆大学礼堂挤满了群众,马寅初登上讲台,没有讲自己现在如何,开口还是痛斥“四大家族”破坏抗战建国的罪行,并明确地指出:“我们反对的就是这种人。”鲜明的态度和不屈不挠的气概,粉碎了“马先生态度已改变”的谰言,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宪兵团长像被蜇了似的,赶紧催促说:“马先生这次是奉命往前方考察,时间紧迫,还是赶紧动身要紧。”说完,不顾同学们“马先生不能走”的怒吼,匆匆督促他离校。全校2000多名师生刹那间筑起了夹道人墙,目送自己尊敬的师长远行。同学们悲愤交加,泣不成声,女同学更是禁不住放声大哭。马寅初深深地被同学们这纯真的感情所感动,他登上车子,向送别的同学们频频挥手。

  马寅初远去了,但重庆大学师生并不灰心。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全体同学即以个人签名的方式,向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递上《陈情书》。《陈情书》说:“马师学者、专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一片丹心,忧国忧民。值强寇压境,国家民族处于危亡绝续之秋,奔走呼号,声嘶力竭,纯为救亡图存,肝胆可照。……主张征收临时财产税……实为国家财经困难救急之计,俾足食足兵,坚持抗战至最后胜利。……马师年届六旬,天寒岁暮,倥偬远戍,情何以堪?而数百学子,羔羊迷途,学何以进?故为马师计,为生等计,为国家民族计,涕泣陈词,恳请促马师返校主持院务。”学生们还冲破蒋介石的干涉和阻挠,于1941年3月30日在重庆大学举行“遥祝”马寅初教授六十寿辰大会,援救马寅初出狱。

  寿堂是在一间大教室临时布置而成的,正面挂着“明师永寿”四个大字,四壁挂满了各方送来的寿联、寿幛。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的寿联是:“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新华日报社的寿联是:“不屈不淫征气性,敢言敢怒见精神。”还有的寿联写着“老马识途”、“马首是瞻”等。连寿堂外的过道上也挂满了寿联、寿幛。为了抗议国民党特务捣乱,同学们还用民间在大门上贴“驱鬼符”的做法,把孔祥熙早些时候送来的一幅像挂在进门口处。祝寿会下午2点开始,各方来宾济济一堂。许多来宾在发言中热情赞扬马寅初敢怒敢言、浩然正气的高尚品德,称颂其“足为学者楷模”。散会前,来宾和记者们还纷纷解囊捐款,援修“寅初亭”。以志对马寅初的永久纪念。

  马寅初被捕后,先是被关押在贵州息烽集中营附近山腰一处三间两厢的民房里,虽然每天还可早晚按自己的习惯洗澡,在警戒圈内爬山,但整天有4个带着手枪的便衣副官看管,完全失去了和外界接触的自由。1941年8月,马寅初被转押到江西上饶集中营,终日被囚禁在一个小院子里,连散步的自由也没有了。1942年6月,日本侵略军沿浙赣铁路进犯,上饶集中营要向福建迁移。在中国共产党和周恩来同志以及其他民主人士的大力营救下,蒋介石慑于舆论压力,才未将马寅初迁押福建,而押到了广西桂林。1942年8月,马寅初终于走出了集中营的牢房。

  马寅初从集中营出来后,被“接送”回重庆歌乐山他的家中。但当局规定:不要离开歌乐山,如要离开,必须先获得警察局的准许。马寅初实际上是被软禁在家里。在软禁期间,他充分利用时间,专心致志,著书立说,分别于1943、1944年出版了《经济学概论》、《通货新论》等书。

  1944年冬,国民党当局迫于全国抗日民主运动高潮的压力,不得不在国民参政会上宣布,恢复马寅初等政治犯的人身自由。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密令重庆大学和其他大学不得聘请马寅初教书,密令《中央日报》、《扫荡报》等国民党中央报刊不准刊登马寅初的文章,企图在政治上、经济上置马寅初于死地。

  当马寅初陷入“教书不成,投稿无路”的困境时,周恩来即指示新华日报社:“马老是一位经得起考验的爱国主义者,必须给予支持。”《新华日报》决定刊用马寅初的稿子,并破例用整版的篇幅,将马寅初出狱后第一篇文稿——《中国的工业化和民主不可分割》一文一次发表。从此以后,《新华日报》记者经常到马家看望和采访,马寅初也经常参加新华日报社召开的各种座谈会,并几乎每次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次,董必武、王若飞在重庆邀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学者座谈国事,马寅初即席发言说:“组织群众,组织队伍,这是你们共产党的事情,中共对这方面的工作是专家,我马寅初只会单枪匹马。但是,只要为了国家利益,我是一定要跟共产党走的。”[1] 的确,马寅初获得自由后,用他的行动实践了他的诺言。

猜你喜欢

瓦尔加人物生平 瓦尔加苏联马克思主义经济

  叶甫根尼·萨姆依洛维奇·瓦尔加(Евгений Самуило-вич Варга, 1879—1964),苏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前苏 更多

2017-11-03 15:07:29

马歇尔人物生平 马歇尔英国经济学家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英国经济学家,近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派——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①的创始人。   更多

2017-11-03 15:07:29

邓稼先简介资料生平经历事迹 邓稼先的子女

  邓稼先,杰出的物理学家、核科学家,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爆轰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力学、统计物理和理论物理等多方面广有建树,是 更多

2017-11-03 15:07:29

李克农简历生平经历故事 李克农的子女后代

  李克农,民主革命时期长期主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情报工作,是中共和人民军队情报、保卫工作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在隐蔽 更多

2017-11-03 15:07:29

黄炎培简介生平经历 黄炎培的后代子女

  兴亡梦觉惊风采  黄炎培,号任之,1878年10月1日 (夏历九月初六)出生于上海沙县城一个平民家庭。父亲黄叔才初在家设塾授徒,后外出 更多

2017-11-03 15:07:29

罗炳辉将军简历生平经历 罗炳辉的后代子女

  (一)  罗炳辉,原名罗德富,自字宿星,1897年1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冬月二十九日) 诞生在云南省今彝良县大河乡阿都村偏坡寨一汉族 更多

2017-11-03 15:07:29

吕正操简历生平经历 吕正操的子女后代

  吕正操,早年加入东北军,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毅然参加中国共产党,率部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开创 更多

2017-11-03 15:07:29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