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马寅初简介资料生平经历 学以致用抨击时弊[第2页]

时间:2017-11-03 15:07:29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学以致用 抨击时弊

  1915年,马寅初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学者,谢绝了指导教师要他留校任教的请求,满怀着改革中国经济制度、富国强兵的抱负,回到了阔别十年的祖国。

  开始,他在北洋政府当一名职员,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就发现他学习的那套财政学说,在这里一点用处也没有。北洋政府不仅背着人民接受了日本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公开进行复辟帝制活动,而且内部明争暗斗,变化无常。“官场习俗,非我所愿”,马寅初遂辞去政府公职,到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专心致志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

  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为了冲刷这所学府的封建思想和浓厚的官僚习气,竭力提倡科学与民主。1919年4月,在蔡元培的倡导下,北京大学成立了教授评议会,并推选马寅初为北大第一任教务长。在此期间,马寅初积极协助蔡元培推进教授治校和民主管理,改革北大的旧制陈习。1920年1月,马寅初为了致力于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以不擅长行政领导工作为由,辞去了教务长,专任教授。

经济学家马寅初简介资料生平经历 学以致用抨击时弊

  马寅初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经常到上海、杭州等地考察经济,还兼职浙江兴业银行顾问。同财政金融界保持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使他对中国财政金融情况有比较系统深入的了解,为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在他的潜心钻研下,先后出版了《马寅初演讲集》、《中国国外汇兑》、《中国关税问题》、《中国银行论》等著作,对介绍经济学知识起了积极作用。

  1926年冬,奉系军阀张作霖入关,随即控制了北京政府。1927年8月6日,军阀政府下令,撤销北京大学,将在北京的国立九所高等院校合并成立所谓“京师大学校”。反动军阀制定了一套极端腐朽的教学制度,使北京大学又由资产阶级办学道路向封建主义办学道路倒退,很多教授包括马寅初纷纷离开了北京大学。马寅初离开北大后,任浙江省省府委员,并在浙江财务学校任教。

  这时的蒋介石虽然公开背叛了革命,但他为了装饰门面,更为了在财政金融方面求助于江浙财团,于1928年将颇有影响的马寅初请出任立法委员之职。1929年,马寅初出任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两三年后,又到经济委员会任委员长之职。虽然立法院是蒋介石政府的要害部门,马寅初本人还加入了国民党,但由于他基本上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因此,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大官僚利益的蒋介石集团之间不可避免地有着深刻的矛盾。在立法院内,马寅初始终保持了发表个人见解的自由。他刚直不阿,秉公办事,据理力争,不管是宋子文当财政部长,还是孔祥熙当财政部长,他都不向这些炙手可热的权贵屈服。在一次立法院的会议上,他当面质问孔祥熙:为什么在法币贬值、物价上涨时,不去设法稳定币值,制止物价上涨,反而宣布大幅度降低法币对美元的汇价,造成物价大混乱,物价更上涨?问得这位财政部长面红耳赤,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马寅初和孔、宋的斗争,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也惹恼了国民党当局。 1935年1月29日,南京《中国日报》发表社论,不点名地指责马寅初的言行不符合“党国利益”,不懂得“政治责任和公私分际”,并告诫说:“已经接受国家任命的学者们,要抛弃他做学者时代毫无拘忌的积习”,“一言一行务必绝对站在国家真正利益上面”,不要“影响整个国计民生来捣乱国家整个的计划”。[1] 马寅初看到这篇文章后,立即在2月3日《武汉日报》发表文章予以反驳,指出:“鄙人每以党员之地位,对于危害党国,藉便私图之流,不得不以正言相责。虽得罪于人,在所不计。”他进而揭露说,正是财政部受了某多头大投机公司所操纵,而“这家大投机公司是专以公债券为经营对象的。法国人创办的万国储蓄会的有奖储蓄,以诈骗手段,搜刮我国的民脂民膏,储蓄银行法禁止有奖储蓄,因万国储蓄会和财政部订有合同,法国公使提出了严厉的抗议,财政部迟迟不予执行,其中原因,可想而知。”马寅初这篇文章发表不久,财政部“某要员”就向中央社记者发表谈话,谎称马寅初揭露财政部的黑幕是“有意诬蔑”,并说马寅初“身为立法委员”,“不应惑于少数人之私见,而发不合事理之言论,致破坏政府整个政策。”[1] 威胁马寅初。

  马寅初在南京政府任职期间,兼任了南京中央大学、陆军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之职。3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日益恶化,国内出现了农村经济破产,工商业凋敝,民众贫困,国力衰竭的局面。马寅初为了探究其原因,于1935年出版了《中国经济改造》一书,指出:“今日之中国,根本谈不到自由贸易”,“今日之中国,已成为外货倾销之所,高筑关税堡垒,犹不足以抵制于万一”,如再主张自由贸易,就势必使国内当时已气息奄奄、脆弱不堪的民族工业夭亡。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旨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马寅初作为一名赤诚的爱国者,立即投入抗日行列。1931年11月,他为《交大抗日特刊》写序文呼吁:“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挑衅,要立即武力抵抗,要经济绝交不可得也。”他认为经济绝交不能限于只是消极地不买日货,而要积极地致力于生产;武力抵抗不能仅赖于数百万兵士,而要全国总动员。1936年9月,马寅初在中国经济学年会上指出:“救亡图存,全仗学术界与事业界互相合作”,“只要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抵抗外夷,区区敌国,不足惧也。”表示了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

  在全国抗战爆发之前,马寅初先后发表了《非常时期之财政问题》、《非常时期之经济问题》、《非常时期之物价问题及货币政策》、《非常时期的法币与外汇》等文章,对抗战时期的经济、财政、货币、物价等一系列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主要是:主张改革财政制度,开办所得税、战时过分利得税、临时财产税等;主张稳定币值,反对滥发纸币;呼吁当局决不能加入日元集团,防止在政治上、金融上都受日本控制。

猜你喜欢

瓦尔加人物生平 瓦尔加苏联马克思主义经济

  叶甫根尼·萨姆依洛维奇·瓦尔加(Евгений Самуило-вич Варга, 1879—1964),苏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前苏 更多

2017-11-03 15:07:29

马歇尔人物生平 马歇尔英国经济学家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英国经济学家,近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派——新古典学派(剑桥学派)①的创始人。   更多

2017-11-03 15:07:29

邓稼先简介资料生平经历事迹 邓稼先的子女

  邓稼先,杰出的物理学家、核科学家,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爆轰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力学、统计物理和理论物理等多方面广有建树,是 更多

2017-11-03 15:07:29

李克农简历生平经历故事 李克农的子女后代

  李克农,民主革命时期长期主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情报工作,是中共和人民军队情报、保卫工作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在隐蔽 更多

2017-11-03 15:07:29

黄炎培简介生平经历 黄炎培的后代子女

  兴亡梦觉惊风采  黄炎培,号任之,1878年10月1日 (夏历九月初六)出生于上海沙县城一个平民家庭。父亲黄叔才初在家设塾授徒,后外出 更多

2017-11-03 15:07:29

罗炳辉将军简历生平经历 罗炳辉的后代子女

  (一)  罗炳辉,原名罗德富,自字宿星,1897年1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冬月二十九日) 诞生在云南省今彝良县大河乡阿都村偏坡寨一汉族 更多

2017-11-03 15:07:29

吕正操简历生平经历 吕正操的子女后代

  吕正操,早年加入东北军,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毅然参加中国共产党,率部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开创 更多

2017-11-03 15:07:29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