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家何长工简历生平经历 在“文革”内乱中[第7页]

时间:2017-11-02 17:38:23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在“文革”内乱中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文革”初期,以何长工为书记的地质部党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派出工作组进驻北京地质学院指导运动。由于当时有些人以工作组压制运动为由,全国各地出现一股反工作组的狂潮。7月28日,北京地质学院工作组奉中央指示撤出。此时,陈伯达、江青、关锋、戚本禹借工作组问题,煽动北京地质学院少数造反派到地质部揪斗原工作组长。未得到地质部党委同意,造反派就反复冲击地质部,使机关无法正常工作。周恩来、李富春、薄一波等国务院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多次通过电话向何长工了解情况,并派余秋里、谷牧等到地质部,要求何长工做好工作,保证机关工作运转。何长工在周恩来的支持下,顶着重重压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守工作岗位,一边工作,一边应付造反派各种“批判会”、“声讨会”。直到1967年1月16日造反派夺权,何长工被“彻底打倒”,完全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

  1966年10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在何长工所在的西北组,康生首先发难,指责地质部原驻北京地质学院工作组写信反映关锋、戚东禹等人支持少数学生闹事的问题,是把矛头指向中央文革小组和他本人。林彪也在会上大骂“何长工对党怀有刻骨仇恨,比国民党反动派还凶狠”[1]。

  面对林彪、康生的诬蔑,何长工在会后不久,直接上书毛泽东,大义凛然地揭露了他们历史上的问题和要置他于死地的险恶用心。在“文革”高潮中,这封信自然给“文革”旗手们致命一击,然而却由此招来更残酷的人身迫害。

  在造反派召开的“批斗会”上,何长工受尽凌辱,胸前挂着“反党分子何长工”的大牌子,会后还戴高帽子游街示众,步行几十里。“文革”初期他被批斗一百多次,头上的顶骨被打塌一块,肋骨被打断三根,战争中幸存的一条好腿也被打瘸。

  1968年3月30日,何长工被造反派隔离审查,停发工资,每月只发20元生活费。家属也受株连,夫人尹清平受审查,并下放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子女不能提干、不能上学、不能入党。六个子女中有四个到农村插队落户。

  从1969年6月至1971年10月,何长工被“劳动改造”。先是在地质部北京清河农场,后到江西峡江县地质部“五七”干校。“劳改”期间,白天从事重体力劳动,晚上接受专案组“车轮战”、“逼、供、信”折磨,最长达72小时。并且饮食上受到百般刁难,每餐主食限量,副食只允许买五分钱的稀汤。年近七旬的何长工精神和身体受到极大摧残,体力渐渐不支,于1971年夏开始尿血,后经周总理批准回京治病。

  毛泽东、周恩来对何长工的问题十分重视,曾多次指示解放他,但由于“四人帮”集团的干扰破坏,到1975年何长工仍处于检查、交代阶段。在漫长的受迫害期间,面对淫威,何长工刚正不阿,以各种形式进行坚决斗争。在“逼、供、信”高压下,宁愿自己遭到毒打,也决不违心地为其他受迫害的老同志出具不实证词,给他们增加任何伤害。

  1975年5月,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何长工问题才得以解决。1975年8月15日,中共国家计委核心小组发出了计发[1975]22号文件,决定恢复何长工的党组织生活。同年11月初,毛泽东批准何长工的请求,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后任军事学院副院长。在军事教育岗位上为推动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付出了心血。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何长工坚决拥护和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1980年,地质部根据中央指示,推翻了“文革”期间强加在何长工头上的一切不实之词,何长工得到彻底平反。1980年9月,在全国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何长工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82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他积极响应中央废除领导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号召,热情关心、支持年轻同志走上领导岗位,于1980年和1982年先后主动提出辞去他所担任的军事学院副院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职务。1985年6月24日,他给党中央写信,提出辞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职务,退居二线。

  何长工在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期间,应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的请求,于1979年12月兼任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他以满腔热情,悉心组织和指导党史人物研究工作。建会初期经费十分困难,他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帮助开展工作。还多次千里迢迢,亲赴外地,抱病出席学术研讨会。作为十年内乱的受害者,他对林彪、“四人帮”迫害老干部,伪造党史、军史的行径深恶痛绝,多次在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学术讨论会上,要求全国党史人物研究会工作者,根据党中央精神,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为著名的党史人物树碑立传,把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并针对林彪、“四人帮”在历史方面以假乱真的行为,强调党史人物传记是信史,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要把传主同党的历史联系起来,同集体作用联系起来。评价历史人物,既要充分肯定著名烈士的英雄业绩和革命精神,又决不搞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如何做好人物传记的组织发动工作,他提出三个办法:一是多向中央有关部门请示汇报,争取支持;二是发动全国党史工作者积极投入进来,发挥集体力量;三是动员传主亲属大力协助[1]。为了鼓舞党史人物研究工作者士气,在长沙召开的一次党史人物研究会学术讨论会上,他放声高歌《长征》、《秋收起义》、《黄河》等歌曲,充满了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在何长工的领导下,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制订了党史人物传记的编写计划。全国大部分省、市都相继成立了省市级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至1987年,共出版《中共党史人物传》40卷,传稿513篇,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何长工于1987年12月2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他在病故前两年给党中央写信说:“我今年已85岁了,入党也整整63年了。几十年来,无论是在东西南北,还是职务上的高低升降;不管是在顺利发展的,还是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刻,我总是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践了为挽救和振兴中华民族“扛一辈子长工”的夙愿。

猜你喜欢

革命家张闻天简历简介资料生平经历 张闻天

  农家学子  1900年8月30日,张闻天诞生于江苏省南汇县六团乡张家宅(今属上海市川沙县)一个家境富裕的农民家庭。取《诗经》中鹤鸣于九 更多

2017-11-02 17:38:23

革命家刘子厚简历资料生平经历 为建设有中

  一  刘子厚,原名刘文忠,化名马致远,1909年12月27日(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出生于直隶(今河北省)任县刘屯一个农民家庭。这里位于河北省 更多

2017-11-02 17:38:23

革命家王首道简历资料生平经历 王首道与王

  一  王首道,原名王芳林,又名王一分、王守道,1906年5月(清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张坊区上洪乡蟹形村一个贫苦农民家 更多

2017-11-02 17:38:23

革命家谭平山简介简历生平故事事迹 谭平山

  一  谭平山,1886年9月28日出生于广东省高明县明城新坊一个裁缝家庭,乳名彦祥,曾用名谭鸣谦、谭聘三等。他十岁开始在明城读私塾。1 更多

2017-11-02 17:38:23

无产阶级革命家罗登贤简介生平故事 迎着白

  在斗争中成长  罗登贤原名罗举,亲友叫他阿举,在香港、广东工作时化名光生,在中共满洲省委工作期间化名达平,党内报告中也称光生, 更多

2017-11-02 17:38:23

邓稼先简介资料生平经历事迹 邓稼先的子女

  邓稼先,杰出的物理学家、核科学家,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爆轰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力学、统计物理和理论物理等多方面广有建树,是 更多

2017-11-02 17:38:23

李克农简历生平经历故事 李克农的子女后代

  李克农,民主革命时期长期主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情报工作,是中共和人民军队情报、保卫工作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在隐蔽 更多

2017-11-02 17:38:23

黄炎培简介生平经历 黄炎培的后代子女

  兴亡梦觉惊风采  黄炎培,号任之,1878年10月1日 (夏历九月初六)出生于上海沙县城一个平民家庭。父亲黄叔才初在家设塾授徒,后外出 更多

2017-11-02 17:38:23

罗炳辉将军简历生平经历 罗炳辉的后代子女

  (一)  罗炳辉,原名罗德富,自字宿星,1897年1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冬月二十九日) 诞生在云南省今彝良县大河乡阿都村偏坡寨一汉族 更多

2017-11-02 17:38:23

吕正操简历生平经历 吕正操的子女后代

  吕正操,早年加入东北军,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毅然参加中国共产党,率部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开创 更多

2017-11-02 17:38:23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