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家何长工简历生平经历 长征途中的艰难曲折[第4页]

时间:2017-11-02 17:38:23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长征途中的艰难曲折

  1934年9月,中央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何长工被调到中央军委教导师任政委,师长张经武。教导师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党中央及军委机关。部队在转移中,受到敌人的前堵后追,损失很大。1934年12月14日,红军攻下黎平后,教导师遣散,分别补充到红一和红三军团。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遵义,何长工随军委纵队进驻遵义。这时,何长工因长时间工作紧张,战斗频繁,生活艰苦,卧病在床,但他的心仍惦记着战场。当时军委纵队编有三个梯队。何长工为第二梯队司令员兼政委,还兼干部休养连连长。

  1935年3月,红军二渡赤水之后,何长工大病初愈。一天,毛泽东找他谈话,让他到红九军团任政委、党委书记。因为红九军团要离开主力,远离领导,单独执行别动队任务,责任重大。因此,他有些踌躇。在场的刘伯承说,既然主席让你去,就是相信你有能力搞好九军团。这时,何长工也无言以对了,说:“党这么相信我,纵有天大困难,就是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辞。”

革命家何长工简历生平经历 长征途中的艰难曲折

  罗炳辉任红九军团军团长,黄火青任政治部主任,郭天青任参谋长。何长工到军团后,立即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军委关于“为了保障主力南渡,决定红九军团暂留黔北地区活动,执行别动队的任务,积极抑制、迷惑敌人,并可发展游击战争,开展游击根据地”的指示,确定单独行动方针及今后和主力会合的办法。为适应这一艰巨任务,他们一方面向全体指战员作好思想发动和传达动员工作;一方面整编部队,将原来的三个师缩编成三个团,军团机关和后勤部门也作了相应的精简。整编后,部队更为精干,为在云贵川的沟壑之间辗转作战做好准备。

  3月21日,红军主力四渡赤水,疾驰南下,向乌江进发。3月26日,中央军委命九军团28日拂晓以主力依托马鬃岭为枢纽,经倒流水向长干山西南李村之敌积极佯攻,务使该敌不能向枫香坝移转。另以小部(两连)佯攻枫香坝之敌,与五军团相呼应,掩护红军主力南渡乌江。九军团旋即投入战斗,他们在金沙县的马鬃岭西北路上,摆上大红标语,路侧放烟火扮炊烟,大造声势,故作姿态,佯装红军主力,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达到了迷惑敌人的目的。中央军委和一、三、五军团于3月底开始南渡乌江。

  牵制任务一经完成,军委急令何长工、罗炳辉率九军团昼夜兼程,要求于第三天8时赶至沙土,尾随主力过乌江。然而部队在前进中,南岸发现国民党中央军的吴奇伟、周浑元纵队已由西南沿鸭池河北上,向九军团渡河点逼近,后面又有黔军紧追。九军团冒雨穿插于敌人空隙间,赶到沙土时,比规定时间晚6小时。这时,红军守桥部队,恐“引狼入室”,在主力过后已将浮桥破坏了,因此,九军团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危险境地。何长工他们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分析追兵特点,讨论战斗部署。决定把战斗力较弱,装备差,有名的“双枪兵”——黔军作为打击的主要对象,集中兵力,打垮一路,变被动为主动。九军团在乌江北岸东绕西转,迷惑敌人,调动敌人,选定打鼓新场的老木孔地区作为打击黔军犹国材部的前沿阵地,命九团在正面,七团在右翼,八团在左翼,在离老木孔10公里的山林内,设下伏击圈。为确保战斗的胜利,又令九团第八连去阵地左前方约5公里处的山间,虚张声势,大摆疑兵阵使周浑元部队不敢轻易前进。中午,当敌人指挥机关进入伏击圈时,指挥员一声令下,战士们从丘陵丛林中犹如猛虎出山,枪口喷射出仇恨的火舌,飞跃下山。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乱作一团,嚎叫着夺路奔命。红军指战员们一鼓作气追敌数公里,击溃敌人的多次反扑,迨至黄昏,战斗结束,缴获1000余支枪,俘敌1800多人。黔军本想紧紧跟踪红九军团,会同吴奇伟、周浑元部,将九军团围歼于乌江北岸,却未曾料到被九军团击破。

  红九军团乘胜向西北挺进,在飘儿井休整三天,而后穿行于大定(今名大方)、黔西间的公路上,向乌江上游的三岔河挺进。在4月13日傍晚,部队到达大定县的猫场。当天夜晚,从黔西方向跟踪而来的黔军王家烈部的一师,恰巧也到了猫场北山后边的一个村庄。当时八团的连哨发现火光和听到嘈杂的声音即报告团部,但团长崔国柱正在酣睡,又麻痹轻敌,没有在意,亦未向军团报告,结果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损失较大。部队撤出后,在附近的一个地点隐蔽休息待命。

  这时,军团司令部接到中央军委指示,命令九军团在乌江以北的滇黔边继续牵制敌人,阻滞追兵,然后进入云南,在金沙江渡口会师。于是,何长工、罗炳辉率部在贵州西部绕起圈子来,使敌军琢磨不透红军抢渡金沙江北上的战略意图。正当部队这样运动之际,接到军委来电,命令九军团在打龙场附近相机渡过北盘江。部队日行百里,疾驰渡点。据侦察,渡口有敌重兵把守,难以渡江。九军团领导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宣传,请当地一位叫王三爷的老乡引路,部队披荆斩棘,穿丛过隘,通过天然桥梁——虎跳石,从容地渡过了北盘江。

  红九军团跨过北盘江,甩掉了黔军和中央军的追击,进入云南境内。这时,正值云南军阀龙云的一支部队向东川逼近。九军团奉命留下担任后卫,破坏沿江船只,扼住金沙江东岸的追敌,以掩护主力的行动。与此同时,在当地船工们勇驾飞船的护送下,九军团人员和军需物资全部渡过了金沙江。过江后,部队向西昌急进,在川南歼灭了刘文辉的2个营。5月11日,部队进入宁南县境彝族地区,何长工等军团领导亲自向彝族群众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彝族头人深明大义,并派向导为部队开路,沿途受到彝族同胞的热情欢送。途中几经战斗,辗转到西昌北面的礼州,与中央红军兄弟部队会合,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中央军委和红军主力抢渡乌江、金沙江的艰巨任务。

  1935年5月中旬的一天,九军团在大凉山地区接到军委电令:万一会理与西昌之敌会合,将你军团与三军团后卫隔断,你军团就单独活动于大小凉山地区。九军团立即与红三军团联系,并报军委,军团决定以一天一夜的时间,高速进军,争取在礼州与红三军团会师。顷接彭德怀复电,他率后卫部队在礼州监视西昌之敌——刘文辉部,掩护九军团通过,并在礼州迎接九军团。这样,九军团乃重新与红军主力会合。军委决定要九军团接替五军团防务,仍担任一方面军的后卫。九军团在泸沽彻底击溃刘文辉3个团之后,军团领导开了个碰头会,分析了形势,研究了北进路线。会议决定接受何长工等人的意见,取道冕宁北上安顺场,飞渡大渡河。当部队挺进到冕宁县附近时,遇到了王首道、李井泉领导的游击队,两支队伍会合后,顺利地通过孟获岭,于5月底,进抵安顺场。

  在安顺场,红九军团接到军委命令,命他们接替红一军团,担任后卫任务坚守战略要地泸定桥。何长工、罗炳辉随即率部沿大渡河西岸崎岖曲折的羊肠小道行进,大约是初夏的6月,抵达泸定桥。泸定铁索大桥位于泸定县城西面,是从四川腹地成都通往康藏高原的咽喉要冲,也是红军跨越大渡河进退机动的重地,因此,敌人拼命与红军争夺。当时敌人不断向该桥增兵,不断地炮击,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是桥的东面有四川军阀杨森部2个旅沿天全河北岸的天全城、始阳和飞仙关一线布防,加之天全河洪水泛滥,冰冷刺骨,难以徒涉,红军主力先头部队在天全河受阻;另一方面,国民党中央军薛岳、周浑元、吴奇伟的部队已抵安顺场、汉源一线。这样,泸定桥面临着将要受到东西两岸敌人夹击夺桥的危险。此时,红军主力停留在天全河南岸近一周时间了,红九军团坚守泸定桥也已一周了。在此危急关头,何长工、罗炳辉向军委建议有限度地破坏桥梁。军委复电说,在破坏桥梁4小时前报军委。针对当时情况,何长工召开了军团党委扩大会议,决定一面有限度地破桥,一面迂回天全,协助主力攻击天全。罗炳辉率九军团主力直插天全河上游徒涉,过河后沿河北岸下天全,于第二天夜晚和红军先期抵达河南岸的主力配合,出其不意地南北夹攻天全县城守敌杨森部杨杰生旅,接着,猛击天全2个旅的逃敌,直追过始阳镇到飞仙关的铁索桥。九军团迂回天全的大胆行动,果奏奇效,打破了敌人的防线。红军占领天全后,何长工率领守桥部队进行有限度的破桥,他们于第三日的深夜也抵达天全。周恩来、朱德、刘伯承连夜派骑兵前来迎接他们。周恩来等中央首长表扬了九军团全体指战员。朱德、刘伯承赞扬说,红九军团自乌江以北执行别动队任务以来,历尽艰险,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在斗争中越战越强,你们的行动帮助军委下了决心。

  九军团在天全补充给养、休整,准备随主力翻越夹金山。这时,中央军委命令红九军团仍为一方面军殿后,严密监视全天、芦山方面的敌情,掩护一方面军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人迹罕至的大雪山——夹金山。6月12日,中央红军的先头部队翻越夹金山后到达懋功。6月16日,两大主力红军——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会师后,九军团奉命接替红四方面军红九军的后卫任务,并从懋功调到孟沽、卓克基、马尔康、马塘、松岗一线休整、筹粮,准备过雪山草地。这时,党中央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制分左、右两路军共同北上,左路军由红四方面军的第九军、三十一军、三十三军和红一方面军五军、三十二军组成。何长工任三十二军政委。三十二军编入左路军后,仍滞留在松岗、孟沽、卓克基一线,作全军的后卫。因离主力太远,何长工等以焦急、疑虑不安的心情,请示上级向北挺进,但回电仍命就地筹粮、整训、作群众工作,待命北上。此时,张国焘公开提出南下川康边,与毛儿盖会议决定北上的正确方针相对抗,他不顾四方面军的第四军、第三十军广大指战员的激烈反对,于9月3日强令已进入葛曲河的左路军先头部队转头南下阿坝,借口河水陡涨,电告中央,部队不能渡河北上。而后,张国焘又密令部队从阿坝下至卓克基、松岗一线,并于10月5日在这里召开了所谓高级干部会议,成立了自任“主席”的“中央”,公然分裂党、分裂红军。在这种处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何长工和黄火青在松岗组织了一个秘密收容所,收容“落伍”掉队的指战员,奉命南下,向天全、芦山、名山一带进军。到汉源后,张国焘撤换了何长工的工作,调粮食总局任局长,担任筹粮工作。

  张国焘的反党分裂行为,四处碰壁,迫于形势,不得不随二、四方面军继续长征。二、四方面军进入甘肃后,中共中央西北局作出了关于建立甘肃省红军新台地区党的组织的决定,建立甘陕川省工委和甘肃省工委。何长工任甘肃省革委会主席兼政府党团书记。

猜你喜欢

革命家张闻天简历简介资料生平经历 张闻天

  农家学子  1900年8月30日,张闻天诞生于江苏省南汇县六团乡张家宅(今属上海市川沙县)一个家境富裕的农民家庭。取《诗经》中鹤鸣于九 更多

2017-11-02 17:38:23

革命家刘子厚简历资料生平经历 为建设有中

  一  刘子厚,原名刘文忠,化名马致远,1909年12月27日(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出生于直隶(今河北省)任县刘屯一个农民家庭。这里位于河北省 更多

2017-11-02 17:38:23

革命家王首道简历资料生平经历 王首道与王

  一  王首道,原名王芳林,又名王一分、王守道,1906年5月(清光绪三十二年四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张坊区上洪乡蟹形村一个贫苦农民家 更多

2017-11-02 17:38:23

革命家谭平山简介简历生平故事事迹 谭平山

  一  谭平山,1886年9月28日出生于广东省高明县明城新坊一个裁缝家庭,乳名彦祥,曾用名谭鸣谦、谭聘三等。他十岁开始在明城读私塾。1 更多

2017-11-02 17:38:23

无产阶级革命家罗登贤简介生平故事 迎着白

  在斗争中成长  罗登贤原名罗举,亲友叫他阿举,在香港、广东工作时化名光生,在中共满洲省委工作期间化名达平,党内报告中也称光生, 更多

2017-11-02 17:38:23

邓稼先简介资料生平经历事迹 邓稼先的子女

  邓稼先,杰出的物理学家、核科学家,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爆轰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力学、统计物理和理论物理等多方面广有建树,是 更多

2017-11-02 17:38:23

李克农简历生平经历故事 李克农的子女后代

  李克农,民主革命时期长期主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情报工作,是中共和人民军队情报、保卫工作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在隐蔽 更多

2017-11-02 17:38:23

黄炎培简介生平经历 黄炎培的后代子女

  兴亡梦觉惊风采  黄炎培,号任之,1878年10月1日 (夏历九月初六)出生于上海沙县城一个平民家庭。父亲黄叔才初在家设塾授徒,后外出 更多

2017-11-02 17:38:23

罗炳辉将军简历生平经历 罗炳辉的后代子女

  (一)  罗炳辉,原名罗德富,自字宿星,1897年1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冬月二十九日) 诞生在云南省今彝良县大河乡阿都村偏坡寨一汉族 更多

2017-11-02 17:38:23

吕正操简历生平经历 吕正操的子女后代

  吕正操,早年加入东北军,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毅然参加中国共产党,率部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开创 更多

2017-11-02 17:38:23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