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丞相史嵩之生平经历 史嵩之是个什么样的人

时间:2017-05-16 16:32:00 来源:8794网 编辑:小霸气

  史嵩之,字子由,一作子申,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 人。

  史嵩之出身于官僚家庭,是权相史弥远的侄子。嘉定十三年(1220),史嵩之中进士后,先任光化军(今属湖北)司户参军。嘉定十七年(1224)迁襄阳府通判。年轻时的史嵩之很想出人头地,加之初入仕途,很少沾染上官僚习气,所以在任职初期有过一些作为。在襄阳府期间,史嵩之的突出政绩就是主持、经理屯田。

  南宋由于战争频繁,生产受到很大破坏,军队的粮食来源十分贫乏。为了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保障军队的战斗力,南宋王朝及地方政府也采用了历代政府的屯田之举,以期解决燃眉之急。襄阳地处南宋西北边境,是与蒙军作战的前沿阵地,驻扎着大量的宋军,屯田便是解决巨额粮草需求的好办法。史嵩之在主持屯田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是勘测可耕之地,分给各支军队; 其次规定各支军队需开垦荒地的数目。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军队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屯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年下来,宋军不但达到了自给自足,还积谷68万石。由于史嵩之屯田有功,被调任权知枣阳军。在枣阳,史嵩之亦大力推行屯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因此名声远扬,升迁刑部侍郎。

  史嵩之入朝时,正值蒙军大举攻金之时。蒙古军在大汗窝阔台的亲自指挥下,分三路攻入河南,大败金军主力,包围了金朝的都城汴京。蒙古派使者到临安与南宋商议夹攻金朝,许诺灭金后,将金朝占领的河南之地归还宋朝。宋理宗和多数朝臣都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报仇机会,答应出兵。绍定六年 (1233)八月,蒙古又派使者到襄阳,相约攻打蔡州,理宗大为高兴,当即下令出兵。这年十月,按照协议,理宗命孟珙、江海率领2万军队,运米30万石,前去支援进攻蔡州受阻的蒙军。两军会合,共同围困蔡州,几个月后,城中粮草断绝。端平元年(1234)正月,孟珙率领宋军首先攻入蔡州城,蒙宋联军蜂涌而入,金哀宗在绝望中自杀,金朝灭亡了。四月,史嵩之派人将孟珙获得的金哀宗遣骨和金朝传国玺送到京城。宋理宗忘乎所以起来。

  由于金朝灭亡后,蒙古的诺言并没有全部兑现,只把陈州、蔡州以南的一半领土归还南宋,理宗便在一帮大臣的鼓噪下,决定趁蒙古退兵之际,出兵收复河南,命令赵范将帅府迁往黄州(今湖北黄冈),准备进攻。命令史嵩之筹划粮草,与赵范互为犄角。史嵩之认为朝廷此时收复河南,时机不到。他上书说: “荆襄地区连年水灾,又受螟蝗之害,饥民成群,实为朝廷内患。就是以全力救助饥民,尚不能使他们聊以自生。如果频繁征调、拉佚拉丁,必然引起人民的反抗。逃亡之民会聚集为盗,饥馑之卒不战即溃。在此关键时刻,应注重安民,加强军队力量,而不应草率出兵。希望皇上仔细考虑,方能成其大计。”史嵩之的一番话颇有道理,其他的大臣也提出了一些类似的看法。但是当朝宰相郑清之不同意史嵩之的意见,在事先无认真准备的情况下,仓猝出兵,结果遭到了惨重的失败。之后,蒙古分兵三路,大举侵宋,攻城掠地,襄汉、两淮、四川形势危急。理宗十分后悔没有听史嵩之的劝告。自此之后,理宗对史嵩之日益器重,渐渐引为心腹。

  战事危急,理宗任命史嵩之为淮西制置使,统一指挥淮西一带的军事。史嵩之到任后,进行了积极的防御。这时,蒙古军已经攻陷随州、郢州、荆门军、枣阳军、德安府,向江陵府进攻。史嵩之急忙命令孟珙火速救援江陵,孟珙乃一勇将,他率军到来,很快击败了长驱直入的蒙军,襄汉一线战局出现了转机。嘉熙元年(1237)史嵩之进华文阁学士,担任京西、荆湖安抚制置使一职,兼节光、黄、蕲、舒州,指挥部将抗击蒙军的入侵。当庐州被蒙古军围攻时,史嵩之急忙派兵,救援庐州,与庐州守军内外夹击,打退了蒙古兵的进攻。当汉阳受到蒙军进攻时,史嵩之亲率宋军从江陵出发援救汉阳。一路打退蒙军,收复了光州、滁州等地,解除了黄州之围。在广大将士的英勇抵抗下,在两淮战场上,蒙军被迫后撤。史嵩之又推荐孟珙任京湖制置大使。孟珙在上任后,连续出兵,三战三捷,收复了信阳、樊城、光化和襄阳等州郡,宋蒙在襄汉一线呈现胶着状态。嘉熙二年(1238),蒙古使者王檝来到临安,表示愿意讲和。理宗很想答应。史嵩之揣摸到了理宗的心态,也积极主张议和,迎合理宗,不惜和大臣李宗勉争议于朝上。虽然这次宋蒙议和由于窝阔台汗病死而宣告中断。虽然和议不成,但史嵩之却博得了理宗的进一步信任。

  嘉熙三年(1239),理宗任命史嵩之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与史嵩之同时执掌国政的还有平章军国重事乔行简,左丞相李宗勉。刚一上任,为了笼络人心,史嵩之采取了一些与民便利的政策。同时面对强大的蒙军进攻,史嵩之也感到国家需要栋梁之材,就公开张榜招贤纳材。他确实也荐拔了一些有为之士,象董槐、吴潜等贤相就出自他的门下。经过一番整治,确实出现了一些新景象,尤其是边境捷报渐多,广大将士英勇苦战,收复了一些失地和战略重镇。

猜你喜欢

南宋丞相留正生平经历 留正是一个什么样的

一留正,字仲至,宋泉州永春(今属福建)人。六世祖留从效 在宋太祖朝中做事,为清远军节度使,后封为鄂国公。绍兴十 三年(1143)留正考中进 更多

2017-05-16 16:32:00

南宋丞相叶梦鼎生平经历 叶梦鼎是一个什么

  叶梦鼎,字镇之,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少年时的叶梦鼎刻苦好学,曾从师于龙图阁郑霖、宗正少卿赵逢龙,打下了很深的文学基础。在他 更多

2017-05-16 16:32:00

南宋丞相丁大全生平经历 丁大全南宋著名奸

  江面上,一艘小船缓缓驶过。船上坐着两个人。一个穿着官差服装,象是监押官; 另一个穿着讲究,却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船过藤州时, 更多

2017-05-16 16:32:00

南宋丞相吴潜生平经历 吴潜是个什么样的人

吴潜(1196—1262),字毅夫,号履斋,南宋宣州宁国(今 属安徽)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吴柔胜曾为宋秘阁修 撰。吴潜自幼受到严格的家 更多

2017-05-16 16:32:00

南宋丞相郑清之生平经历 郑清之是个什么样

  郑清之,字德源,南宋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曾两次任理宗赵昀的丞相,极有文才,崇尚理学,颇有治国为君之言,但无安邦定国之行,政 更多

2017-05-16 16:32:00

邓稼先简介资料生平经历事迹 邓稼先的子女

  邓稼先,杰出的物理学家、核科学家,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爆轰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力学、统计物理和理论物理等多方面广有建树,是 更多

2017-05-16 16:32:00

李克农简历生平经历故事 李克农的子女后代

  李克农,民主革命时期长期主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情报工作,是中共和人民军队情报、保卫工作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在隐蔽 更多

2017-05-16 16:32:00

黄炎培简介生平经历 黄炎培的后代子女

  兴亡梦觉惊风采  黄炎培,号任之,1878年10月1日 (夏历九月初六)出生于上海沙县城一个平民家庭。父亲黄叔才初在家设塾授徒,后外出 更多

2017-05-16 16:32:00

罗炳辉将军简历生平经历 罗炳辉的后代子女

  (一)  罗炳辉,原名罗德富,自字宿星,1897年1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冬月二十九日) 诞生在云南省今彝良县大河乡阿都村偏坡寨一汉族 更多

2017-05-16 16:32:00

吕正操简历生平经历 吕正操的子女后代

  吕正操,早年加入东北军,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毅然参加中国共产党,率部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开创 更多

2017-05-16 16:32:00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