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清之,字德源,南宋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曾两次任理宗赵昀的丞相,极有文才,崇尚理学,颇有治国为君之言,但无安邦定国之行,政绩平平。
一
少年时代的郑清之,聪慧颖悟,极有文采。嘉泰二年(1202) 入太学。36岁的时候登进士第,官做峡州(今湖北境内)教授。
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隔淮水与金对峙,湖北已属边境,不断受到金人的侵扰。南宋为求苟安,又割地又赔款,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再加上连年旱蝗灾害,人民流离失所,纷纷起义,朝廷捉襟见肘,各地官吏乘机鱼肉百姓。湖北的茶商聚众暴动,郑清之献计对总领何炳说: “这些人非常精悍,不易镇压,应当把他们拉拢过来,编成士兵,战事吃紧的时候可以起用。”何炳听从了他的建议,立即下达招募令,人们纷纷而来,号曰“茶商军”,随后调到边境参与戍守。这可是一石二鸟之计: 一方面,安抚了人心,消除了内忧; 另一方面,壮大了抗金的力量,可谓棋高一着。
戍边的名将赵方,不仅带兵有术,而且留意人才,知名人士陈晐、游九功与名将扈再兴、孟宗政皆由他提擢。他非常器重郑清之。《宋史》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赵方邀清之一起吃酒,席间,命两个儿子赵范、赵葵出来拜见。但是赵方拉着郑清之不让他答谢回拜,这在当时是不合“礼”的,郑清之只是一个峡州教授,并且赵方还以二子相托,可以推测,这时的郑清之已经很有名气。
嘉定十一年(1218),郑清之调任国子监书库官。嘉定十六年,升迁国子学录。郑清之因学识渊博、满腹经纶而誉满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引起了史弥远的注意。
二
皇子竑,初名均,寻改名贵和,是宁宗第十子。嘉定十四年(1221)被立为皇子,封祁国公,次年进济国公。他向来看不惯丞相史弥远的专权误国,发誓即位后,一定要先除掉史弥远。对此,史弥远非常恼怒,觉得皇子是自己的大敌,遂想废掉他,另挑一个与自己关系好的人作皇子。
史弥远选中了沂王后嗣赵贵诚,他知书识礼,对史弥远非常尊重,每次见面一定自称小侄向其行礼,并且好学不倦,洁身自重,每次上朝,都肃衣整冠,静默以待,深得朝野赞许。史弥远决定对贵诚刻意培养。
谁来教导未来的王子呢?史弥远想到了国子学录郑清之。一是同乡情谊(史弥远也是浙江宁波人),不致泄密,二来郑清之的确腹有诗书,冠盖京华,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于是史弥远邀郑清之密谈,对他说: “皇子竑昏愦,不能担当大任,听说沂王嗣子贵诚很贤能,如今想挑一位讲官,你最合适,请你循循诱导,事成之后,我的丞相交椅非你莫属,但是这些言出我口,入你耳,务须保密。”郑请之欣然应允。不久,史弥远上奏宁宗让郑清之担任了沂王府教授,开始着手栽培贵诚。
在史弥远的授意下,郑清之每天辅导贵诚读书习文,研究理学。每次拜见史弥远,郑清之都带着贵诚的诗文翰墨,赞不绝口,用“不凡”二字来形容贵诚,这更加坚定了史弥远立贵诚为皇子的决心。
嘉定十七年(1224)阴历八月,宁宗染病很重,史弥远假诏将贵诚召入宫中。郑清之对贵诚说: “丞相准备立你为太子。”贵诚一愣,半天没吭声,郑清之急了,说: “史丞相认为你可成大器,才将心腹话相告,现在你一言不发,我拿什么回复丞相?”这些话,一半是威胁,一半是相求,谁都知道不依史弥远是什么下场,再说贵诚也确实想当皇子,况且自己的老师已经做到这种地步了,自己还怕什么呢?于是便全托付给史弥远和郑清之两人去办。
五天以后,宁宗病危,史弥远便矫诏立贵诚为皇子,改赐名为赵昀。紧接着,郑清之也随赵昀到宁王府任教授,并且升迁太学博士。
又过了五天,宁宗病死在福宁殿。赵昀被推上皇位,是为理宗。此时的郑清之,既是皇帝的老师,又有定策之头功(据《宋史》记载,当时的诏旨皆由清之所定),以后自然会飞黄腾达了。
理宗继位后,史弥远继续专权,其死党充斥朝廷,理宗根本无法插手过问政事,只能与老师郑清之每日在宫中研习道学,读书习文。理宗本是沂王之后,年纪又轻,初来皇宫没有多少人能谈得来,整日又无朝事可理,对于自己这位博学多识的老师,既尊敬又感激。二人相处久了,颇为默契,理宗视之为知己,不断提升,让郑清之时刻伴随自己左右。比如: 理宗一即位,立即封郑清之为诸官大小学教授,升迁宗学博士、宗正寺丞兼权工部郎,兼崇政殿说书。同年,又改兼兵部兼国史院编修官,宝录院检讨官,迁升为起居郎,仍兼史官、说书、枢密院编修官,感恩戴德之情不言自明。
宝庆二年(1226),郑清之权工部侍郎,暂权给事中,后又任给事中,侧身执政之列。仅过了两年,到绍定元年(1228),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签书枢密院事等要职,同时兼修国史、宝录院修撰、端明殿学士。绍定三年(1230)授官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次年又兼同知枢密院事。绍定六年史弥远死,理宗于是任命郑清之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这年郑清之 53岁。
郑清之自与史弥远废济王竑拥立赵昀后,短短几年内,仕途通达,官运亨通。史弥远的专权朝政给了清之与理宗朝夕相处的机会,使理宗在受冷落的情况下倍加视其为心腹,进而屡加提拔,才使他没几步就登上了右丞相兼枢密使之宝座。
猜你喜欢
-
南宋丞相留正生平经历 留正是一个什么样的
一留正,字仲至,宋泉州永春(今属福建)人。六世祖留从效 在宋太祖朝中做事,为清远军节度使,后封为鄂国公。绍兴十 三年(1143)留正考中进 更多
2017-05-16 16:29:00
-
南宋丞相叶梦鼎生平经历 叶梦鼎是一个什么
叶梦鼎,字镇之,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人。少年时的叶梦鼎刻苦好学,曾从师于龙图阁郑霖、宗正少卿赵逢龙,打下了很深的文学基础。在他 更多
2017-05-16 16:29:00
-
南宋丞相丁大全生平经历 丁大全南宋著名奸
江面上,一艘小船缓缓驶过。船上坐着两个人。一个穿着官差服装,象是监押官; 另一个穿着讲究,却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船过藤州时, 更多
2017-05-16 16:29:00
-
南宋丞相吴潜生平经历 吴潜是个什么样的人
吴潜(1196—1262),字毅夫,号履斋,南宋宣州宁国(今 属安徽)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吴柔胜曾为宋秘阁修 撰。吴潜自幼受到严格的家 更多
2017-05-16 16:29:00
-
南宋丞相史嵩之生平经历 史嵩之是个什么样
史嵩之,字子由,一作子申,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 人。 史嵩之出身于官僚家庭,是权相史弥远的侄子。嘉定十三年(1220),史嵩之中 更多
2017-05-16 16:29:00
-
邓稼先简介资料生平经历事迹 邓稼先的子女
邓稼先,杰出的物理学家、核科学家,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爆轰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流体力学、统计物理和理论物理等多方面广有建树,是 更多
2017-05-16 16:29:00
-
李克农简历生平经历故事 李克农的子女后代
李克农,民主革命时期长期主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情报工作,是中共和人民军队情报、保卫工作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在隐蔽 更多
2017-05-16 16:29:00
-
黄炎培简介生平经历 黄炎培的后代子女
兴亡梦觉惊风采 黄炎培,号任之,1878年10月1日 (夏历九月初六)出生于上海沙县城一个平民家庭。父亲黄叔才初在家设塾授徒,后外出 更多
2017-05-16 16:29:00
-
罗炳辉将军简历生平经历 罗炳辉的后代子女
(一) 罗炳辉,原名罗德富,自字宿星,1897年1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冬月二十九日) 诞生在云南省今彝良县大河乡阿都村偏坡寨一汉族 更多
2017-05-16 16:29:00
-
吕正操简历生平经历 吕正操的子女后代
吕正操,早年加入东北军,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毅然参加中国共产党,率部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开创 更多
2017-05-16 16:29:00